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做出口,三招叩开财富门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6年第12期  [字号:  ]  

作者:■刘卫
  对比内销,国际市场具有容量大、客户信誉好、收款及时等优点。当前,国家放宽了从事外贸业务的市场准入资格,只要按章注册了公司,资金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在海关登记备案后,业主就可以开展出口业务。
  然而,一些小型生产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虽然想从国际市场这块蛋糕中分得一杯羹,但由于不熟悉出口程序,怕担风险,心存疑虑,错失了赚钱的良机。
  这里所说的个体户,是指那些外贸企业的下岗人员、小型经营者,还有那些刚毕业急于创业的大学生。他们或脱离了原企业,或想独闯市场,但起步阶段资金不充裕,或经验不足,如果巧用外在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同样也能把出口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挂靠出口代理公司,借船出海

  如果自己注册一家出口公司,除了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外,办理营业执照,审批经营范围,企业年审,开设外汇账号,办理海关登记,还要涉及到出口产品退税等等,不仅环节多,程序复杂,耗时费力,另外还得有专业人员与相关的部门打交道。这让资金不足的个体户既有些力不从心,也摸不着头脑。
  现在,由于国家外贸格局的变化,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专门代理出口业务的公司。它们大都由原来的国企外贸公司重组而来,有出口权,也配有素质较高的专业人员。与委托人签订代理协议后,提供报关单据、跟单结汇、跑退税等全套代理服务。有时出口产品金额较大,代理公司评估其经营风险后,它们会代垫一定的资金。一笔业务做完,它们一般按约收取3%-5%的代理费。找它们就等于架通了一座通往国际市场的桥,快捷便利。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双方有代理协议,但代理公司并不承担经营风险。
  

找准适销对路产品,抢占先机

  做出口业务,除了少数私人业主有自己的产品外,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就是空手套白狼,因此找对一个或几个适销对路的产品非常重要。有了产品,才可以对外推销,才能做“有米之炊”,从中赢利。而国际市场上,好多低附加值的产品已趋于饱和,拼的是价格。由于人民币近年来急剧升值等因素,出口大路货产品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避开竞争锋芒,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来寻找那些市场潜力大、独特而且国际需求旺盛的产品。有一名姓宋的先生从国企下岗后,在本地找了一家生产规模不大的制冷工厂。他运用以往的市场经验,邀请客户带样品看厂,协助工厂开发了一种美国家庭所需要的微型冰激凌机。美国市场打开后,他在网站上做广告,接着又把产品推广到了欧洲和中东市场。因工厂拥有专利,价格上有很大的获利空间。目前,国家又调整了机电产品的退税率,宋先生更是如鱼得水。这个产品只做了两年,他就赚了30万元的纯利。
  

运用现代通讯手段,如虎添翼

  信息社会,各种高科技的通讯方式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在这方面,不少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接受得最快,用起来轻车熟路。几年前还以电传来联系业务,现在已经被电子邮件、宽带上网、全球通手机等代替。不少个体户想从事出口业务,却视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为畏途,更舍不得投入,好马不配鞍,“耳背眼盲”,从而被淘汰出局。
  原来只有大专文凭的霍先生转行做出口生意,他将一间卧室辟为“写字间”。这些年,他边做生意边进行英语、外贸专业、电脑操作技能的“进补”。他在家里配了宽带、传真、激光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等,另外还有一部全球通手机。他的产品网站做得很漂亮。处理完日常业务后,他就在网站上搜索大量的产品和客户需求信息。每天晚上与国外的新老客户用MSN聊天,打网络免费电话沟通。他说,现代通讯手段既是做生意的“门面”,又高效节省,足不出户,就能和客户、供货厂家畅意沟通。
  此外,有经济实力的个体户还应参加各种出国展销会和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挂靠在大型外贸企业的名下,摆摊设点,直面客户。关注国家的外贸政策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应对人民币升值和退税率下调带来的压力。如果基础工作做得好,勤于思索,又肯吃苦,会借外力,初通外语和外贸专业,“两头在外”的个体户就能在家里和老外做生意,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走一条投入少、风险小、收益好的创业路。

编辑  李海侠(zhao@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