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街头开小吃店致富的传奇,使他曾经成为一代创业青年的偶像


容志仁:“街边仔”传奇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9年第9期  [字号:  ]  

作者:一漪
  容志仁,如今年龄在30岁以上的这一代人,大多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为改革开放后广州最早发迹的一批个体户之一,容志仁曾是全国名噪一时的新闻人物,早年街头开小吃店致富的传奇,使他曾经成为一代创业青年的偶像。
  邓小平将创业权利还给人民的改革,给了容志仁自由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曾有过荣耀显赫,也经历过销声匿迹,商海浮沉的背后,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100元打出1个个体早餐品牌

  1979年3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4个月,在广东阳江下乡的容志仁户口回到了广州。那时的广州百废待兴,几十万下乡知青由四面八方涌回广州城,政府没有足够的资源来解决这批知青的就业问题。容志仁从报纸上看到党和政府提倡发展个体经济,允许个人从事个体劳动的报道。他想,既然没有工作,倒不如从事个体劳动,至少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1979年3月底,容志仁来到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街街道办事处申请个体执照。当时个体执照还没有归入工商局管理。只要填表申请,很快就能拿到执照。容志仁执照上填的是“工艺美术”,那是他的特长和爱好。但街坊们说:“我们这里既不是商业区,也不是文化区,搞那些肯定没生意,还不如不做。这一带倒是有六七间中小学,国营小吃店少,服务又不好,不如在街口搞个早餐店,保证生意好。”喜欢舞文弄墨的容志仁哪里懂得熬粥切粉,邻居们就手把手地教他熬粥、做肠粉,就这样,只有几平方米的“容光小吃店”在左邻右里的帮助下开张了。
  “容光”起家时只有100元钱,这还是容志仁和太太积攒下来的。他们用这些钱买碗买碟,买酱料、粉、花生、猪骨等原料。买不起大锅,街道文化站的人说,我们有个大锅借给你用。就是这一口借来的大铝锅煮出了一个“街边仔”的奇迹。
  当时干个体户不需要有铺面,摆在哪里都可以开张。容志仁的家在西华路司马坊,他在街口支起个简陋的棚子卖粉和粥。粉分2种,2两一份的腩汁粉一毛钱一碟,牛腩粉两毛五一碟,花生猪骨粥一毛钱一碗,搭配些酱料一起卖。一开张容志仁就感觉到邻居们说的果然不假,这的的确确是个“好生意”。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天赚了3块7角钱,第二天赚了7块多,第三天赚了10块多。
  经营早餐辛苦不言而喻,早上5点钟起床,6点钟出摊,9点左右就能全部卖完。下午准备原料,从粉厂买粉,两毛四一斤。晚上把牛腩煮好,盖着盖煨上一夜,早上一揭锅盖香气四溢。用10种佐料煨出来的牛腩至今是容志仁的“看家菜”,现在有朋友到他家,还要他煮牛腩吃。


一毛钱成就一位名人

  “容光”的出现解决了附近中小学生及居民吃早餐难的问题,但它真正走向成功却是缘于一个小女孩的小小要求。
  一天有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捏着一毛钱对容志仁说:“我只有一毛钱,一碟粉我吃不下,买一碗粥我也不想,能不能一毛钱给我一点粥一点粉啊?”容志仁看她可爱,爽快地盛给她半碟粉半碗粥。
  “就是这个小女孩启发了我,让我出了名。”30年过去了,对这件事容志仁始终记忆犹新。“回家后我想,很多这样的小孩子,只有一毛钱的早餐费,他们两样都想吃,又都吃不多,我应该想办法满足他们。”
  第二天容志仁添置了很多小碟、小碗,挂出了此后响彻羊城的招牌:“学生餐一毛钱,有粉有粥。”这是当时全城最便宜的早餐,恐怕也是后来“搭配式”快餐盒饭的萌芽。“容光”的名号由此一炮打响,生意红透西关几条街。  容志仁在总结成功时将“听取建议、适应市场”摆在重要位置。第一次听取邻居的建议,不开工艺品店卖早餐,赚得好生意,这是适应市场;第二次接受小学生的建议,搞了学生餐“一毛钱吃两样”,赚得更好的生意,这也是适应了市场。
  做了学生餐后,小吃店的销售量从一个早上卖20斤粉涨到100斤,别家一天两天都卖不完这么多。由于“容光”特别优惠学生,很多学校都聘请容志仁担任校外辅导员,容志仁跟学生们做游戏、表演魔术,小学生利用课余帮助容志仁打扫卫生,轮流帮忙收碗收碟,气氛之和谐在当地绝无仅有。
  当时西华路上像“容光”这样的摊位并不多,个体户在那个年代被叫做“街边仔”,大家都怕做个体户,怕被人看不起。容志仁在接受采访时引用马斯洛的话,“人的5种需求第一就是生存。没有生存所有理想都是不存在的。我并没有媒体说的那么高的境界,只是在求生存过程中,客观上为群众做了一些好事。说老实话初衷还是为了生存。”


