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获的不仅是事业,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藏


王金华:收藏织绣文化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9年第4期  [字号:  ]  

作者:陈铁柱
  在北京古玩城二楼的西南角,王金华的“雅俗艺术苑”悬挂的榆木匾牌粗朴、厚重,匾面上刻的雕版草书刚毅、深邃、奔放,一如主人的性情和气度。
  在古玩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王金华最感兴趣的还是民间织绣,衣袍、云肩、香包、荷包、绣品、桌围、门帘——经过四十年努力,他收藏了上千只绣荷包、上千件织绣、上千件服饰,由于织绣品比青铜、玉石、瓷器、木器等古玩收藏难度大、市场价值相对较低,所以收藏者相对要少。王金华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他告诉我:这些织物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那色彩艳丽、图案淳朴、针法多样、造型夸张、绣工精细、形态生动的织绣用品里,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习俗风貌、社会形态、年节庆典。这些出自不同时代妇女之手的民间工艺品,精细地编织着她们的情思、依恋、忧愁和怨恨。这些藏品不光图案美妙,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们同瓷器、木器、书画一样,也是值得后人钟情一生的艺术品。为了提升藏品的赏析价值和文化含量,他对藏品开展了专题性、门类性和系列性收集。他的这一苦心运作得到了回报,二十年后终于独树一帜地屹立于古玩收藏之林。
  这几年,王金华的名气随着急剧升温的古玩收藏热迅速张扬,其慧眼识宝和诚厚待人的故事,在京城古玩界广为流传。


大胆出手 捡漏王妃发绣

  2003年的一天,一位背景深厚的卖家欲以8万元的价钱将一册发绣(用头发代替绣线的刺绣方法,古人多用于绣制佛像、佛经等)经书出手,接待这位卖家的店老板只给3万,买卖没成。不久,有人将这件绣品介绍给王金华。王金华不懂佛经,但精晓织纺,他仔细观察了作为经书载体的绢料后,心中猛然一惊,他断定这是件清早期皇家或王府级别的绣品。
  他向持有者询价。“20万。”卖家说。
  “不是8万吗?”
  “此物件已经专家鉴定,为乾隆朝所出。”
  王金华再看,这件织绣为联体折页书册,品相极佳,90开页,展长12米,上绣5000余字,前后分布13幅彩色绣图,在40倍放大镜下观看,字体和图案确为头发精绣无疑。前后封页两行文字《心经楞严咒大悲十咒经》和“和硕康修亲王妃赵门马氏自绣”,清楚地表明了书名和作者。让人不解的是,通篇文字中,部分草字头部首出现了只有现代才有的 “三画体”(“艹”),而不全是“四画体”(“++”)。一些专家由此认定此物是后人仿品。王金华不同意这个看法,他认为,稍有古文知识的人,都不会让两种部首同时出现,仿制者决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从作品的载体和绣迹出发,认定这是件货真价实的皇家珍品。最终,他以18万的价格大胆收购了这件绣品。
  消息传出,闻讯而至的资深藏家纷至沓来,他们大都同意王金华的分析,意欲购买者不少,价格很快从三四十万攀升到100万。王金华不为所动,他要自己收藏,决心自己破解其中的秘密。他的这一举动一坚持就是三个年头。这三年,这件藏品简直就是他生命中的最爱,常常是白天兴致勃勃地欣赏、晚上凝神屏气地琢磨,品味到兴致极高时劳而不疲、困而不眠、烦而不厌。
  一提起这件织品,他就滔滔不觉:“这件发绣太精细了,为了能使绣在上面的每根发丝都平整贴板,不起翘,每一个笔画都用肉眼看不到的丝线牢牢地固定着,这丝线只有在高倍放大后才能看得清。”


三赴纽约 购得咸丰龙袍

  对这件龙袍,他确实痴情。2003年春天,他去纽约参加拍卖会,在一个英国人的展位前,他被一件品相明黄、质地绝佳的十二章纹缂丝龙袍深深迷住。什么是十二章纹缂丝呢?王金华解释,章纹就是编织在龙袍上的图案符号,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出现在乾隆朝后期,只使用在帝王服装上,此前章纹的数量没这么多。缂丝是中国独有的织绣工艺,最早出现在汉代新疆地区出土的毛织物上,用彩色的纬线交织经线,缂织成菱形图案。需要多少种颜色,就用多少只梭子同时编织。由于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会产生镂刻雕琢的视觉效果,而且正反两面都一样。一个织工一天最多织一平方寸,一件龙袍需要织两年。所以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看好这件商品的外国人很多,但因开价过高,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当时实力不济的王金华也只好抱憾回国,怀恋之情却与日俱增。当时,他的绣品类收藏已接近门类齐全,就缺这么一件缂丝龙袍了。可是,活钱被藏品占据着,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现金,怎么办?正在此时,一位港商找上门来。此人一直对王金华的一套满蒙头饰情有独钟,几次欲出价购买,他还向王金华保证,自己决不会倒卖这件珍品。将心比心,各取所需吧,王金华终于把这套头饰依依不舍地出手了。
  凑够了钱的王金华满心欢喜地二赴纽约,开口一谈,当即傻眼,龙袍涨价了,他带的钱根本不够。他变换着角度讨价还价,就是不行。他谨慎地解释,我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文物商人,我是在收藏文化,我的服饰系列就缺这么件龙袍,我按照上次你的开价带来了货款,你能不能也按照上次的出价转让?英国人很绅士地说,“那价格是3个月以前的,如果我不随行就市,恐怕你这次根本就见不到它。”
  二次受挫的王金华沮丧地回到北京,情绪恍惚低沉,反复和朋友絮叨这件烦心事,还经常借酒浇愁。一个同行朋友被他的痴情感动,拆借了足够的资金给他,支持他了却夙愿。于是,王金华三赴纽约。那位英国人一见他就响亮地叫着他的名字,亲热地说:我进行了调查,你的确是做收藏文化的,并且已经很有成就。我对你肃然起敬。这样吧,作为对你事业的支持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就按照你第一次见到这件商品时的开价,拿走这件龙袍吧。王金华大喜,千谢万谢。他三赴纽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如愿以偿。


