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劳先生看来,烹饪美食是一件最为骄傲的事业,而厨师都应被称为艺术家。


舌尖上的比利时风情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8年第10期  [字号:  ]  

作者:本刊记者 张琳 本刊特约记者 王敬发
  一般的西餐爱好者大多是法国菜或意大利菜的粉丝,很少有人知道比利时是欧洲仅次于法国的美食王国。据说比利时人嘴非常刁,常常自称为美食家,在他们眼里,饮食是一种艺术,吃喝更是一种享受,因此对各种食品的要求非常高。由于曾长期被法国贵族占领,比利时的饮食文化带着浓厚的勃艮第特色,所以许多人以为比利时餐和法餐相似。这是最为经典的误会,虽然同样执着追求食物的精致和美味,但比利时人却保存着自己独到的饮食习惯,交流融合和个性独立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矛盾个体,这让比利时菜充满了诱惑和迷离的色彩,而北京就有一家正宗的比利时餐厅,据说也是北京唯一一家正宗的比利时餐厅。它的主人雷纳特。莫劳来自比利时,曾在许多著名的酒店担任要职,19年前因工作关系来到中国并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为国家主席、政府总理和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出访专机配送食品的外籍厨师长。娶了一个中国妻子的莫劳先生希望能将比利时的饮食文化带到这里,于是开了这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西餐厅。

浓郁的比利时乡村风情

  虽然生长在现代艺术发达的都市,但莫劳先生却对传统的比利时乡村风情情有独钟。在他亲手设计的餐厅中,随处可见比利时啤酒和挂满墙的比利时挂件,深木色小方桌和绿格子桌布、鹅黄的墙体色调和着宽阔的玻璃窗外投进的暖和阳光,店里则是操着各国语言的顾客,推门而入,让人仿佛置身于比利时的小村庄中。餐厅布置稍显局促,每张桌子之间不设许多空隙,让用餐者彼此间仿佛没有了距离,从而一种温馨的暖意弥漫在整间餐厅中。
  比利时的地理位置靠近北海,各式菜肴以海鲜贝类为主。由于位于南北饮食交汇的欧洲十字路口,比利时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受到许多外国饮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马可。波罗通过丝绸之路将中国的面条带到比利时,比利时的饮食文化中开始增添了一丝中国元素,而领主的女儿们通过通婚,又将比利时的烹调方法带到法国,把法国饮食文化推上最高峰,同时勃艮第地区的酒和饮食文化也渗透进比利时。
  莫劳西餐厅的招牌菜“原汁海虹”是正宗的比利时做法,在从比利时空运来的新鲜海虹上简单地撒上芹菜叶和洋葱上锅清蒸,淋上莫劳先生秘制的酱汁,配上香酥的炸薯条,成就了清清爽爽、鲜嫩肥美的地道美味。据说在中国,只有这里才能有如此美妙的味蕾享受。
  传说中世界上唯一仰着脖子吃的鱼——“荷兰飞鱼”你也能在这里吃到。在海上捕捞到活鱼立刻宰杀剥皮,迅速放入船上的冰箱中腌制,然后空运到这里。拎起一块,一仰脖儿吞下,味道甚至比在荷兰吃到的还要鲜美。