1万元数起来好高兴

  学生餐让容志仁赚到第一桶金,使他成为中国第一批个体户中一位脱颖而出的成功人士,他的事迹在当时频频被全国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一时名扬天下,许多外地人到广州,都要专门到“容光”吃一顿肠粉。容志仁也因此成为当时非公经济的优秀代表,上北京受到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接见。这种社会地位的提高为更多的个体户坚定了信心,并吸引了更多的人投身于个体经营。
  “‘万元户’在今天似乎是个笑谈,在当时却十分了得。我1982年就是‘万元户’了,属于比较早的。刚刚有1万块钱的时候,我和老婆数啊数啊,当时只有10元一张的,数了那么多张,好高兴哦。心想这样不会被人看不起了,可以买电视机、买录音机、换新家具,自己喜欢的东西都能买得起了。当时的个体户中很多人都是‘万元户’,我调查过,县长一个月的工资是105元,我们个体户中很多一天都挣100元了。”容志仁说。
  民营经济在当时的迅速发展并不仅仅体现在有一批像容志仁一样的个体业者尝到了甜头,更具吸引力的是政府的鼓励与扶持。当时政府采取了“扶上马,送一程”等诸多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随着个体经济飞跃发展,广州个体劳动者协会于1984年3月底成立。容志仁被选为首任会长,在政府的鼓励下,容志仁搞了一个“橙色计划”,组织个体户学文化、学政策、学专业知识;还搞过广州市的名菜名点培训,对各家的拿手好菜进行评比,通过评比,让个体户整体的技术有所提高;他甚至还成立过一个足球队、一个文艺宣传队。
  “演戏、唱歌、跳舞都有,就是为了让别人知道我们个体户也有追求,也有精彩的生活。不是像某些人想像的只会坑害顾客短斤少两。”
  他们的种种努力使广州人率先消除了对个体经营者的歧视和误解,广州的民营经济发展得以领先全国。


转投时装业

  靠做学生餐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容志仁转投时装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广州,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开始讲究衣着,追求样式潮流。容志仁敏锐的眼光为他的事业创下了另一个高峰。1988年的3月,“凯莎琳”高档时装店在热闹的教育路开张。这里有西湖路夜市,又靠近北京路,一开张生意就很红火。容志仁并不是第一家在此开店的,但是因为其联合朋友开了8间店,一下将这条路上的生意带旺了,整个教育路都开始做高档时装。
  凯莎琳时装从港澳进货,零售、批发各占一半。内地商人到深圳、珠海都要边防证,他们只能到广州进货,批发主要针对它们。个人来买衣服的大多是广州艺术界的人士,比如歌手、电视台主持人不一而足。
  “当时政府允许请7个人,说是从马克思那里找到根据,请8个人做雇工就是资本家,剥削了人家的劳动剩余价值,我就请了5个。即便这样,忙起来也常常通宵达旦。”
  放弃“容光”的招牌,容志仁心有不舍,但是由于经营高档时装利润非常可观,加之饮食店竞争日渐激烈,不得不忍痛割爱。此后容志仁出国,他的太太在服装行当坚持做了10年,到1999年开始慢慢亏本,同年3月夫妻二人急流勇退,结束了时装店的生意。


