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培育10家重点电子商务企业”的计划正悄悄地在诞生过马云的这片土地上酝酿,对此,业内人士有一个形象的提法:杭州要培育“十个马云”。而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宁也许将是这“十个马云”中的一个。 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个集计算机销售、网络广告、软件开发于一体的企业以每年100%-200%的速度成长,国内知名网站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联合发布的“2009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榜”通过对1999年至今10年间已毕业或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者跟踪调查与研究评出的100位上榜者中,田宁在榜单上位居第八,这个年轻人被贴上众多标签:浙江大学生创业第一人、新一代网络新贵、小马云…… 现在,刚刚30出头的田宁,稳稳坐在杭州市北部软件园8000多平方米的盘石大厦顶层,俯视他一手缔造的商业王国。
没有方向的第一次创业
在浙江大学读动物科学的田宁大学生活异常精彩:倒方便面、香烟、随身听、磁带、玉佩……他几乎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赚钱的机会;他参加很多社团,气功学会、音乐学会,还办起了浙大第一个学生话剧团,成功举办了浙江省首届大学生曲艺大赛;他担任系学生会文艺部干事、系学生会主席、院学生会主席,一直到校学生会副主席……他的思路很清晰: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创业做准备。 第一次创业往往是没有方向的,有的只是为梦想奋斗的冲劲和赚钱的欲望。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崭露头角,搜狐、新浪、网易等一大批门户网站的传奇创富故事被无限放大,许多互联网公司在没有盈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上市招股,这让一心想要从商的田宁蠢蠢欲动,“我太吃惊了,我想,互联网行业必定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田宁琢磨着:学生高考及雅思等查分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专门建这么一家网站,能在第一时间查出各种成绩,应该很受欢迎。他暗自算了一笔账:每查一次,收费5元,全省乃至全国每年参加各类统考人数达数百万,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于是,他把这笔账绘声绘色地算给同学听。终于,有两位同学被他说动,决定跟他一起干。三个人凑了10万元注册资金,彼时,国家仍有规定,大学生和公务员不能注册公司,经过校方多方斡旋,浙江省第一个大学生开办的公司——盘石计算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艰难开张了。 中国早期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很少,大多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而消亡。田宁和伙伴的结局可想而知,“我们失败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我们都不是学计算机出身,专业很缺乏;第二,我们都不是海归,没有资源也没有人脉,第三,我们没有钱。” 10万的启动资金很快消耗殆尽,没有风险资金愿意入股,也没有任何盈利,几个月之后,弹尽粮绝,家里父母纷纷下了最后通牒:连生活费都不要指望家里给了。三个人想的不再是什么伟大的事业,而是怎样活下来。 田宁是幸运的,一个新的机会让他绝处逢生。 当时,高校开始有限制地允许学生购买电脑,“我当时看了一本书,《通向未来之路》。”根据书里的描述,在今后20年的岁月里,信息将被接入一个全球性的智能网络,形成一个与人类互动的虚拟世界,电脑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东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未来肯定会有一个电脑的采购高潮,而杭州作为省会城市一定会有更多的机会。” 经过市场调查后,他们迅速调整了思路,决定把公司主营业务改为电脑销售。 钱依然是最大的问题。电子市场的摊位费贵得让人咂舌,田宁靠自己在学校锻炼的三寸不烂之舌反复游说,居然把电子市场的负责人打动了,同意将洗手间旁边的一个摊位免费给他用;没有钱买足够的货物,他们就捡别人扔掉的废旧电脑箱子冒充货源充足……但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在资金上无法和别人比拼,三人就在服务上下功夫。在当时的杭州,只有品牌电脑才提供售后服务,田宁打出了横幅,兼容机3年之内也可以享受上门售后服务。“之所以敢做出和利润较高的品牌机一样的承诺,是因为我们招聘了很多大学生做兼职,他们费用很低,而且分布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可以就近为客户服务,而我们的工程师如果去比较远的地方有时要耽误一天。” “第一年很痛苦!”虽然生意很不错,但是效益并不好,“我们亏在经营上,店铺每半年就装修一次,预收款不懂控制,做一些工程的预收款收不回来,导致资金流动不畅,一年后一个伙伴实在亏得受不了,选择了离开。”
在网络广告业实现梦想
