2013 年3 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作为承前启后的一届,既是透视中国的窗口、中国经济的风向标,也是代表们委员们将来自人民的信息和要求传达给政府的重要途径。2013 年两会召开前夕,本刊编辑部将各地“两会”中的热话题归纳总结,从中挑选出最代表人民声音的十个关键问题,为“两会”代表和委员们做参考。
这十个关键词分别是教育、养老、食品安全、交通、环境、房地产调控、“三农”、反腐、民间资本、城镇化建设,它们代表了大多数中国人保证生存条件、改善生活质量的普遍需求,也提出了中国政府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启动新一轮改革,如何推动经济转型为中国经济增长寻找新动力,城镇化之路走向何方的种种疑问。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十个关键词都是老生常谈,频繁出现于每年的“两会”提案议案中。民生问题年年有,提案议案年年提。归根结底,一方面由于一些提案议案本身缺乏可行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每一项提案的落实都需要相关部门反复核实、探讨,其中涉及层层利益关系,需要一个较长的孕育过程。改革遇到的阻碍以及缺乏有效的执行力,是提案最终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的最大原因。
当然,提案议案并非措施,只是可能的改变起点。以交通为例,收费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乱收费问题一直饱受诟病,这也是近几年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持续关注的问题。直到2012年的全国“两会”,众多代表提出国家法定大假期间高速路免费的提案,同年7 月,国务院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制定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公众才看到了该项提案的落实情况,并在当年国庆中秋节得到政策带来的实际优惠。
在今年的“两会”上,我们期待能够出现更多有助于国民经济、有利于实际民生的可行性提案,我们更期待提案议案能够多一些现实执行力,因为提案的落实结果既体现了对代表、委员努力的尊重,也是政府公信力的最好体现。(本刊记者 臧政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