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帆船形的霓虹Logo和不时传出的悠扬手风琴声的牵引下,我们来到了北京西直门外的海帆酒吧。海帆酒吧成立于1996年,是北京唯一一家将古典音乐与通俗音乐有机结合的多功能酒吧。吧内装饰物多与航海有关:游泳圈、大木桨、水手衫等等不一而足。当年西直门外远不及现在繁华热闹,甚至还略显脏乱,很多人劝店主杨帆把酒吧选在客流聚集的三里屯,但杨帆觉得这里离几大艺术院校都不远,中央电视台也在周边,西边的文化圈迟早会形成,这和他打算做的古典音乐酒吧十分契合。 “尽管这条街当时被称作‘死街’,做什么都赔。但自打我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店以后逐渐火了起来,‘死街’变成了酒吧一条街,自行车行、破饭馆都改成了酒吧。十几年过去了,别的酒吧陆续关门了,只有我还在。”说起这些,杨帆透出小小的得意。有人说海帆是“把死街做活”的“活坐标”,而杨帆用手风琴拉出了这一“坐标”的13年曲线。
永远不要期望赚所有人的钱 搞古典音乐出身的杨帆,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高雅艺术爱好者身上。但如何将高雅艺术与商业经营相结合,杨帆着实摸索了一段时间。国人对古典音乐接触相对较少,很多人听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就觉得“坐不住”。杨帆适时改变思路,在演出形式中融入了歌剧、芭蕾,演员一律选择舞蹈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的专业演员,以确保演出质量。 古典音乐是这里的主打,杨帆的手风琴演奏是招牌,常年驻扎的乐队可以随时和观众互动,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上台歌舞。在北京,很少能在一个酒吧内同时看到这么多的乐队演出。晚上8点,海帆一层的表演池内,来自京城的知名驻唱乐队相继入场,各自娴熟地调弦、听音、试麦。在海帆,每天都有特别演出,手风琴演奏、蒙古舞、芭蕾、杂技、二胡,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这里融合得恰到好处。酒吧会定期举办与音乐相关的活动和比赛,有实力的唱将有可能在这里被伯乐相中。也正因此,酒吧平时常会吸引一些音乐界、演艺界名人光顾。 多年来,海帆聚集起一批拥趸,这让杨帆很满足。“做任何生意都一样,不要奢求笼络所有人,抓住一小部分忠实的顾客就是成功。最怕的是没有思路,找不准对象,所有人的钱都想挣,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海帆经营有自己严格的范围,开业之初有人给杨帆介绍社会上的一些所谓“厉害人物”,杨帆坚持不和这些人打交道。半夜一群人“咣”地砸开店门的事也遇到过。碰上这样的情况,杨帆会送给他们一些酒,但坚决不会陪他们喝。后来杨帆找到一个“治”他们的诀窍,这些人一来就放古典音乐,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他们呆不住,慢慢也就不来了。
13年特殊记忆 1998年,海帆门口的大街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马路改造。门口挖的大坑,别说客人过不来,连杨帆自己想回酒吧都找不到路。很多人以为海帆这一年肯定撑不下去。谁都没想到,他们的经营一天都没有中断。酒商来调查海帆经营的情况,惊讶得不得了,工地把酒吧围得死死的,在街面上根本找不到海帆的门,连招牌上的霓虹灯都看不见了,可酒吧里竟然还有客人! 杨帆所做的努力几件小事便可见一斑:他找到工地的指挥部,请求给酒吧搭起一座临时的通行桥,工地的铁皮围栏,晚上不施工的情况下打开,一早再重新围上;杨帆发动所有员工,撑着大号雨伞,跑到附近热闹的商业区、人流密集的十字路口接客人。打着伞是因为修路土太大,怕弄脏了客人的衣服。那段时间,撑着大号雨伞站在街头给客人引路的海帆员工成了当街的一道奇特风景。 “有一天晚上,我坐在酒吧外面的马路牙子上,看着被铁皮沙土层层包围几乎已经匿迹的酒吧屋顶,眼泪哗地流了下来。” 而客人的支持也让杨帆感动,一个腿有残疾的朋友,在几乎找不到路的情况下,翻越栏杆找到海帆,吸引他的就是一种情感的维系。 11年过去了,至今杨帆回忆起那段日子仍旧动容。海帆就是在不断的挫折中变得更具韧性,这种韧性支撑着它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会轻易垮下去。 2004年春夏之交的那段特殊岁月,对于当时北京的所有娱乐场所经营者来说,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非典,北京市规定所有室内娱乐场所一律停业,但露天场所不加限制。巧的是,杨帆在那年夏天到来之前,早早把屋顶的花园整理了出来。 “4月,我从外地回到北京吓了一跳,怎么连机场都没人了。酒吧里的客人从爆满的一天几十桌变成了一天4桌。” 杨帆索性把店内的营业全部转移到露天花园。员工们一天假都没有放,抢在装饰城、灯具城歇业之前把露天花园装饰用的东西全部备齐,更换场地紧急开业。大部分酒吧因为来不及准备,想要转战室外时连装修的东西都买不到了,只能坐以待毙。在那段人人自危的日子里,酒吧、饭馆倒掉了一大批。海帆的生意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成了为数不多的、能够坚持正常营业的娱乐场所之一。
