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企“拎包入住”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7期  [字号:  ]  

作者:张琳

  大力发展孵化基地、创业园、产业园,政府或民间投资者利用闲置的楼房建立园区,让微企以很低的租金找到经营场地——这是重庆市打造的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第二个平台。

  孵化园:青睐高新产业

  嘉陵三村位于重庆江北观音桥商圈,2010年,江北区政府对园区进行整体规划,成立了微型企业管理服务中心,目的是把嘉陵三村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微企聚居区和创业孵化基地。

2011年12月5日,重庆市大学城文化创意微型企业园“一对一”帮扶对接签约仪式

  “对于进驻园区的企业我们有严格的限制,只接纳信息产业、建筑规划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微型企业。”嘉陵三村创业园微型企业管理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黄金梅说,进驻园区的企业,除了能享受重庆市政府对微企的扶持政策,还能同时享受园区的扶持政策。

  比如,场地费用。管理服务中心先把嘉陵三村空置的房间都租下来,统一装修,创业者可以拎包入住。在房租上,第一年给予创业者50%的优惠,第二年给予30%的优惠,“折合成现金,大概每户微企可以获得4 万元的房租优惠。”在寸土寸金的观音桥商圈,这样的优惠羡煞旁人——与孵化园仅有一街之隔的商铺,租金是400元/每平方米,而创业园内只需要30-40元/每平方米。

  “我们的目的是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让每间房都能赚钱。”黄金梅说。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房间数量不足。”黄金梅告诉记者,现有的56 间房子已经满员,而后面排期等待入驻的微型企业还有200家。

  有的人急着想进来,有的人却想搬出去。

  容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蒲桂龙是“九类人群”中的待业大学生,他与同伴研发出一款自助点菜机,苦于没有资金创办企业,在产品推广中一路碰壁。2010年,得知重庆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政策,蒲桂龙向工商部门提出了申请。不到20天,蒲桂龙就拿到了工商营业执照,享受4万元财政补助资金,顺利入驻嘉陵三村。随着公司的发展,从单纯的软件研发企业到现在的硬件生产和运营企业,嘉陵三村的办公条件已经无法容纳容点科技,今年,容点科技已经迁出嘉陵三村,寻找新的办公场所,留下的办公场地将会留给新的微型企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样的企业很多。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很大,除了划拨专项组织基金、对征地税费不同程度的减免,每孵化成功一家微型企业,政府还会给予园区两万元的奖励。”黄金梅说。

  微企村:主打养殖业

  在周边区县,更多的创业园主打养殖业。

  进入万州区桐元村,一条大标语“发展微型企业”出现在眼前,与村尾“鼓励创业”的大标语遥相呼应,漫山遍野的猕猴桃种植园整齐排列。

  “我们今年计划以桐元村为样本,发展50个种养殖相结合的微企村,鼓励农民创业致富。”聂刚介绍,这个项目是由政府出资给农民购买桩、苗、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我们相信这笔钱花的是值得的。”

  现在,桐元村已经有一百多家微型企业。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现在大多已经回来。2011年,桐元村猕猴桃的收购价达到20 元一斤,人均收入超过两万元,村里人一下子富裕起来。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