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贷款: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5期  [字号:  ]  

作者:■杨育谋
  所谓“抱团贷款”,就是数家贷款有难度的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组成联保人,他们在缴存5%—10%贷款联保保证金后就可以获得贷款。银行或信用社分别向这些加入联保的企业授信,如联保企业中一户需要贷款,其他企业可为之提供担保。实际上,这种企业之间以资产信用互相担保的“抱团贷款”模式,把会员自律自治、第三方信用服务和银行的信用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较好地降低了银行风险。通过“抱团贷款”,成员企业自愿组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最近,武汉花山锅炉公司总经理李开灯多了一个新头衔——“联保小组组长”。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武汉洪山区花山镇6家中小型企业组成一个“抱团贷款”的联保小组,企业之间相互担保,以此向银行申请贷款,李开灯就成了这个新组织的“组长”。
  组成联保小组的6家企业资产均在600万元以上,企业之间实力相当,相互信任。贷款以不动产作担保,以流动资产融资为主,授信额度由银行对各企业进行资质评估后确立。6家企业不能同时申请贷款,一次只有70%的成员,也就是4家企业可获得贷款。
  按联保章程,若“抱团贷款”企业确实无法还款,由其他联保企业按各自承担担保金额比例归还,不足部分由账面有资金的企业归还(其将享有优先获得新贷款的资格),逾期未还款企业应向垫付还款企业支付赔偿金,恶意拖欠贷款的成员会被逐出小组。
  在山东郓城县,“抱团贷款”也让当地的棉纺织业受益不少。棉纺织是该县支柱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税收占全县工商税收的1/3.与此同时,该县多数的棉纺织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全县365家棉纺织企业中,规模超10万纱锭的只有1家,超3万纱锭的11家,其余大多在一两万纱锭之间。因此,这些中小型的棉纺织企业难以逾越银行授信评级“门坎”,企业发展面临贷款难的问题。
  “抱团贷款”的新方式让郓城的棉纺织企业看到了希望。在郓城县棉纺企业联保协会牵头下,3家企业通过“抱团贷款”,顺利获得银行授信,并最终获得2000万元的贷款。此前,该县的企业曾尝试过企业集资,组建股份制信贷担保公司等方式进行融资,却在具体执行和如何使用资金方面出现分歧。而“抱团贷款”是各成员共同承担连带担保责任,参加联保小组的企业,须将资产评估,资产抵押,责任连带,一家企业如果不能按时归还贷款,其贷款由联保小组的其它成员企业共同偿还。因此企业失信的成本非常高,违反联保协约,不但周围企业瞧不起,也会失去外界合作伙伴。
  为了把风险降低,参与“抱团贷款”的每家中小企业都要树立诚信立业的经营理念,将信用作为企业经营中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视信用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建立起有效的信用自律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同时,中小企业应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赢利能力,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向银行如实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这样才能获得银行的支持。参与“抱团贷款”的每家中小企业,还应当树立一定的风险意识,必要时,可要求银行提供参考意见。中小企业不要只将目光盯在外源融资上,更要注意内功的修炼,也就是要不断加强资金积累,提高赢利能力。同时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渠道,通过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解决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

编辑  李海侠(zhao@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