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些国学经典,可以增加睿智,消除戾气,开阔胸怀,修养德行


读经典 养心志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10年第8期  [字号:  ]   [关键字:  文学经典]

  清朝的张英在《聪顺斋语》中说:“闲散无事之人镇(整)日不读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故思乱想)生嗔(生气)。”在这里,我们不妨把前贤所说的读书,理解为读经典之书。
  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要具有美学品质,它代表着某一个民族某个时代对生活的准确而能引起共鸣的表达方式;其次要有思想震撼力,应该容纳了深刻的生活内涵,并浓缩了某个历史阶段人类的智慧与思索。正因如此,经典文学自然而然地具有重读的意义和价值。
  前贤所倡言的读经典之书,对于医治目前浮躁趋利的世风,无疑是一剂清凉之药。读些国学经典,可以增加睿智,消除戾气,开阔胸怀,修养德行。特别是当下,遭遇金融危机重挫的西方世界,除了把目光集中到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领域外,还兴趣深厚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索。而我们就更没有理由妄自菲薄,忽视我们祖先创造出的灿烂的文学经典。读古文选本应该是深入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和便捷的途径,而古文选本中的佼佼者,当属清代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自刊行以后便一直传世不衰,流传极广,影响甚大。这部书的长处是,它吸收了宋代以来各种古文选本的一些优点,选用了大量堪称“观止”的古文。这些文章大部分思想性、艺术性都比较高,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所选收的文章能注意到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在编排方式上,以时代为序,传承清楚。选文长短相间,对一般读者来说分量比较适当。正因如此,尽管后世之人又编选了不计其数的各种风格的古文选本,但无一能出其右。
  但是,这个文选的编辑毕竟是300多年前的事了,用今天的眼光看,它明显的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先秦诸子都有许多精彩的作品,本书编者却一篇也没有收。像被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的曹操的作品也被排斥在外。由于受到时代限制,清朝时期的好文章自然也不可能被收录。
  最近,由陈续东主编,美利天下工作室编辑,中华书局出版的《中文必读》,继承了《古文观止》的长处,它是与时偕行、适应新世纪需求、创造性地编辑而成的古文选读文本。试读过的人,基本认可它是《古文观止》的升级换代版。
  当然,具有文人气质的读书人,读书必须要读出一种韵味。这除了对书的内容有所要求外,书的形式对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也能起到导引的作用。而毛边本,就会提供有别于机器切割的特殊的读书感受。
  在中国最早也最有影响的倡导毛边本的作家是鲁迅。他给毛边本的定义是“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读者阅读时自行将书页裁开,页边毛茸粗糙,保留书籍最自然朴素的一面。早期的毛边本印数有限,一般每种书只有百十本,书的题材也局限在小众审美之中,基本上属于“文学贵族”才能拥有的特权。而《中文必读》则是将毛边本与大众化的古文选读本结合在一起,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体验一种新的阅读感受。
  在现代忙碌的社会中,寻找一片清静之地,手拿《中文必读》毛边本,轻裁新书之页,体会慢阅读的魅力,既可以与书中古今圣贤交流,又可以把玩真正的读书韵味。这对培养心志,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