没有人的聚集,钱从何而来 别出心裁的创意是海帆13年不倒的经营秘诀之一。万圣节,很多酒吧流俗于“装鬼”唬人玩噱头,杨帆独具匠心地定做了一批京剧脸谱,搞化妆舞会,外国的节日,中国的内涵,中外朋友都很喜欢。每次活动杨帆都会确定一个主题,2009年元旦的“新年化妆狂欢之夜”,把一年经历的大事件做个梳理,雪灾、地震、金融危机被做成短片在晚会之前播放,开场前齐唱国歌,之后再合唱一首《红旗飘飘》,气氛一下子热了起来。 每年圣诞节,海帆的门口总是布置得比别人都漂亮,做了很多小饰品挂在树上,客人可以随便拿走。很多人开始只被灯光和礼物吸引着过来照相,最后成了进门消费的客人。年节时杨帆让员工端着糖、瓜子站在门口分给路人。“小小的一点付出得来的是意想不到的好口碑,这点糖和瓜子都是再小不过的投入,但愿意这么做的人少之又少。” 作为一家音乐文化酒吧,杨帆要求员工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唱歌跳舞表演节目的更好,最起码也要做到彬彬有礼。 海帆的员工都知道这几条“禁令”:在店里打架、乱扔废物、抽烟、吐痰,不被老板看见则罢,看见就是“大罪”,甚至说脏话都不被允许。 海帆的主管都是从服务生培养起来的,酒吧里的员工更习惯于称杨帆为“老师”。 杨帆教这些“学生”唱歌、主持,尽量多地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不少来自农村的孩子由刚来时的羞涩到现在很多都有了自己的发展。“这些孩子不可能在我这里当一辈子服务员,我希望他们有更大的出息。” 杨帆拿出手机念了一条短信:“感谢杨老师从前的教诲,我一直牢记杨老师教我的做人道理,如今我已经做到了澳门金汤餐饮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了,平安夜我深深地祝福老师平安快乐!”“这短信我一直留着,没有署名,肯定是我以前的员工,但具体是哪一个,我也说不清。”此时的杨帆,一脸的幸福与满足。 和员工一样,客人在海帆享受到的也是一种“家庭式”的温暖。不少客人重要的人生经历,比如和女朋友相识、订婚、结婚等都会在海帆举行。有些客人还会让孩子跟着杨帆学手风琴或者钢琴,杨帆的家也因此成了孩子们的“音乐教室”。每年春节都有客人留在酒吧过除夕夜。大年初一一到酒吧,总有朋友等着杨帆。 “这些都是我的财富。前两天有位老顾客从城东搬家到西边,把东西堆在屋里歇了10分钟,就直奔我这儿来了。很多酒吧之所以经营不成功,其实是对酒吧文化的理解有误。我跟我的员工说,哪怕客人来了不消费,端上一杯白开水,我们也毕恭毕敬。没有人的聚集,钱从何而来?”
有多大的危险就有多大的机会 13年来海帆的营业没有中断过一天。无论是修路、非典、年节还是眼下的金融风暴。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及时的行动力,帮助海帆一次次化险为夷。 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海帆已经经受过一次历练,面对寒潮未退的2008年金融危机,杨帆一样地沉稳应对。 “有些酒吧老板现在不再投入了,什么活动都不敢搞。相反,2008年圣诞节我的投入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多。越不投入,越没有出路,光是抱怨解决不了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个人力量无法控制大环境,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行动。” 2008年圣诞节,杨帆投入了2万元。经济不景气,原有的酒商赞助都取消了,杨帆就全部自己投入。“圣诞节前两天我总是睡着睡着觉就起来拉单子,生怕哪一个细节没有照顾到。” 2009年新年刚过,他意识到春节之前会是个冰期,立即组织员工开会,寻求对策。“守株待兔不是我的经营模式。当年修路时是我单方面的困难,很多人可以向你伸出援手,比如酒账可以欠着,但现在人人都面临着艰难的生存环境,所以我不仅要按时付酒账房租,还要尽量多付一些,同时积极自救。有的酒吧把生意不好归结为‘今天是星期一没有人是正常的,等到周末生意就好了。’我跟他们说那完全是自己找借口,经营好的酒吧天天都是周末,干等着不付出,到头来只有垮掉。” 现在的杨帆白天要练琴、给学生上课,晚上要到酒吧,给专程来听他手风琴演奏的老顾客拉琴。2009年,杨帆最想做的是在国家大剧院办一场音乐会。酒吧不是他最钟爱的职业,以后他想更多地投入到音乐教育当中。 “我觉得自己现在的心态和大学时期基本没有差别。有人觉得做买卖就有可能丢了音乐,但我不是,我的酒吧活了13年,音乐一直还在进步。”说这番话时,当年音乐少年的神情又回到了杨帆脸上。
读者评论:
时间:2010-10-18 15:26:21 内容:学习的榜样 (好评) 时间:2010-10-18 15:25:38 内容:学习的榜样 (好评) 时间:2009-10-18 0:28:39 内容:good (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