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旦的家乡哈依亥村在青海湖畔日月山下的倒淌河旁。关于倒淌河的来历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大队人马行至汉藏交界的日月山下,公主东望不见长安,西去一片荒凉,思乡的眼泪掉到地上,汇成了一条东起日月山西至青海湖的河流。因为众河皆东流,惟有此河向西,故名倒淌河。
在汉语里,哈乙亥的意思是“美丽的家乡”。然而到了上个世纪末期,由于人口增加、草场退化,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被斑驳的草山、裸露的沙土所取代,这使得单纯依靠放牧为生的村民们生活日益艰难。哈乙亥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1982年,40多岁的拉夫旦当选为哈乙亥村的党支部书记。从此,这位1972年入党的老党员把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生活当作了自己的终身使命。
干个体,带头走多种经营之路
1982年的哈乙亥全村年人均收入105元,村里只有3间土房,村民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传统的游牧生活。当时中央正号召搞多种经营,勤劳致富。拉夫旦认识到牧区的惟一出路就是发展第三产业,走畜牧业兼小商品经营之路。可是要让这些祖祖辈辈放牧为生的人们放下鞭子去经商,谈何容易,况且在藏族的习俗里,做买卖是件丢人的事儿,因此尽管拉夫旦再三动员,却没有一个人响应。
要想破除牧民们的旧观念,只有自己带头干。1983年春节前夕,拉夫旦给供销社当起了代销员。靠着一辆改装过的架子车,他走村串户,将油盐烟酒等生活用品送到牧民的帐篷里,顺便把牧民家中的皮毛收集起来去交易。干了1个月,拉夫旦一算账,挣了60元。
没过多久,尝到甜头的拉夫旦贷款3000元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代替了架子车。他的足迹越走越远,经营规模也越来越大,他的拖拉机成了草原上小有名气的“流动商店”。
1984年,拉夫旦淘汰了手扶拖拉机,买了一辆东风汽车搞运输,跑起了西宁和拉萨。他的代销店也发展到了6个。生意像草原上的雪球般越滚越大。一年下来,盈利10多万元。
有了拉夫旦这个活生生的榜样,村民们也开始动了心,渐渐地,有村民加入到拉夫旦的经商队伍中。在拉夫旦的帮助下,十几个村民先后开始独立经营。
建市场,带领牧民共同致富
看到村民们搞副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拉夫旦打心眼里高兴。为了让大伙有个固定的地方做买卖,1987年,拉夫旦撤了代销店,拿出15万元,又贷款12万,在倒淌河镇上创办了第一个私营“综合消费品市场”。为了扶持村民们做生意,拉夫旦对贫困户减免市场摊位费,有的连续几年没收一分钱。
这个市场几经拆建,越办越大。后来,拉夫旦又在附近办起了专业的畜产品交易市场。2001至2003年间,拉夫旦总共投资528万元,创办了集畜产品交易、 农牧产品批发零售、房屋租赁等为一体的“海南州雪域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他的畜产品交易市场是环青海湖地区最大的活畜交易市场,日均交易量达100头(只),最高日交易量达400头(只)。如今,光哈乙亥村就有63户村民在市场里从事畜产品交易。为了提高村民们的市场竞争力,去年4月,拉夫旦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畜产品交易经纪人协会。
市场带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村民们不再死守着几头牲畜几亩草山,他们放下羊鞭,走出帐篷,发展多种经营。有的从事活畜交易,有的搞牛羊贩运,有的经营旅游餐饮业。大伙的腰包鼓起来了,村里年人均收入达到了2400元,哈乙亥村成了青海省牧区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
在建设市场的过程中,哈乙亥村的发展规划在支书拉夫旦的心目中越来越清晰:哈乙亥人多草场少,畜牧业生产空间狭小,但是村子紧靠倒淌河镇和214国道,是进入青海湖的必经之地,交通相当便利。因此,创办市场,发展三产是脱贫致富的正确选择。从事多种经营的村民多了,还可以腾出草场,减少牲畜饲养量,使草原生态得到恢复。村党支部的工作就是,一方面要引导牧民们降低畜牧业成本,提高畜牧业效率;另一方面,要扩大经营范围,拓宽增收渠道。
拉夫旦办起了青海湖畔第一家个体种羊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了帮助村民们改良畜种,他向村里每家赠送一只优质种羊。他告诉我们,现在村里平均每户养羊100多只,投入劳动力两个;等将来两个劳动力要养200到300只羊。这样畜牧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牧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
增加收入的途径就是建市场,发展第三产业。在拉夫旦的规划里,5年后畜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的收入要达到1比1的比例,即牧民们平均每100元的收入中,有50元来自第三产业。再往后,这个比例还将更高。
拉夫旦告诉我们,虽然现在市场的经营收入一年不到10万元,但社会效益是10倍甚至更多。因为借助市场,牧产品可以销售出去了,解决了生产者“卖难”的问题;原本闲着的村民们也有了事儿干、有了收入。“我们的目的是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饭吃,只有这样,才能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和谐社会。”
办教育,提高村民素质
拉夫旦以一个商人的精明和独到,更以一个支部书记的远见卓识规划着哈乙亥村的未来。他认识到牧区要发展,关键是要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1984年前,哈乙亥村只有一个简陋的帐篷小学,仅7个学生。为改变这一落后面貌,他多次向上级反映,争取到20万元拨款,自己又拿出4万元,盖起一座砖木结构、宽敞明亮并具有民族特色的寄宿学校。为建校舍,他拆掉了自己新建的3间商店,将地皮无偿捐给学校。最初许多人家因缺钱拒绝送孩子上学,他就拿出自己的钱为这些孩子支付学费。他的诚心感动了村民,一个个在野外放牧、拣牛粪的孩子背起了书包,走进了学校。如今全村77个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还培养出了16个大学生、2个留学生。
拉夫旦告诉我们:不是我们的民族落后,是牧区教育落后。人人生来平等,我们缺的就是文化。他说,我们要建设和谐美好、幸福安康的社会,首先自己的素质要提高,这样才能享受幸福的生活。个人素质落后,你就只能做一个幸福生活的旁观者,只能看不能享受,只能听不能享受。
那么拉夫旦心目中的幸福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老人告诉我们,幸福不在钱的多少,官的大小,而是看着乡亲们过上富足安康的日子,是在合法的条件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记者手记:今年3月,在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召开的二届十一次理事会上,一位头戴礼帽、身穿藏袍的60多岁的老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大家纷纷找他合影留念。我们有幸在会后采访了这位上个世纪80年代的全国劳模、中国个协的副会长拉夫旦。作为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代个体户,拉夫旦从20多年前的一个人单干到后来办市场开公司,身份几经变迁,可惟有哈乙亥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却20多年没有改变。如果你问老人,你更认同个体户拉夫旦,还是党支书拉夫旦,他肯定选择后者。这种身份意识,已经渗透到老人的一言一行中,甚至决定了他在经商路上的取舍。在我们的采访中,他和我们谈得最多的是作为支书拉夫旦的从政理想:一个人人有事干、人人有饭吃的祥和富足的社会。他给我们的一沓资料里,是哈乙亥村的3年规划、5年规划,乃至10年规划。“我的幸福就是看着大伙儿过上好日子。”临走时老人这样对我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