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是现代社会和城市生活的神经。从1876年费城世博会上贝尔发明的电话在世人面前“亮相”,到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上“IT”一词被正式提出,信息通信技术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上海世博会上,五感沟通、纳米通信机器人等信息通信技术成果让我们体验到未来10年城市生活的进步。
准4G网络呼之欲出 在5.4平方公里的上海世博园内,信息通信网络交错纵横。然而,与以往的网络覆盖相比,中国移动准4G网络TD-LTE的亮相成为本届世博会的一大亮点。它是目前全球“准4G”体系中,我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技术。基于这项技术演示网功能开发出的移动高清会议、移动高清视频监控、便携视传等业务已经服务于上海世博会。在实际检测中,4G网络 TD-LTE可以为用户提供4MB/S的网速,最高下载速率峰值可达到28Mbps,是目前TD-3G网络的10倍左右。 移动高清视频监控业务是利用TD-LTE网络向中心提供各重点区域的高清视频监控画面,从而为世博园区安保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视频监控图像采集人员可随身携带高清视频摄像头和一个无线路由器,在园区随时随地采集视频监控录像,并将图像通过无线路由器上传到视频监控中心。 此外,TD-LTE带给游客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园区内、或是穿行在黄浦江的渡轮上,可以实时观看园区1080P全高清格式的现场“直播”画面。据了解,今年下半年,国家将在珠海、厦门和青岛三座城市启动准4G规模外场试点,这预示着信息通信的4G、5G时代即将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手机功能“华丽增值” 在150年世博会历史上,2010年上海世博会首次推出“手机门票”。参观者只需用手机在入口的设备上轻轻一刷,就可进入世博园区。这时的手机SIM卡变成了一张具有RFID非接触通信功能的全新SIM卡,除了保持原有功能外,世博会的其他信息也尽在其中。 “进来三小时,排队两小时”,是困扰世博会观众的大难题,然而本次世博会上通过以手机为终端的通信信息技术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参观者可以先去其他展馆参观,等接到排队短信通知后十五分钟内赶去就可以。此外,在世博会园区内乘坐公交车、就餐、购物等等都可以通过手机刷卡的方式进行支付。 此外,中国移动推出的“掌上世博”业务,让人们可以用手机随时随地欣赏丰富逼真的世博会360°实景展示,这在世博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在实地游览世博园区之前,用户可预览园区各展馆概貌,选择最感兴趣的展馆,合理安排游园路线,节约游览时间。 从手机门票到掌上世博都注入了全新理念的信息技术和功能,让我们感受到,未来生活将实现“一只手机在手,天下任我行走”的梦想。
网络技术展现新亮点 在上海世博会上,基于网络的各项新技术也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车务通”是通过综合分析移动基站流量及手机位置显示的情况,帮助交通运管部门准确了解车辆的运行线路、车速以及附近的人流量,帮助车辆避开拥堵路段,并选择最快捷的交通出行路线。然而,这一技术仅是未来“物联网”框架下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的一个缩影。 “无线导游”是参观者在世博园区中使用的一种小巧的手持设备,它不但可以在第一时间告诉你每个展馆的拥挤程度、抵达路径,而且还能帮你轻松完成远程支付和换汇。 “供水智能化”意味着只要轻点鼠标,世博园区所有场馆内的水压、水量、水质包括泵站、阀门等供水设施都能清晰地显示在大屏幕上,可以实时监控园区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世博园区的供水安全。 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助力下,我们的未来或许将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梦幻效果,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突破视听局限,–甚至可能突破物种鸿沟,实现人与机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