品尝40多种原汁原味啤酒

  来莫劳西餐厅,不喝一杯啤酒一定会抱憾终身。比利时有举世闻名的小批量手工酿造啤酒,完全保存着传统的酿造工艺和口味。它有800多个啤酒品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甚至达到2000多个,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酿酒厂。
  关于比利时啤酒的起源有这样的说法:由于比利时地处平原,水源的流动性非常差,很容易滋生细菌。为了不喝受污染的水,人们开始用啤酒花酿造饮料,这就是最早的啤酒。这里的啤酒酒精含量非常低,经常像矿泉水一样大桶大桶地摆在桌上当作饮料喝,甚至还有酒精浓度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啤酒供婴儿饮用。曾经有人说,比利时人爱喝啤酒但却没有啤酒肚是因为比利时人是品味啤酒,追求其中的清香,而不是狂饮烂醉,一塌糊涂。
  在莫劳西餐厅能品尝到40多种比利时原汁原味的啤酒,山莓的、樱桃的、百香果的、草莓的甚至还有巧克力的,淡淡的水果味道清新而自然,浅酌一口,爽透心扉,近乎香槟的口感和层次丰富的味道在唇齿之间萦绕,久久不去。透过啤酒瓶能隐约看出些许沉淀物,老板说这是酵母,正是因为采用了传统的酵母酿造工艺,才能产生典型的风味。
  比利时的菜品因其美味的啤酒而与众不同。比利时人的烹调和法国人的区别就在于法国人用葡萄酒烹调,而比利时人则用深色的啤酒和浅色的啤酒,用啤酒提升菜品的美味。
  比利时菜品的精致之处在于极其讲究品质,连食物的材质也被划分了等级。在莫劳西餐厅,每年五六月间,客人们点的头盘大多是传统手法烹制的白芦笋。在欧洲,法国、荷兰、西班牙、比利时都盛产白芦笋,但以比利时的最为出名。不同于常见的绿芦笋,如婴儿般娇嫩的白芦笋生长、剪接、培育、收割都必须在黑暗中进行,对气候条件有着近乎苛刻的严格要求,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它皎洁如初,鲜嫩清香,汁液丰富,几无纤维。即便如此,由于生长季节的原因,每年也只有一个半月才能吃到新鲜的白芦笋。细心呵护和奇货可居造就了它的身价:曾几何时,只有贵族才能品尝白芦笋的鲜美,寻常百姓只能以绿笋为食。
  作为土生土长的比利时人,莫劳先生有一手保存、烹调白芦笋的绝活。每年春末夏初,他都会精心挑选空运来的新鲜白芦笋,细细去皮,清水煮熟,配上香嫩的乳猪肉或卷上火腿,再撒上特制的弗莱芒汁,浓郁的清香便扑鼻而来;或是在白芦笋上浇上橄榄油和红酒醋精心调制的油醋汁以保持白芦笋原有的味道,再配上新鲜的三文鱼和煮熟的碎鸡蛋,嗯,清淡爽口,鲜嫩多汁。这地地道道的比利时传统做法,再刁蛮的味蕾也无法不为之折服。

招牌菜连续5年蝉联第一

  店里的招牌菜黑胡椒牛排已在北京连续5年蝉联第一,其原料系选用比利时特产的黑白花牛在内蒙古精心喂养。红嫩、多汁、新鲜厚实的牛肉用黄油煎过,撒上牙买加的黑胡椒,优雅地切成小块,然后你就慢慢享受那鲜嫩多汁的肉质吧,这才是真正的好牛排,再配上胡萝卜丁和土豆泥,甜甜的味道长长久久地萦绕在口中。
  餐前会送上不限量免费供应的面包和薯条。这面包并不会因免费而失了水准,新鲜出炉的面包,外面酥脆,内瓤松软,搭配黄油,简直是一种享受。
  还有一种极具比利时特色的蔬菜让人叹服,无论在热菜和沙拉的烹调中都十分常见,叫做“布鲁塞尔椰菜籽”,也叫“苦白菜”。比利时的蔬菜似乎都很迷你,这种苦白菜样子很像圆白菜,但个头只有圣女果大小,口感十分脆嫩,吃到嘴里有点苦味,但是随之会有一丝甘甜流连于味蕾之间,味道非常奇妙。
  主菜之后来一个薄饼冰淇淋或是瑞士红酒梨无疑是种难得的享受。温热的薄饼夹裹着香甜的冰淇淋,再点缀上经过腌制、口味醇厚的红樱桃,异域风情十足。而入口即化的红酒梨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吃到的,只有秋天才能享受到这样的美味。
  不过品尝这里的美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有足够的运气,还要有足够的肚量,因为这里的餐点不像一般西餐厅那么“小气”,但不用担心,由莫劳先生亲自教授过职业技能和西餐礼仪的服务员会体贴地提醒你点的份量不要太多,否则会吃不完。

厨师都是艺术家

  从开业至今,莫劳餐厅曾先后多次接待了比利时国王、比政府首相、比国防部长、多国驻华使节、商界名流和行业协会领导人,比如比利时足协主席和国家队主教练。2006年5月,国际奥委会主席雅克。罗格先生访华期间,曾专程来到莫劳餐厅,对莫劳的人品和厨艺赞不绝口,并邀请他负责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罗格本人和比利时队的西餐制作。
  莫劳先生是个深深沉迷于美味创造和比利时文化的人,只要谈到美食以及比利时悠远的文化,他就会滔滔不绝。对他而言,烹饪美食是一件最为骄傲的事业,而厨师都应被称为artist(艺术家)。每一道经过他手的美食必定精益求精,从原料到配料到烹饪工具,每一道程序似乎都被要求近乎完美,绝对不允许有任何误差。也许这正是让顾客趋之若鹜的原因——讲究菜品质量、美味且永不改变。
  所以,在莫劳西餐厅,品尝到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风情。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