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芳雪”赔钱赚吆喝 

   
   
http://www.gcmag.cn  2003年第6、7期《光彩》杂志
    见习记者  冯风梅
 
    非典使平常看起来并不显眼的街头药店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高峰时期,人们日日所见是药店的门庭若市,在其他许多零售领域遭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几乎所有药店的经营者都迎来了人们艳羡的目光。可是,北京“芳雪药店”的经理柴芳幽心中,非典带来的感觉却是五味杂陈,难以言表。他真诚地告诉记者:“赔了,但我们赔的是钱,赚的是荣誉,落的是心安。”

    为北京老百姓的健康尽自己的一点力
  春节前夕,虽然北京还没有非典病例出现,但由于广东对防非典药材的大量需求,北京药材市场上的板蓝根就已经断货。柴芳幽想尽办法却无法在北京市场上购进板蓝根。这个时候,他在同仁堂的一位朋友告知,同仁堂发给郑州的一批货,因工作失误多发了20箱板蓝根,如果芳雪药店要这批货呢,可以去郑州接过来。可对柴芳幽来说,就不只是接过来那么简单了,药店要经营就不能不考虑获利问题:北京到郑州六七百公里,这一来一回光花在运输上的费用就不少;再说20箱对于芳雪药店来说并不是很大的量;这次的进价还要比平常高出一元钱,按照北京板蓝根的售价,这批药的获利微薄得可怜。但是,经过再三考虑,柴芳幽还是决定去接这批货,因为春天正是中医认为的冬病春发——“春瘟”的高峰期(当时还并未考虑到北京防非典的因素),板蓝根是防治春瘟的重要药品,春天的需要量会很大。
  于是,就在春节前两天,当人们都沉浸在节日到来的热闹中时,柴芳幽踏上了去郑州的火车。在郑州,有人劝他不要将这一批板蓝根运回北京,而是直接运往广州。当时北京市场上板蓝根售价10元多一盒,而这一批货运到广州,只要一转手,每盒至少能卖到30元,相比于在北京市场零散出售,20箱的板蓝根至少能多赚4万元钱。4万元钱对于一个个体药店来说虽然不是很大的数目,但要是纯粹从经营的角度考虑,那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可是,对于学中药出身的柴芳幽,对于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荣誉的芳雪药店老板,他考虑问题就不只是从经营的角度出发,他要维护“青年文明号”的荣誉,要对北京老百姓的健康尽一份力,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于是,柴芳幽连夜回到了北京,带着他的责任感——20箱板蓝根。