海外闯荡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容志仁却突然在国内销声匿迹,他放弃了许多“上台阶”的机会,选择了出国。在国外期间,他凭着自己的经济头脑做起了一系列生意。
  1989年,容志仁应“日本生活协同组合”的邀请,到日本酒田市演讲。同年,容志仁带上10万美元去了美国塞班岛,开了一家名为“高雅酒家”的餐厅,专营粤菜。塞班岛有4000名中国劳工,来自广东开平、山东青岛等地。晚上,前来“消夜”的劳工把餐厅座位占得满满的。3美元一碗粥,5美元一碟牛肉炒粉,劳工们通常每人一碗粥,4个人分吃一碟粉。在这里,他们不仅可以吃到地道的家乡菜,还可以听粤曲、看魔术。两年后容志仁卖掉酒家,小赚一笔,去了南非,开始涉足贸易。
  “一开始还是不错的,从中国海运过来的第一个货柜很快卖完了。主要是牛仔裤、布鞋、豆豉鲮鱼等等。牛仔裤很便宜,黑人喜欢穿。服装的利润也很高,布鞋可以赚到两三倍的利润。还有一种畅销货叫‘神奇药笔’,南非没有苍蝇也没有蚊子,就是蟑螂多,‘神奇药笔’对付它们很管用”。
  在南非的日子,容志仁跟一些老侨领建立起很好的关系。当中国内地的公司去开发南非市场时,只会说粤语的老侨领时常请容志仁担任翻译。此后半年,当第二个货柜运到南非时,香港商人和台湾商人已经在南非直接开工厂,容志仁敏锐地意识到危机。“海运运费很高,竞争不过他们,没的做了。”竞争压力加剧,生意难以为继,容志仁再次调转船头。


文化圈尝试新人生

  在广东一批老艺术家及家人的要求下,1994年,容志仁回到祖国,这次他选择策划文化活动。回国后的第一步就是协助广东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搞七一电视晚会,十分成功,后来又联合8省市搞了企业公关大赛,协助顺德搞了8个雕塑。谈到现在所从事的文化事业,容志仁戏称自己为“玩家”。“我并不是很会做生意,我只是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回到1979年,我们很难想象时势如何把一个偏爱丹青、喜唱粤曲、会玩两手魔术的文艺青年推到第一代个体户的聚光灯下。“个体户容志仁”更多的只活在人们的记忆里,至今容志仁仍认为那段辉煌乃生存所迫、时势所造。
  “我做了自己不是十分愿意做的事,并突然出了名,我认为是种偶然,是历史的巧合。但是这段经历增加了我生命的精彩。如果30年前我就搞了工艺美术,一定不会有那么多人知道容志仁。现在生存早已不是问题,我要追求我所喜欢的。过去是做要做的事,现在是做想做的事。”
  容志仁现在更乐意谈他的策划。他希望人们把他看成一个文化人、读书人,一个专业的文艺策划人。过去,他是个体户们的“大哥”,现在,他是演艺人员的“容老师”。在容志仁如今的名片上,背面第一个名衔是“广州青韵娱乐制作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他还是广东精武会自由搏击队顾问、广州侨艺书画会副会长、广东话剧研究会理事、广东杂技艺术家协会会员、广州越秀区文联顾问。这些,都是在他看来“想做的事”。
  60岁的容志仁笑称自己已经“耳顺”,老人斑隐隐映在面颊。“一样的珠江岸边,30年前我从乡下回城时,是前路渺茫,四处流浪找饭吃;30年后的今天,我可以在每天晚饭后,带上家人到江边悠闲地散步,享受舒适安逸的生活。”平日里,他依旧在常去的餐厅喝早茶,与三五文化界朋友谈演出策划,聊粤曲书画。在已成为“容先生”的容志仁身上,广州第一代个体户曾经叱咤风云的气势如今已难觅踪迹。
  “现在生存早已不是问题,我要追求我所喜欢的。过去是做要做的事,现在是做想做的事。”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