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每个家庭都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尤其对那些整天忙碌,难得有时间和孩子相聚的个体私营企业家们,教育又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老话题,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很难断定哪种经验能成为诀窍。

《孩子,我要你快乐》这本书就描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成功教育经验,其中对如何看待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如何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等问题的思考能够深入到人性的本质,值得我们做父母的好好读一下,以避免犯下后悔莫及的错误。
在如何看待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问题上,本书作者盛琼结合自己和女儿兰兰的成长经历,抨击了封建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培养孩子的人格魅力”和“让孩子快乐成长”两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盛琼是从三个方面来阐述的:
首先,是要尊重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权利。
时下,很多年轻人都在控诉父母把孩子当做“物”,而不是“人”,不能给孩子平等的尊重和理解,动不动就训斥、打骂,或者以“孝顺”、“听话”的理由向孩子提出各种要求,侵犯孩子的隐私。
在《孩子,我要你快乐》这本书里,盛琼深刻批判了这种思想和做法。她认为,家长之所以这样做,骨子里还是封建的功利主义思想在作祟,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孩子身上。父母这么做并不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更不能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心理。孩子是“人”,不是执行父母命令、完成父母意愿的“物”,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因此,父母对待孩子应该坦诚、平等、细致、关爱。
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在一些细节上注意自己的言行。例如,对孩子进行批评之后,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要给他一个体面的“台阶”;批评孩子要对事不对人,不能把错误上升到人格的层面,进行人身攻击或者打击他的自尊心等。
其次,是要认清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错都是父母的错,要教育好孩子就要学会反省自己。
在传统教育中,父母经常以一贯正确和不容置疑来树立自己的权威,而对自身的过失、错误和缺点避而不谈。《孩子,我要你快乐》这本书告诉我们,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隐患:一旦孩子长大,看清“真相”以后,会有强烈的被欺骗感和被奴役感。当父母从他们仰视的“圣坛”跌下来,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避免的心灵创伤。好父母和坏父母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好父母能够在孩子面前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通过不断的反省、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与孩子一起成长。
第三,父母爱孩子、培养孩子是为了让他独立,能够离开自己,而不是永远依附于自己。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曾经说过:“孩子要长大就必须脱离母体,必须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母爱不仅应该允许这一分离,而且还应该希望并促成这一分离。”
这一理念在盛琼和兰兰的关系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她告诉女儿:“人生是单飞的旅程,父母只能将飞行的本领教给你,并陪你飞行一段路程,但自己的旅程是必须自己独立走的,没有人能够替你飞。”在实践中,盛琼除了培养孩子的自信,还不断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帮助他人的能力等等。
除了总结和反思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孩子,我要你快乐》一书还对培养孩子正确的财富观进行了思考。她告诉女儿,那些守财奴、不愿意帮助别人的人、喜欢抱怨的人、计较狭隘的人、不知道感恩的人、僵化不变的人、没有情趣的人、不懂得爱的人都是贫穷的人;而只有助人为乐、知足感恩、进取求变、怜悯宽容、充满爱意的人才是富有的。
对于金钱和财物,不要刻意追求。最关键的是,家长自己要有正确的物质和消费观念,不贪慕虚荣,不唯利是图,不过分追求名牌,不盲目追赶潮流。
作为个体私营经济领域的刊物,我们经常碰到一些企业老板,自己富裕了、有钱了,孩子也跟着大手大脚,赶潮流、追名牌,养成了炫耀、浪费、虚荣的不良习性。盛琼的观点非常值得这些企业老板们借鉴一下。
“没有一个人可以徒手画一个真正的圆”,同样,也没有一种教育方式适合所有的孩子。每个孩子的遗传、背景、成长环境、性格习惯不同,教育方式也就不同。读《孩子,我要你快乐》一书也是这样,盛琼的教育方式仅供参考和借鉴,但是她的理念却揭示了人性中最真实的部分,可以成为教育孩子、避免错误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