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个私协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个体户逐渐转变身份,通过层层推荐和民主选举成为市场的组织者和服务者


沈阳个协30周年记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2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张琳 薛慧春

  沈阳市个体劳动者协会(以下简称沈阳个协)的企业家副会长又聚到了一起,这一次,是为了庆祝沈阳市个协成立30周年。

  1981年,改革开放刚刚3年,沈阳市就已经有4万多个体从业者。如何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跟党走,为计划经济拾遗补缺?时任沈阳市工商局局长的靳治国从北京开会回来后,立即找来工商干部陶化国,请他筹备成立一个个体户组织。陶化国从市内五区各抽调一名干部,在供销社租了一个不足20 平方米的房间,开始了为期一年的的筹备工作。

1994 年6 月19 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辽宁省省委书记顾金池、代省长闻世震、沈阳市市长张荣茂的陪同下视察沈阳北行农贸市场,朱总理在视察中对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1982年4月26日,全国第一家市级协会——沈阳市个体工商业者联合会(沈阳个协前身)在爆竹声中正式成立。如今,沈阳市个协拥有会员60多万名,与30年前相比,数量翻了6倍,上缴国家税金翻了20番。沈阳市的个私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最初只有手工业、服务业、维修业、零售业等传统行业的单一产业格局到拥有工业、养殖业、餐饮娱乐业、美容美发业、高新科技行业等新兴行业的多元产业格局;经营方式也从单一、简陋、分散的粗放式经营,成长为密集、有序、科学的集约式经营。

  30年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个私经济的茁壮成长和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他们既是服务大众的个体经营者,又是服务协会会员的协调人;他们受益于个私协会的服务而率先成长起来,又以同样的服务回馈其他会员;他们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收到组织的大力帮助,同时又在其他个体户陷入困境时挺身而出;他们不是协会的在编人员,却承担了诸多组织和管理协会的事务性工作,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解决了协会的难题,并将一部分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在内部消解。

  他们就是沈阳个协所有的企业家副会长。

  聚沙成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于沈阳而言,下岗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经济形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让这个重工业基地成了国企职工下岗的重灾区。

1984 年6 月17 日是荣获“沈阳市劳动模范”的个体会员成安结婚的大喜日子,
时任沈阳市市长李长春代表市政府前来祝贺。

  沈阳市个协前任秘书长陈宝东刚来沈阳市个协的时候,正赶上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减员增效、买断工龄、买断岗位等改革,下岗职工潮涌般地进入市场。妥善安置下岗职工,帮助下岗职工就业和再就业,成了维稳工作的一个重头戏。“当时沈阳号称裁员百万,这些人中的一大部分后来成为沈阳市个体劳动者的中坚力量。” 陈宝东说。



上一页12下一页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