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割舍的缱绻情结,以及对老品牌所蕴藏的商业价值的笃定,让他从破铜烂铁中拯救出仅存的一条装配流水线


陈海汶:给海鸥插上翅膀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0年第11期  [字号:  ]   [关键字:  品牌 海鸥相机]

作者:高境
陈海汶收集的老海鸥相机

  田子坊是上海著名的文化创意产业街区。在高楼大厦的包围中,这里保持着传统的上海弄堂风貌,石库门户户相连,各色文化创意小店散布其中,人们经常能在此发现不少即将失传的老上海物件,从而体味到丝丝缕缕的旧日风情。2010年9月底,在田子坊一家名叫“老相机制造坊”的店铺里,失踪多年的海鸥双反机械相机重现江湖。
  令人讶异的是,它不是上个世纪的私家藏品,而是以批量生产的形式回炉再造的新品海鸥。这意味着,被数码相机围剿得几乎无处遁形的机械相机一息尚存。而愿意延续这个支脉的人正是该店的主人陈海汶。今年52岁的他,既是一位知名的摄影师,也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板。摄影人对海鸥难以割舍的缱绻情结,以及商人对老品牌海鸥所蕴藏的商业价值的笃定,让陈海汶从破铜烂铁中拯救出海鸥仅存的一条装配流水线。“我是个梦想家。”陈海汶坚信,在海鸥相机身上,他以及他的同僚们还有相当大的文章可做。

海鸥情结
  上世纪80年代初,20岁出头的陈海汶在上海一家饭店里当学徒。他爱好摄影,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部海鸥牌照相机,这对于他可是实打实的奢侈品。1983年5月17日,拿着工作三年来积攒的60元和从哥哥那借来的60元共120元,他终于买到了一台海鸥4B型双反照相机。至今,他还保存着这张发票。他的海鸥情结发轫于此。
  陈海汶说,海鸥相机是见证时代印迹的记忆光圈。确实,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海鸥牌照相机堪称国货精品,是民族工业的典范,还打入了国际市场,改写了中国150年来相机零出口的历史。
  作为摄影人,陈海汶也是照相器材的忠实收藏者。从2000年开始。他像觅宝一样,将海鸥各个时期的明星系列产品全部收齐,现在已经有100多台。
  热爱归热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与海鸥结下更深的缘份。2009年下半年的一天,几位相熟的原海鸥照相机公司高层找到陈海汶求助。
  原来,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海鸥照相机公司历经几番民营化改制,四易其主。照相机业务因全球市场数码相机的兴起而日渐凋零,设备陆续废弃或拆卖。入主的老板们大多对利润微薄的相机制造业缺乏兴趣。2005年,海鸥相机全面停产。
  所幸,在此过程中,一条双反装配线以及相关的治具、夹具、模具和配件等,被十几个深具海鸥情结的资深技工盘了下来。这些年,他们接些“一两百台国外教学用机”之类的小单子,勉强维持生产。由此,这条装配线成了仅存于世的海鸥装配线。可是,到了2009年,他们已处于破产边缘。
  知悉这些情况后,陈海汶当即决定买下设备和装配线,解决其债务问题,并接纳这些技术工人。
  陈海汶当时看重的其实是装配线的收藏价值。多年来,他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建立一座中国摄影博物馆。“找寻一两百年前的设备通常要费很大劲,因此我们不能把身边这些东西当废品卖掉。”陈海汶希望这条流水线成为中国摄影博物馆的馆藏,从而反映中国相机制造业四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如他所言,在日本数码相机充斥市场每个角落的今天,除了海鸥,还有哪个国产品牌相机能保存下如此珍贵的印迹呢?

改回经典
  买下装配线后,为了解决品牌授权问题,陈海汶和海鸥的合资公司——上海海鸥数码影像系统有限公司(简称海鸥数码)达成了合作。海鸥数码是改制时由原海鸥公司的几位高管和技术骨干发起成立的,他们和陈海汶是圈中老相识。这个公司主要从事身份证照片数码采集等业务。重新出产的海鸥相机,将以海鸥数码的名义销售。
  今年年初,技工们开始在这条古老的双反相机装配线上制造样机。3月,第一台样品下线,试拍效果却让专业人士陈海汶大失所望——这款4A型双反相机模仿的本是双反相机领域的极品德国禄来相机,但与禄来的效果完全没法比。
  陈海汶发现了原因所在:为了降低成本维持生存,相机里27个重要的零配件早被换成了粗糙的塑料制品。这绝对不是人们记忆中做工精良的海鸥相机,要让相机在收藏市场上不断升值,必须用回以前的金属零部件,重归经典。
  为此,他特地找来一位上世纪60年代起就在海鸥工作的老技师,重新开模。在外观上,海鸥的LOGO也由英文的SeaGul,换回早期的中文“海鸥”字样。
  前期投入算下来,陈海汶共花掉了近300万元。4A型双反相机过去的售价在2000元左右,改进生产之后,陈海汶决定把销售价格提至5800元。他的理由是,1998年海鸥推出的40周年纪念机不如这款好,当时售价为4800元,现在在网上已经炒到了1.4万元。
  而且,陈海汶收购到的配件只有仅存的1000来套,可以生产1000台相机。生产结束之后,除非有人投巨资全部重新开模生产零配件,否则这条装配线的生命将到此为止。“这1000台差不多就是绝版货。”因此,这条装配线正在以“一天做一台”的速度缓慢生产,陈海汶计划着,随着剩余配件的减少,通过收藏市场让这款相机的价格不断升值。
  9月下旬,第一批30台新海鸥相机下线,大部分被与陈相熟的摄影人买去或者由陈直接送给他们。而摆在田子坊门店里的样机,也吸引到了第一个买主。此外,陈海汶也在淘宝开了网店,不过至今还没有订单记录。“我不着急,希望慢慢卖,因为它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收藏品。”陈海汶说。

做数码相机
  可资利用的并不仅仅是海鸥这块牌子和遗迹般的生产线,陈海汶的胃口也并不止于造1000台海鸥双反相机。“没准哪一天,我就把现在公司的土地、房子这些家底统统卖掉,一锤子砸下去,造数码相机去了。”笑谈背后的实情是,陈海汶和海鸥数码已初步打算进入数码相机领域,目前海鸥数码已在和代工企业展开技术和成本的探讨。
  海鸥机械相机的硬件经过了时代的检验,质量毋庸置疑,它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技术并不复杂的数码机身。在陈海汶的构想中,如果能将二者充分结合,国产品牌数码相机就能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另一个利好消息是,海鸥相机在全国范围内尚有好几百家销售点,尽管目前它们几乎都在经销日本的数码相机,然而一旦海鸥自己的产品问世,这些销售网点的价值或许马上就能体现出来。
  问题在于,制造数码机身,启动资金高达5000万元,初步投资需要1-2亿元,毫无疑问,必须引进外部资金。其实在2000年左右,海鸥数码就尝试过生产数码相机,但未能成功,主要原因也是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接下来,陈海汶和海鸥数码需要为筹集资金多方努力。
  事实上,陈海汶已经就数码相机制造市场进行了周密的调研,且有一套较为完备的计划。尽管他对此不愿过多透露,但做中国自己的数码相机,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赢,已经写入了他的日程规划。制造海鸥数码相机的“民间梦想”能否变为现实,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