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兵”的情怀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7年第2期  [字号:  ]  

作者:■岳峰 陈强 焕臻
  从2000年的一间20平方米的服装小店,到如今的1处物流中心(公司总部)、5处分店和9处加盟店,三爽针织服装超市有限公司的发展速度就如当地嗖嗖抽节的红高粱,让大家赞叹不已。但这些还在其次,最令人称道之处,是“三爽”的“掌门人”冯涛奉献社会的情和义。
  作为一名从部队退伍后驰骋商海的私企老板,冯涛在创业之初,就定下了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经营宗旨。近年来,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退伍军人的安置成为社会的热点和难题,对此,冯涛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公司在聘用员工时,优先招收下岗职工,目前已接纳58名下岗职工;招收男工时,同样条件下退伍军人优先,目前已接纳11名退伍军人,占公司男工总数的70%多。在三爽公司采访时,这些退伍“老兵”都抢着说冯涛的情义之举。李兴国说:“我是章丘人,刚退伍时生活很困难,冯总通过战友了解到了我的情况,主动和我联系,将俺全家接到三爽公司,帮我们在高密城区安了家。现在,我们两口子都在三爽公司上班,孩子也就近在幼儿园上了学,一家人生活得很好。” 赵修昌说:“来到公司后,公司培训我开车,并且帮助我在城里安了家。后来,我的孩子生病,是公司出人出车,帮我联系医院治疗,冯总还资助了我一部分资金。要不,光孩子的那一场病我的家就拖垮了。”
  不光关注退伍军人,只要是公司的职工,冯涛都是满怀情义。他每年都要在公司内部组织开展“爱心奉献困难员工家庭”活动,帮助困难员工解决生活困难。对离开公司走上社会创业的员工,冯涛也总是给予热情支持,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代培员工,甘当后盾。5年来,他已经帮助16名青年自立创业,为67名毕业生拓展就业门路,有5名青年加盟三爽,在乡镇办起了服装超市。
  对自己的职工关怀备至,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冯涛也是义无返顾。高密市夏庄镇龙王官庄村村民单既政,多年前遭遇车祸卧床不起,只靠他妻子种田谋生,家庭因病致贫。等到他的两个儿子分别上了高中和初中,家庭更是难以支撑,无奈,打算让上初中的孩子退学打工。得知这一情况,冯涛驱车来到单既政家中,送去了衣物和食品,对他进行了安慰、鼓励,并包下了两个孩子完成高中、初中学业的全部书本费。
  几年来,冯涛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希望工程捐助,共帮助本市7名、外地2名特困学生完成了学业。2002年10月23日,《高密日报》报道了小学生栾晓燕突患骨癌家庭无力救治的事情。冯涛在早晨读报时看到这一消息,立即拿着报纸走出办公室,召集起全体员工,号召献爱心捐助栾晓燕,并率先捐出200元。在他的带动下,员工们在10分钟之内,共捐助560元,半个小时后,捐款送到了栾晓燕父母的手中。此时,距当天的报纸送达读者的手中只有1个小时,栾晓燕父母尚未看到报纸。钱虽然不多,但却是一片心意。冯涛带领员工捐款的消息经《高密日报》跟踪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许多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出资4000元购买饮水机,赠送给高密市“十佳媳妇”;给市聋哑学校的全体学生捐赠文化衫;为赴潍坊市参加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的高密演出团的演员们提供演出服装……自创建公司以来,公司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资金已近15万元。
  对冯涛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举动,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赞誉:“青春创业行动社会贡献奖”、“青春创业优秀青年”……一项项荣誉肯定了冯涛的付出。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