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作为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在最近几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民政部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用以完善慈善捐赠政策,协调解决有关企业公益性捐赠的税收减免政策及操作落实问题,以便进一步调动企业和公民参与慈善捐助的积极性。需要正视的是,在政府积极拓宽政策的同时,现实的困难仍不时显现。一边是企业做慈善高涨的热情,一边是实际操作中遇到的种种窘境。 《光彩》杂志就此话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NGO 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
我国慈善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光彩》:近年来中国慈善事业有非常显著的进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机构的设置推动着慈善事业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遭遇了诸多困难与挑战。请您为我们谈谈目前中国慈善的现状。 贾西津:中国有着深厚的慈善文化根基,但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起步却很晚。 中华慈善总会成立已经15年。在这15年间,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是迅速的,也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但正如大家所公认,与国外比较而言,我国慈善事业仅处于起步阶段,善款规模小,捐募机制落后,慈善机构公信力没有真正建立,舆论宣传力度不够,国民慈善观念和意识不强,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与13亿人口大国地位不相称,与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困难群体的期盼相差很远。 从捐款比率看,目前我国慈善比率比较低,国外无论是企业还是公民捐款的比率都要高得多。有这样一个数据,全球42个国家非营利组织普遍的GDP 贡献均超过5%,这一数据在国内没有统计,但据我所知在1%以下。 国外的个体捐赠非常活跃,企业慈善基金金额也非常大。而国内,个人或企业设立慈善基金的程序非常复杂繁琐,且成功率较低、耗时较长。即便费尽周折申请成功,由于缺少与国际接轨的运营模式,缺乏专业的机构管理运作人才,大部分基金一年得到的捐款最多不过几百万。 捐赠只是慈善形式的一个方面,因为它制度化相对较强,企业操作比较便利,因此成为比较集中的选择。从长远来看,设立基金会是一个值得大力发展的途径,中国的私募基金,虽然和过去相比数量有所增加,但还远远不够。不仅仅是数量级的差别,国外不仅有独立的基金会,还有基金会联盟、基金会服务组织,专业化组织很发达。从这个角度比较,我们的差距就更明显。
企业家行善门槛太高
《光彩》: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何在? 贾西津:现有制度和体系的不健全、专业化水平低是主要原因。企业慈善的发展不仅是企业家的事情。一些初涉慈善的企业家不得其法,很难入门。已经涉足其中的,受到法律法规和隐形门槛的羁绊限制。民间设立基金会并非符合条件就可以,还要通过主管部门层层审批,包括登记注册上也有很多限制条件。与这些相比,资金额反而不是最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隐形的门槛。在中国,一个企业家如果想做慈善,他需要懂得如何经营,知道注册程序,明白所有法律门槛和限制,管财务,会运营,通晓从哪里募款,明确向哪里捐赠,一个全能型的人才才知道如何运作。而国外,各种专业的捐赠募款组织,会有支持型的NGO 进行评估,为他们提供法律支持;有一批专业协会,拥有数量庞大的专业人才。企业家不需要操心具体的操作,只需要先找到一位专业律师,再找到想要捐赠的领域,此后会有一系列的支持力量。国内慈善领域的专业分工还没有出现,
慈善文化有待重塑
《光彩》:今年上半年,企业仍然是国内主要的慈善捐赠主体,这其中民营企业最为慷慨。与此同时,《企业公民蓝皮书:中国企业公民报告(2009)》也显示:目前中国企业逾1000万家,有过捐赠记录的尚未达10万家,换言之,近99% 的企业没有履行慈善责任。您如何看待这99% 与1%的比率? 贾西津:慈善是企业团体内部的一种自我要求,它不是义务,不具备强制性,只是一种志愿行为。企业参与或不参与,做多或做少,都是自己的权利。 公众对企业慈善存在一些误区,以捐款的数额或是频率对企业进行评价,这些或多或少都会造成企业在慈善方面的顾虑。慈善是企业家自己的选择,社会不能要求企业家按照公众的意愿去行事。社会上流传的一些所谓“假慈善”的质疑正是基于此种不理性的心态。这对企业不利,社会应该给予企业更宽松的空间。 随着社会整体的逐步发达,会有相应的平衡出现。 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并非没有问题,比如一些企业把捐款和提高知名度简单联系在一起,将捐款演化为变相的广告行为。这样做或许可以造一时之势,但是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企业发展,相反还有可能造成公众意识的损害。由于市场制度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善,诚信成了普遍问题,人们对慈善疑虑重重,受授双方的观念和心态都有待进一步正常化。
如何让慈善效益最大化
《光彩》:对于想要涉足慈善领域的企业家们,您有什么建议? 贾西津:企业家若是初涉慈善的,可以考虑从自身比较了解的社区入手,由点及面。若想思路更开阔一些,除了传统的慈善领域,也可以支持公民社会自己的发展。目前只有极少数基金会支持中国自己的NGO组织,其实在这方面是有很多需求的,例如支持一些孵化器、专业律师、专业审计、监管组织、专业经营者的联盟等,这些部分长久以来被疏忽,但不失为改善思路的一个好的方向。模式创新非常重要。 立志于从事慈善事业的企业家们,还可以借鉴一下国外的成熟经验。巴菲特和盖茨就是很典型的成功范例。巴菲特把自己财产的80% 捐了出来,在慈善方面绝大部分给了盖茨基金会,只留了5%给了自己的基金会。他认为他想做的事情盖茨做得更好。 企业和基金会并非一种隶属关系,将资金全部集中在自己的基金会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更好地达成目标才是最终目的,巴菲特的成熟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放眼国内,也有成功个案。南都集团就是成功的典范,他们有很好的专业运营理念,因此基金会、理事会的决策,专业运营显得非常清晰,目标也很明确。无论他们最终会建起多少所外来务工子弟学校,但就其运营模式而言,这是创新型的组织,有别于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下成立的慈善机构,这也是企业基金会发展的方向之一。 《光彩》:在现有法律法规的限制下,企业家做慈善如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贾西津:慈善基金会不是一个聚财的地方,慈善讲究的是“散财之道”。换言之,基金会在设立之初就要明确方向,然后才是资金来源。慈善并不是拿着钱漫无目的地找地方花。宗旨是首要的,在目标之上才涉及到如何去组织资金运营,实现目标。无论是成立还是运营的过程,资金是围绕宗旨去运作。越专业化,越独立,基金会的空间越大。有些企业家习惯于自己管理,觉得这样才放心,实则不然。基金会成立之后就应该独立运营,在操作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保值增值问题,基金会不是企业家体现自己操控权的地方,越独立才越有社会公信度。 专业化正是我们目前首先要提高的部分:专业的运作团队、独立的决策机制、能够真正负起责任的理事会。理事责任和治理结构这两点对基金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慈善力量正在集结,变化正在生成,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 基金会成立之后就应该独立运营,在操作过程中必然要涉及保值增值问题,基金会不是企业家体现自己操控权的地方,越独立才越有社会公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