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缺乏启动资金、融资难、民间贷款利率高等因素都是制约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瓶颈。微型企业无抵押、放贷成本高、抗风险能力较弱的特点,使他们很难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和下级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重庆银行制定了专项产品、专项管理、专项授权、专项考核、专项激励的“五专”配套政策,给相关信贷人员和经营机构提供尽职免责的宽松环境
2011年6月,重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微型企业的措施,当“1+3+3”的政策下达到重庆银行内部时,做了十多年业务的张明海和其他同行一样,并不看好这一政策,“啊,刚成立的企业?
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创业,只是参加过政府的早期培训,有个经营场地,有一笔政府补贴……这样的贷款靠谱吗?“就连负责与银行接洽重庆市微型企业发展监督管理处工作人员林源心里也在打鼓,”我是学金融的,刚开始也觉得在银行推行这个政策有困难。“但在一年之后,重庆银行已经加大贷款力度,计划给1万户微型企业发放10亿元贷款,截至今年5月份,已经发放贷款4500 户,金额达到6 亿元。”实际情况比我们最初预计的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张明海笑着说。
量身打造“微企通”
2011年,重庆大力推动“1+3+3”的工作模式,政府无条件给微型企业3 万元至5 万元的补助,并要求银行按资本金1:1的比例提供贷款。
重庆市银监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先行先试,大力开展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在一系列调研和反复讨论后,2011 年8 月,重庆银行宣布推出“微企通”,只要在工商局注册成功的微型企业,均可到重庆银行网点申请贷款,贷款利率上浮部分由政府贴息。
“微企通”是为微企量身打造的产品,其特点可简称“12345”。
特点一:1 张表格完成申请、调查和审批。
申请人只需填写其中两项内容(基本信息和融资需求信息),后续调查、审批等环节的内容,都在这张表格上完成。
特点二:2 个主体皆可申请,既可以用微型企业的名义,也可以用股东名义。贷款主体如果是企业,审查要求比较高,用股东名义申请,相应放宽了要求,提高了贷款效率。
特点三:3 个贷款条件。即必须是工商局认可的微型企业、企业自身具备良好的信用纪录、具有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和切实的资金需求。
特点四:4种可选择的担保方式,包括信用、保证、抵押、质押。
特点五:5天内放款。在资料齐备的情况下,从递交申请之日开始,5天内即可发放贷款。
除了上面提到的“12345”,重庆银行还推行了快捷审批模式,由两个客户经理负责调查贷款人的情况,为调查的真实性负责,提出贷款方案,再由两个审查人签字,效率高的一天就能完成贷款的发放,而之前的任何一笔贷款都要通过开审贷会决定。
从政策执行到商业行为
不少人认为,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银行成本高、利润薄,不如与大企业合作,效益来得更快些。其实,在重庆银行内部,也存在一个观念上的改变。
银行毕竟是一个商业主体,需要盈利,而且对于银行职员来说,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会增加大量工作,效益并不明显,而且风险很大。
为了给职员在思想上松绑,调动积极性,重庆银行专门针对这项业务召开董事会。风险评估报告的结果是,如果给2000 多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每户最高发放15 万元,即使全部损失,除去政府买单的那部分,银行要承担的也只有3000多万元,这个损失完全可以承受。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和下级机构开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重庆银行制定了专项产品、专项管理、专项授权、专项考核、专项激励的“五专”配套政策,具体内容包括:柜台每增开一户微型企业账户,将计入员工工作业绩,按照一定标准给予奖励;对相关经营机构下达微型企业贷款发展任务,并纳入负责人年度考核;单列信贷资源,微企创业扶持贷款不受信贷规模和存贷比考核的限制;扩大业务授权,经营机构可以自行审批微企创业扶持贷款;实施专项奖励,安排专项费用,用于支持经营机构开展微企贷款业务;按经办机构发放微企创业扶持贷款当期利息收入的50%调增其考核利润。
此外,还将适度放大业务风险容忍度,放宽对经营机构贷款质量的考核,给相关信贷人员和经营机构提供尽职免责的宽松环境。
2011 年下半年,重庆市政府一系列针对微型企业贷款的政策不断出台,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更加坚定了重庆银行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决心。同时,贷款发放季度报表出炉后,所有人的疑虑和担忧都打消了,“还款都很正常!”
张明海说。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的改变,适应金融市场变化、寻求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让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从一项被动的政治任务转变为积极的商业行为。重庆银行也因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屡次得到市银监局的嘉奖,“微企通”产品的创新模式也在重庆市金融机构中推广开来。
事实上,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大客户融资渠道不断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依靠大客户和政府融资高速发展的情况难以再现,而小微企业市场潜力巨大、议价能力强。
此外,小微业务风险有易识别、易控制、易分散、易覆盖的特点,因此成为重庆银行战略转型的主要方向。
而诸多的“微企通”客户中也存在大量的优质客户,张明海说:“来银行贷款的微企,都是做得比较好的,有一定的实力。其中我们最看好科技型、创意、文化产业,一些种植、养殖等实体经济,以及贸易流通行业也有较好的成长空间,如果把这些客户扶植起来,他们都将是我们未来的忠实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