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乐清蒲岐镇正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当地是鲨鱼加工基地,因今年7 月网上出现了一组当地企业加工鲨鱼的照片,招来了“残忍”、“血色经济”、“大量捕鲨”等各种谴责


蒲岐屠鲨业之殇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1年第9期  [字号:  ]  

作者:陈宁一

  在一个露天的、二三十平方米的厂房中,铺满了鲨鱼的“尸体”。鱼身被切割成一块块的正方形,每块厚约10厘米。

  “这条鱼起码上万斤。”旁边的人说。

  因为天气闷热,一个工人正不断地喷水保鲜,另外两人搬送。老板周明(化名)看到有人拍照,挥舞手臂,快步走来,并用本地话大喊大叫。周的儿子听到喊声,也大声嘟囔着走过来:“干嘛的,不许拍照。”上世纪90年代初期,鲨鱼制品加工在浙江乐清蒲岐镇兴起。至今,全国90% 的鲨鱼被收购到这里进行加工,乐清市因此赢得了“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的称号。

  周明搭上这趟产业列车,从个体养殖户变成100 多人的公司老总。

  而如今,在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影响下,蒲岐的鲨鱼加工业背负着重重压力。镇上的加工企业不时接到谩骂电话;一些人则以曝光为由敲诈。

  今年5 月,一名香港摄影师来到蒲岐,随后将拍摄的鲨鱼加工的照片传上网络,更将蒲岐拖入舆论风暴的中心。

  当地一名加工鲨鱼的老板称:“这行快做不下去了。”

  “鲨鱼镇”上的陌生来客

  香港来的摄影师将蒲岐加工鲨鱼的照片上传至网络后,当地渔商开始接到谩骂电话8 月5 日,蒲岐镇。闷热的午后,镇上看不到人。路边,“蒲岐鲨鱼宴”的广告牌随处可见。这里是全国鲨鱼集散中心。

  也正是这点,吸引了一名香港摄影师的到来。

  那是5 月下旬,他找到镇上的工作人员,要求去一些鲨鱼加工企业拍照。

  一位企业主回忆说,“开始我们并不愿意,但因为有镇里人介绍,也就答应了。”7 月的某一天。网上出现一组蒲岐镇鲨鱼加工的照片,只剩下鱼头的鲨鱼,被割下的鱼鳍成片堆放着。图片详解了工厂屠宰鲨鱼的过程以及由此取得的利益。

  网络上,立即出现“残忍”、“血色经济”、“大量捕鲨”等反对浪潮。

  一些照片上有加工企业的联系方式,商人李维(化名)的企业便是其中之一。他开始接到陌生电话,有些开门见山地迎头便骂,甚至诅咒他的家人。“都是因为鲨鱼。”最多时,他一天接到十多个电话。

  这之后,他在大门后面安了一个铁栅栏,到访的人要验明身份才能进去。他说,经常会有广告公司或媒体人员以宣传为由,拍照、采访。可没过多久,他就会接到威胁电话,声称如果不做广告,就把这些屠鲨的照片公之于众,还要将它们发给动物保护组织。周明只能给钱。最近一次,一个人从周明那儿拿走了1 万多元。

  镇上10多家加工鲨鱼的企业几乎都被敲诈过。有的企业一年要遇到五六次。

  “网上的照片误导了人们,我们并不捕鲨,几乎所有鲨鱼都是被捕之后卖到这儿来加工。有从台湾买过来的鲨鱼头,以及欧美捕捞船上割了鱼鳍的鲨鱼。”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李琼文说。

  蒲岐每年加工的鲨鱼有一半是整鱼,一半是从世界各地买来的鲨鱼的其中一部分。

  李琼文说,乐清的鲨鱼加工产业得到了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的认可。蒲岐做的工作是在充分利用鲨鱼资源,减少浪费。鲨鱼被捕上来后很快就会死亡,与其让人割鳍扔回海里,不如把这些资源充分加工利用。“同时,我们也会遵守国际上通行的规定。”李琼文说。



上一页1234下一页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