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功臣拖垮公司 老黄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过得最悠闲,也是最先倒下的。可以说,他是个典型的甩手掌柜,因为他社会资源广,每天就是出去喝酒应酬,把公司业务交给一个副总来做。在前期,这个副总也确实为老黄立下了汗马功劳,打开了一片市场,因此这个副总在公司地位很高,是名副其实的二老板。公司引进产品、业务员考核,都是这个副总说了算。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副总逐渐跟不上形势了。比如别的经销商公司搞培训,副总却认为是浪费时间和资金,不去做;对分销商和酒店不去做服务,而是靠吃喝来维护。更要命的是,一些厂家推荐产品,这个副总基本上是全盘否定,并告诉老黄那些新品没有市场。后来,老黄也逐渐意识到副总的一些问题,但老黄想,他是创业功臣,对公司也很忠诚,辞了不好,还是等等看吧,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就这样,昔日的创业功臣成为了公司发展的障碍,两年过去了,老黄的公司一落千丈。 感悟:通过老黄这件事情,有两个教训值得吸取:一是做一把手,也要对市场有个整体把握,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好的方法是到市场上去走一走、看一看;二是做领导要有决断力,当昔日功臣适应不了公司的发展,那么先让他换思维,如果换不了思维就换人,决不能因为人情阻碍整个公司发展。
面对诱惑,分散资金 小赵是个新兴的经销商,小伙子有思路,生意也做得好,入行不到两年,就在酒水圈子里站稳了脚跟。去年,小赵代理一款中高档白酒,由于工作到位,产品迅速进入市场。正在这时候,小赵的一个朋友找到了他,说现在开发旅游很赚钱,希望小赵能入股。经过一番考察,小赵把大部分资金投到了旅游开发上。快到白酒销售旺季了,厂家要求小赵垫付一些资金来做促销活动,但小赵已经没有流动资金投到白酒上,因为旅游市场迟迟没有打开,也需要资金注入。更要命的是,小赵连下个月的进货款都凑不上,最后他只好放弃了这个白酒品牌。后来这款白酒在另一个经销商的操作下,获得了成功,年利润达到了300万,这让小赵后悔不已。 感悟:我想,做什么生意赚钱都不容易,看到别人赚钱了,也跟进去,必然栽跟头。酒水行业现在还不是很规范,经销商在里面可以自由发挥,只要不违法,只要把酒卖出去,用什么手法都行。别的行业就不同了,产业发展程度高,规矩多,按经销商做酒的套路肯定不行,这也是很多酒水经销商做不好外行的原因。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诱惑,这时头脑一定要清醒,要知道钱是赚不完的,不能什么钱都赚,我们要想的不是去做,而是不去做。
一本糊涂账,坏了信誉 老李的生意做得也不错,他的意识比较先进,在1996年,他就开始进行终端操作,抢在了别人前面。另外他还建立了专业配送队伍,培养了专业的服务人员,可以说老李的生意做得蒸蒸日上,但在2005年,他却被自己的糊涂账给打垮了。 老李的老婆是公司的财务总监,公司平常的一些开支都由她来支配,老李只是到年底看看账,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小的方面基本不看。平时,和他老婆关系处得比较近的业务员能很容易报销一些促销、差旅费用,而他老婆看不上眼的,就处处刁难。这样,很多促销品就不能及时到达终端,直接影响了产品销售。2004年,老李由于资金周转不灵,欠了厂家50万的货款,老李认为账上还有钱,等过一年还也不迟。到了2005年,厂家进行财务整顿,要求老李在一个星期内还上货款。于是老李查了查账,发现账上居然没有一分钱的流动资金,追查的结果是,老婆把钱借给亲戚做生意去了。还不上钱的老李,失去了厂家的信任,丧失了商业信誉。 感悟:可以说现金流是一个经销商发展的命脉,一旦资金链断裂,对公司的打击往往是致命的,因此财务管理对于经销商来说尤为重要。经销商让老婆管账,主要是觉得放心,实际上这是典型的家族式管理。要想建立一个科学的财务系统,关键还在于经销商在内部进行公司化改造,转变管理观念。
过于迷信网络,成为孤岛 老刘可是个强势经销商,他掌握着我们这个市场近70%的酒店业务,业务人员也是精明强干,大家都很佩服他,他也是我们经销商中的老大。既然是老大,就多了些脾气,对于厂家的业务经理,老刘一般是不会见的;老刘向厂家要点费用,厂家虽然不愿意,但没有不给的。可以说老刘动不动就携网络以“要挟”厂家。2002年,一个省外强势品牌进入市场,首先找到了老刘,但后来由于老刘提出的条件苛刻,双方没有达成合作。这个厂家只好找了小张——当地一个新兴经销商。在厂家的帮助下,小张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让这个白酒成为我们这个地区的强势品牌,当然也抢了老刘一大部分市场。此时,老刘和一些厂家发生了冲突,他一怒之下,砍掉了两个盈利品牌。渐渐地,小张就成了当地最强势的经销商。 感悟:网络是经销商的资本,拥有网络的经销商很牛气,强势经销商更牛气,动不动就威胁一下厂家。实际上,只有产品才有价值,因此经销商要有合作的意识,开放的心态,通过厂商合作把网络的价值最大化。拥有强势网络的老刘排斥厂家,排斥同行,成了一座孤岛,因此也就经不起风浪的冲击了。
杂货店式销售,受累没利润 老王没有老刘牛,但以前也算数得上的经销商。老王做大流通,他的产品多,琳琅满目,就像杂货店。老王一直坚持这个原则,厂家必须给底价,年底有返利,另外厂家给支持可以,但不能让他垫付费用。这样,老王拿的产品大多是二三线产品,在1997年以前,靠着这种方式,老王确实赚了很多钱。后来,厂家开始调整销售策略,加强市场建设。但老王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因此错过了一大批新兴品牌,也错过了发展机会。到现在,老王的仓库还是琳琅满目,业务员也很忙,但就是不赚钱。老王做得没意思,今年准备转行。 感悟:老王倒下去,主要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另外就是产品结构不合理,没有一个明确的利润产品,因此业务员做着累,看不到希望;分销商赚不到钱,没有积极性。从老王的事例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现在不仅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更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发展慢了,也会被淘汰。
编辑 高静(hej@gcma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