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市津南区海河二道闸南侧,有一座这样的“奇园”:园林占地面积260余亩,种有各种名贵树木、花卉3万多株,收藏奇石8000多块、文物2000余件,投资达15亿元人民币。奇石园的主人并非什么文人雅士,而是人称“锅炉大王”的天津宝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柴宝成。
锅炉和奇石,两件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物件怎么就联在了一起呢?走进这座凝聚了主人心血的奇石园,一段关于柴宝成的“奇石缘”在我们面前演绎开来。
玩物兴业
柴宝成摆弄石头的历史源于一笔生意上受到的挫折。20年前,宝成公司的规模还非常小。当时从天津东丽区来了一个客户,客户看了破破烂烂的厂房和周边环境后,决定中止合作。从那以后柴宝成就开始考虑企业环境建设的问题,这为他日后投资建园埋下了伏笔。
柴宝成20多岁起就喜欢收集一些字画、瓷器,但他收藏得最多的还是各种各样的石头,在众多石头种类之中又对灵璧石情有独钟。
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四大名石”中,排在首位的就是灵壁石。灵壁石的身价在北宋时期初现,喜爱藏石的宋徽宗最喜爱的非灵璧石莫属,不仅自己收藏还鼓励大臣们都来赏玩,此后灵壁石成了历代帝王将相的“宠石”。
柴宝成最开始接触灵璧石时,并不懂得其中的妙处,真正让柴宝成与灵壁石结下不解之缘的是一次飞机上的交谈。一次柴宝成去南方,在飞机上聊天时无意中听一位旅客说,中国的灵璧石,正在被国外大量采用。柴宝成听完之后,心里一震。这么好的资源,大量流失到国外,太可惜了。从南方回来以后,柴宝成当即决定,到灵璧的产地安徽去做一番考察,挨家挨户地寻访,把正在流失的宝贝“抢救”回来。
很快,柴宝成收藏的灵壁石达到了100多块,原本只打算美化一下厂区,浅尝辄止的柴宝成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迷住”了。此时的宝成集团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业内积累了不错的口碑,与大多数企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不同,多年前的那次生意上的教训重回柴宝成的脑海,他决定把老传统“倒过来”,宝成集团要让“经济搭台,文化唱戏。”
1999年,柴宝成决定投巨资收藏文化遗产,创建一个以奇石、民俗文化为主的精神家园。这个提议一经提出,立即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老父亲怒斥他是“乱花钱的败家子”;内部员工说他“头脑发热、玩物丧志”;就连与他一道创业的爱人也认为“一个生产锅炉的企业与建奇石园风马牛不相及”。但性格执拗的柴宝成不为所动,在一次集团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上,他娓娓道出了自己的想法:“企业要想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就必须塑造企业的文化氛围,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的基础就是企业的环境文化,环境施加于人的作用也许并不是立竿见影,但却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直至突然有一天雷霆万钧、醍醐灌顶!”经过柴宝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多番劝说,最终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柴宝成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建奇石园的6年中,他带领员工从全国各地收集到奇石8000多块、文物2000余件,栽植各种名贵树木、花卉3万余棵。为此柴宝成特意修造了一间博物苑,把体积较小的灵璧石精品放在室内,较大的放在园子里,随着收藏的逐步深入,园中灵壁石的档次也逐步攀升。
终于,柴宝成等来了他的镇园之宝--“东方雄狮”,这块灵璧石重量达到73吨,之所以起名为“东方雄师”,是因为石体远远看去活似一头张开大嘴的雄狮,十分威武。而近观细品,又会发现上面有天然形成的龙、凤、虎等象形图案。灵壁石原本就有“瘦、露、透、皱”4大特点,况且在同一块石头上还能够体现出4种动物的神韵,奇就奇在这里!柴宝成如获至宝,运回天津的途中,为了能让这巨大的“宝贝”顺利通关,柴宝成费尽周折拆掉了沿途的3家收费站的窄门,这才把它“请”回了家。
民间传说石头是有灵性的,或许是巧合,正是这些柴宝成钟爱的灵壁石,给他经营的事业带来了转机。
在奇石园建成后不久,柴宝成参与了一项大型工程的竞标,打算为东北一家单位提供产品,本来招标方已经排除了宝成集团这个“选项”,恰逢对方路过天津,柴宝成便力邀其来“宝成奇石园”参观,谁也没想到,这不经意的“一转”转出了转机。
招标方进园后转了大半天,表情由惊到喜。赞叹“走遍全国也没有看到哪个企业能把石文化搞得这么好”。对方通过柴宝成收藏的石头,感觉到他是一个做事精益求精的人,经过进一步的了解,他们认定柴宝成的企业有实力将项目做好,最终选择了与宝成集团合作。此后,各地订单接踵而来。如今宝成集团的产品已远销日本、美国、法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柴宝成的许多合作伙伴,都对他的灵璧石赞不绝口。这些灵璧石也成为他和合作伙伴之间最常聊到的话题。柴宝成说,中国有“玩物丧志”的警句,但他认为自己收藏灵璧石促进了事业的发展,是“玩物兴业”。