能在失败中成长的人注定是要成功的。 田宁边学边做,慢慢改善自己的管理模式。2004年,盘石的电脑销售生意已经如日中天,从一开始的偏僻店铺,到后来大卖场里规模最大的卖家,盘石公司已经有两百多名员工,每年有上亿的营业额。 就在这一年,田宁卸下了董事长的头衔,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离开的原因很简单,经过5年的时间,田宁认为电脑销售行业其实和卖水果、卖衣服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产品不同罢了,虽然发展很快,但前途有限。“这个行业第一靠资金,如果有足够的钱就能拿到足够好和足够便宜的货,利润就能保证;第二,要做大未来要靠强大的物流。我们是零起步,缺资金,缺资源,所以我要选择另外一个能代表未来但是不依靠资金和物流的行业。” 田宁还是选择了互联网,“互联网代表未来!” 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他没有选择烧钱的门户网站,也没有选择技术要求严苛的娱乐游戏,而是选择了广告。“资金运作和技术开发都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擅长销售。互联网是继报纸、电视之后的新媒体,无论是B2B、B2C还是社区、门户网站,广告都将成为盈利的引领模式,但中国还缺少足够好的4A广告公司,我希望能把盘石在互联网行业做成像奥美一样成熟的广告公司。” 如果一个企业想做网络广告,它应该找谁?全中国有四五千家主流网络广告媒体,你的客户认知主要来自哪个渠道?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还是社区?很多平面和电视媒体都有延伸产品,你的广告流量是哪个网站带来的?是凤凰网、央视网、杭州网还是浙江在线?哪个网络媒体的效果更好?同样获得一个有效点击在哪里成本更低?田宁的目标是,当企业无法决定时,为企业提供网络营销的全面解决方案和客观的网络广告投放效果第三方监测报告,直接与企业建立一对一的服务关系,通过精准、定向、性价比高的网络传媒,为企业提供及时和高品质的网络营销服务,帮助企业将其广告准确地传播给目标客户群。 “在浙江创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我们占据了全中国最好的土地。”和马云一样,田宁把目标对准了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在他看来,中小企业最具有与互联网广告对接的特质。 大企业资金雄厚,往往在网站、域名、邮箱、搜索、电视以及平面媒体的广告宣传上做得比较全面,但中小企业利润很有限,每年对广告的投入通常在几千到几万元不等,让这些小企业做电视或平面广告并不现实。中小企业主的心态和大企业不同,老板投放广告不是为了增加曝光率,也并非为了提升品牌高度,而是希望直接看到广告给他带来多少客户,这就是效果营销。互联网广告不仅费用低廉,而且针对性强,广告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限制关键字的数量和投放地域范围的大小,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投入量身定制推广计划,通过网络营销,企业可以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效果。 盘石的优势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这样一种有别于传统广告的营销可能,并抓住了网络广告中非常有竞争力的产品。田宁把第一个合作目标锁定在“百度”上,以百度广告和竞价排名作为主要产品,很快吸引了一批客户。当然这与百度的成长和其在搜索引擎中迅速增长的份额不无关系。“现在我们除了‘百度’,还有Google、Yahoo等网络资源以及Sina、Sohu、Tom、腾讯等门户广告与手机移动媒体、视频媒体、电子邮件媒体资源,已经成为国内拥有精准、定向网络媒体资源最丰富、最集中的企业网络营销第三方提供商。”田宁说。 但刚开始时,中国市场还没有几家网络广告公司。中小企业老板的知识构成比较特别,很多人文化程度不高,对互联网产品的认识不够深刻,投入特别谨慎。“受到打击很正常,很多小老板跟我说:”我们这边没有港口,没有湖,不需要摆渡(百度)。‘“田宁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很好笑。公司成立之后的前两年连续亏损,让田宁有点喘不过气来,直到坚持砸下一千多万资金后,业务才开始慢慢有起色,”对这种新事物,要给大家一个接受的过程。“现在,盘石在浙江已经拥有一万多家中小企业客户,一千多名员工,2008年电脑销售收入达7个多亿,互联网广告销售额接近1个亿。”浙江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平均每20人就有一个个体户或中小企业,浙江有5000万人口,也就是说还有250万客户有待开发。“我们的销售力量有限,所以目前只想先把杭州市场做精做好,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不在短期计划内,我觉得做强比做大更重要。”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对于广告投入更谨慎,预算更少,这对互联网广告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但市场往往就是如此具有戏剧性,一个行业在起步时期,大家都过得很痛苦不堪,不看好这个行业的时候,你进入这个行业,可能会成功,当这个行业里每个人都过得很好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机会了。”目前,在浙江省电子商务企业中盘石排名前三,仅次于入行更早、经验更丰富的阿里巴巴和生意宝,在田宁之后跟风成立的网络广告公司没有一个能够超过盘石的。“市场已经饱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