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定位”就能搞定中国市场?太难以想象了!张博士零卡就是太相信所谓的精准定位,才会走到现在这个尴尬局面。定位也许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在中国市场,更多问题需要用销售来解决。
“张博士”将消费群定位为白领女性,已经把自己“圈”起来了。目标消费群过于狭窄,启动市场就会比较困难。所以,作为一个茶饮料品牌,消费群定位还是宽一点更好。
当然“要甜不要胖”这个针对白领女性的定位也不是不行,只要大多数女性能接受,也能做出销量来。可惜,“张博士”接下来的渠道选择、推广、价格体系的设置,都跟这个定位没有关系。
首先,既然要做有特色的产品,为什么包装还要“山寨”康师傅?这种趋于“大众化”的瓶型对女性消费者有吸引力吗?
其次,终端价格定为3.5 元/ 瓶,不可谓不高,摆明了要超越康师傅,但又没有突出自己的差异和独特卖点,凭什么跟康师傅竞争?
其三,渠道选择。放在大卖场卖,是不是很好的选择呢?当然不是,应该放到便利店、商业区、高档写字楼,甚至是封闭的厂区去卖。但“张博士”在这些场所的铺货率很低,这是影响销量最关键的因素。
其四,推广。广告和公关只是辅助手段,而不是产品畅销的主要力量。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和信息来源的广泛,大家对广告和公关的免疫力越来越强,消费者可能会关注,但不会去购买。
最好的推广方式是用高毛利激励渠道成员进行市场覆盖。然后建立强势区域市场,集中资源进行投放,打造样板市场,这或许比全线出击要强很多。
最后当然是区域和团队管理问题。区域划分、渠道管理、终端标准、工作内容、具体动销策略,都要详细地量化,做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快速反应。
如果说,王老吉是终端制胜,那么,娃哈哈就是渠道制胜,而康师傅则是通路精耕的胜利,现在看来,还是康师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因为康师傅不但抓住了渠道,也抓住了终端。
“张博士”茶饮料要先抓什么?一定是重点区域,重点分销和终端。如果将资源分散到全国,区域内又将资源分散到渠道、终端、推广各个层面,这个市场还怎么做?
饮料品牌之争的重点是小店之争,包括便利店和工厂、商业街的小店,如果能够在这些店陈列和展示,你就赢得了市场份额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
最后是拉动销售,最直接的是试饮和赠饮,不要去商场门口,要去商业区、工厂区、旺区旺点的店面去试饮和赠饮,这样效果好很多倍。也可以带动其他小店的销售的氛围,扩大知名度,甚至是铺货率。
快消品的成功关键,一定不是所谓的品牌定位,而是产品和渠道(包括终端),做好这两项,离成功就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