收藏灵璧石给柴宝成的工作带来了好运,这更激发了他对石头收藏的热爱。在收藏灵璧石初具规模之后、柴宝成的奇石园中又相继引入太湖石、彩陶石、戈壁石、来宾石、三江石、百色石、叠层岩、大化彩石、九龙壁石……形形色色,共计200余种。他常说,石头资源是有限的,但对石文化的追求应该是无限的。
企业名片
如今的宝成奇石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柴宝成涉猎的收藏品种也日渐丰富。
388株1.5-1.8亿年木化石组成的石林,傲然屹立在宝成奇石园内,占地面积达600平方米,其中最高的11米,最粗的周长11.8米,被誉为“国宝”和“世界奇观”。这些长眠地下的“历史巨人”,在宝成奇石园苏醒过来,令人大开眼界。云南有个天然石林,天津有个木化石林。一南一北,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2004年,柴宝成投资百万余元,建起文化长廊--《中国石文化图颂》,全长101米,全部采用汉白玉雕刻,以传统的浮雕技法与中国古绘画手法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自盘古开天到20世纪末中华石文化发展的全部历程,再现了200多位爱石赏石的著名历史人物,反映了中国石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图中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历史故事生动、传奇,为世界首创。
宝成博物苑还收藏着另外一件珍品,一棵长约20米、直径80厘米的“树化玉”,据介绍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树化玉”中玉化最好、长度最长的一棵,被誉为世界第一“树化玉”。美丽的年轮和沧桑的树皮记录着那个遥远年代的信息,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考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世界级的宝物。
为了“将收藏进行到底”,柴宝成颇费心思,收藏展品的宝成博物苑2234平方米的房顶看不到一根梁,跨度达20.5米,成为目前国内仿古无梁式跨度最大的建筑。博物苑里的化石展品规模绝对可以和专业自然博物馆媲美:恐龙蛋、孔子鸟、龟化石、翼龙化石,蟒蛇化石、万木……每每有小游客来参观,这里都是他们驻足最久的地方。此外还有汉画像石、唐宋石刻、明清家具、宋元山水、名家书法……不甚枚举。
“古石、古树、古建筑、古艺术”四古合一的风格浑然一体。走进宝成集团大门,让人很难分辨究竟是走进了一家企业还是来到了一处旅游景点:宝成博物苑、木化石林、宝成民俗博物馆、宝成博文苑、传统文化宗教建筑林、世界名犬园、奇石园规模之大,专业化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的宝成集团,时常能见到一家人扶老携幼在园中游览。宝成奇石园以“新、奇、大”载入大世界吉尼斯大全,其中6个项目载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它还是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接待过由15个国家组成的世界园林考察团、美国商会、欧洲投资考察团、巴西商会、南非投资团等3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年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
柴宝成说,大凡喜欢奇石的人,往往都是“三热爱”的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更加热爱工作。这些年来,收藏和欣赏奇石,不仅仅是观赏表相之美,更因为奇石承载着蕴含儒道佛精义的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赏石过程中,精神境界会因自然景物所潜伏的生命力而变得细腻、深邃、坚韧,乃至崇高起来。正如清代赵尔丰所说,“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这些年来,柴宝成以石文化丰富企业文化内涵,他把石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内涵的一种形态和外化,把企业文化概括为“人化”,处处坚持以人为本,使企业成为一个大家庭,做到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使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谈到多年的收藏经历,柴宝成说,在品牌经济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观念已从产品消费转向品牌消费,品牌已成为消费选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品牌竞争力不仅成为企业的关注点,也必然成为企业的核心工作。制造业作为主业,旅游服务业作为辅业,二、三产业同为宝成集团的产业基础。其产品或服务是宝成企业品牌最基础的载体,而以奇石园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则成为企业品牌战略的内涵。如今的宝成奇石园已经成为企业的一张最响亮的名片,这种品牌战略拉动了主产业,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提升了企业文化,使企业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