苦心钻研 深受行内推崇

  一次,王金华和朋友在山西平遥的一家古玩店里转悠,顺手拿起一件织品问:“多少钱?”店主答完后,他说:“贵了!”
  “贵!识货不识?告诉你,北京的老王,王金华都说了,这是真品、精品。”店主神情中满是自信和崇敬。
  “哪个王金华?”王金华问。
  “连他你都不知道?就是北京古玩城的大老板王金华,中国织绣的大玩家,专家级的人物。告诉你吧,他过眼的东西保证没错,只要他看上的东西,他可敢给价来。”
  王金华心里一震,觉得又好笑又无奈,赶忙说,“夸张了,他根本就没有那么神奇。”
  “一点也不夸张。你是不知道,老王就是厉害,”店主接着说道,“一次,我的邻居到北京卖银器。他到老王面前,把手伸进兜里,翻弄了一下说,祖传的银器,接着就往外掏。老王说别掏了,成色不够。他说,你还没有看,就下结论?老王说,不信,你到专门鉴定银器的地方检验一下看看。他不服气,老王说,要是我说得不对,你的货我全要,钱加倍。我的邻居一听喜了,这是他花钱收购来的,已经请能人看过了。谁知检验后,果然成色不够,银质差!”
  王金华一想,这倒是真的,银器的真假、纯度以及分量都可以通过碰撞声分辨出来,熟能生巧,没什么奇怪的。他告诉店主,“谁干长了都一样,摆弄多了呗。”
  店主有些回过味了:“您就是……。”
  “哈哈,他就是那个王金华。”王金华的同伴大笑着告诉店主。
  看着惊愕的店主,王金华忙说:“没什么。我可没那么神通,干长了,上点心,你也能成。再有,我可不是古玩城的什么大老板,只是里边一家店铺的店主,和你一样。也不是专家,只是个古玩收藏者。”
  在藏品的识别上,王金华最主要的长项还是在绣品上,他对绣品的辨别和定价,已经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一次,一位爱好者高先生在拍卖会上看中了一幅开价550万元的元代十八罗汉顾绣。“顾绣”是始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由上海顾汇海之妻和侄媳所创的一种著名的民间绣种。高先生请王金华过眼,他观察了一番之后果断地说:“这件绣品不是元代的,也不是明代的,应该是清中期的。”这个断言可了不得,这类的话他轻易不出口,因为一旦出口会牵扯到很多人的利益。经过权威人士进一步核实,果然是清朝中期的。老王的这一句话,至少为高先生省了600万(包括佣金和竟拍升值价)人民币。
  掌握古玩识别能力,不经历坑坑坎坎,不摔跟头、交学费,难。而学费的付出,除了技术上,还在过程上,有些过程甚至是费尽心机的群体骗局,只要一时疏忽就会吃亏上当。
  还是在山西的时候,王金华应邀到一户农家收购黄花梨橱柜。那天,他在卖家的带领下,沟沟坎坎地奔波了好久,才赶在天黑之前来到村子。那时屋里已是一片昏暗,卖家拉了拉电灯开关,没亮,便无可奈何地埋怨道:“又停电了,农村就是这个样子,没的办法呐。”王金华只是想,时间不早了,赶快验货、装车、赶路。借着马灯和手电的光亮,听着卖家的介绍,稍加辨认后,他认定这位乡下汉子的祖传家具不会是假的,便爽快地成交了。走出他家,他看到整个村子一片昏黑,路过另一家大门口时,这家屋里的灯猛地亮了一下,接着又黑了,就听有人呵斥道:“别拉,老板还没出村呢。”他突然醒悟,不对劲,有电呀,那橱柜大概不是黄花梨的。所谓的没电,可能是卖家联合村人的计策,这样的事他还是第一次遇到。王金华扭身回去,在电灯下细细一看,果然不是黄花梨的,但也有收藏价值。他谴责了卖家的行为,却又同情他们的贫困,最后还是便按稍高的价格付了款。
  他说,这样的事,我遇到的不少。得理让人,天宽地广。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