    抗击非典,药店损失不少
  非典时期最热闹的大概就是药店了,药店怎么会亏损呢?乍一听,很不可思议。
  北京出现非典病例已经是3月份了,老百姓因非典而紧张起来是4月份,而芳雪药店真正的忙碌则是在4月8号《北京晚报》刊登了中医专家的防非典药方之后。就在4月9日早上,当柴芳幽来到药店上班时,发现药店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状态,买药的队伍一直从药店排到街角,一问之下,竟然全部都是购买防非典中药的。看到这种局势,柴芳幽立刻意识到光凭自己药店目前的中药库存根本支撑不了多久,于是他马上跟批发商联系组织了4万多副的防非典中药,而这个时候批发市场上的中药材价格已经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在北京非典相关药品零售价格实行限价政策的情况下,药店中药的进价几乎相当于售价的一倍多,比如,金银花限价销售每公斤140元,而批发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公斤350元。在这种情况下药店每售出一副中药净亏损1元钱,还不包括人工等费用。
  新进的4万副中药支撑了不到10天就卖光了。这个时候,有许多药店迫于亏损的压力已经停止了防非典中药的销售,这种情况下,芳雪药店也无力再承担过多的损失, 4月18日再次进货,只组织了两三千副的中药。
  同时,为了满足群众防非典的需要,药店临时增加了口罩、体温计和84消毒水的销售,可这些产品也几乎是没有利润可言的。口罩进价3.9元,售价4元;体温计进价2.3元,售价2.5元;84消毒液进价3.9元,售价4元,扣掉经营费用,不赔本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在非典相关药品销售量大增的情况下,药店的常规药品销售量降低了1/3到1/2之多,而这些常规药品是药店的主要赢利点,比如,平常药店最好销的感冒发烧类药品销售量干脆直接降到零,因为在这种特殊时期,药店建议购买感冒发烧药的顾客直接去医院看发烧门诊。
  热销的非典相关药没利润,赚钱的常规药品没销量,非典时期看似热闹的药店,根本没有利润可言。
  而在疫情慢慢缓解时,非典相关药用量就一下子降了下来,药店购进的中药转眼间从热销货变成了滞销货,这些中药在正常情况下一年的需求量也就是相当于目前存量的20%。积压药品是归咎于药店进货决策的失误还是销售形势的突然逆转都已经变得不重要,摆在面前的是药店将因积压的中药承受更大的损失。
  6月份药店的销售情况很不乐观,柴芳幽预计,6月份的收入恐怕连正常的流转费用都不能保证。同时未来的7、8月份是正常情况下药店经营的淡季,也就不能期望在人气更差的特殊时期业绩增长了。接下来的几个月可能是药店经营最困难的时期,柴芳幽坦言,这种情况会慢慢好转,但是恢复起来不会很快,要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很委屈,但心里踏实
    除了在中药材限价政策中受到的委屈之外,他们感受的第二个委屈就是自己的辛苦得不到群众的理解。
  药店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抓药需要一定的时间,许多顾客在排队等候时间过长的时候就开始发牢骚骂娘,什么“发国难财”啦、“赚黑心钱”啦、“还不知道卖的是什么呢,反正都煎成水了”,什么难听的话都出口了。面对这些“诽谤”,当场的解释只会引来更激烈的反击,使场面更加混乱,从老板到员工能做的只是把这些话吞到肚子里的同时,一刻也不敢懈怠地工作……
  柴芳幽这个已经有10年没有抓过药的老板加入到了抓药的行列,人手不够,妻子父母都过来药店帮忙。所有人员熬夜加班抓药,最紧张的时候有三天三夜没有睡个好觉,竟然发生了有人上厕所时蹲着打起盹儿来的事情。平常漂漂亮亮的姑娘们一个个累得没了人形,抓药抓得手指头都被磨破了,最后只能将手指头用胶布缠上继续工作。员工带着防护镜和两层口罩,闷得脸红脖子粗,却没有一个人喊苦没有一个人退缩;煎药机器24小时运转,也不能满足每位顾客希望药店代煎药的需求,只能耐心地向在SARS威胁下情绪暴躁的顾客一一解释,煎好的中药是供给学生或者外地出差人员等煎药实在有困难的顾客;每一批口罩购进来,必定铰开检查口罩质量,被退回去的不合格产品不知多少;为保证零散顾客的购买需求,限制个人购买量,每个人最多购买三人份的中药,体温计、消毒液只零售不卖团体采购……
  “我们不怪老百姓不理解,只是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舆论对小药店不公平。”柴芳幽说。非典期间舆论到处曝光的都是乘机哄抬物价、制假造假、大发国难财的行为,说是为了惩恶稳定人心,但在老百姓心目中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他们潜意识里产生对看似发了“非典财”的中小药店的怀疑和不信任。而事实上,这次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小药店对北京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人心稳定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发到“非典财”。
  “可是,亏损归亏损,委屈归委屈,在这次抗非典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对得起良心,我们心里很踏实。而且,经过这次磨练,药店本身的机体也变得更加强壮。”
  “非典使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了日常卫生和保健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中药因其无毒无副作用及整体调理的特点倍受人们的青睐,这是中医药大发展的一个契机。而中药在亚健康领域是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的,我已经决定在自己开张的新药店里,开辟出1/3到1/2的面积经营中药,主攻中药保健。这次的损失,一定要在以后的经营中补回来!”柴芳幽雄心勃勃。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