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如何开业成功

http://www.gcmag.cn  2005年第1期《光彩》杂志
孙丽中

    从中国人民大学拿到MBA学位后,做职业经理人成为我的职业理想,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就踏上了创业之路,尽管多少带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但我还是满怀信心地迎接挑战,并且非常感谢给我机会的股东们,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一定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努力完成职业经理人的使命。
    理性决策,理性行事,应该是具有MBA背景的职业经理人的风格。为了确保创业成功,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当前在中国大地刮起了一股创业之风,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在跃跃欲试。借此文,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工作经验,但愿能对想创业的人有一点参考价值。

    一、 选择合适的项目或产品  
    创业的动机千差万别,按照现在比较得体一点的分法,有机会型创业和生计型创业。前者是遇到好的不能错过的机会,于是就产生了创业动机,属于主动型的;后者是迫于生计,要养家糊口,而又找不到就业门路,于是选择创业,属于被动型的。当然还有那些打工打烦了的,或者看着别人当老板赚钱多的,或者怀着满腔抱负的,等等,可能既不能归于机会型,也不能归于生计型,但也在观望,或者正在加入创业者队伍。不管是什么动机,选择合适的项目或产品,都是创业者必须考虑的头等大事,是奠定创业成功的基础。
    1、做自己擅长的项目
    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项目来创业,会降低进入门槛,同时会大大节约进入成本。对于有相当工作经验的人,特别是你刚好参与开发研制了很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者项目,或者你做过多年某种很有竞争力的产品的销售工作,就此机会来创业,比较有发展前途。但你一定要合理规避法律风险,如果原技术产权单位以“同行禁业两年”或者“侵犯职务技术”为由,找你的麻烦,你就会陷入疲于应付的困境,不仅分散精力,还要付出代价,很有可能把你的创业扼杀在摇篮中。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在某国有研究机构主持开发研制一个比较超前的产品,从测绘国外同类产品入手,后来从技术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当要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所在单位也许是力不从心,也许是不够重视,反正就是将技术应用搁置了下来,这位朋友的事业心也因此受到严重打击。不久,朋友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工程师联合辞职,成立了一个公司,想把这项技术造福于人类,造福于自己。在公司成立不到两个月,刚刚接到第一个定单的同时,朋友就收到一份律师函,原单位以侵犯职务技术为由,索赔30万元人民币。他们这些专长于技术的知识分子,对法律条文相当陌生,只好聘请律师回应。通过律师的努力,最后双方进行庭外协议解决,因为没有专利、商标之类的问题,朋友最后以15万元人民币与原单位了结了。官司历时半年,朋友除了将近20万元的直接损失外,包括精力、定单、时间等间接损失则无法估量。这个沉重打击虽然最后没有把他们打垮,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这位朋友仍然不寒而栗。
    还有一位朋友,在国内某著名通讯公司做销售工作多年,一直做到了大区经理,后来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也做相关的通讯产品。当产品推向市场,并借助他多年的销售渠道表现出良好的业绩时,他原来所在的公司将他告上了法庭,说他多项技术有侵权嫌疑。人家大公司有时间、有人、有钱来告你,也不急于得出什么结论,而你却没有这么多时间、精力、钱财来应付,最后要么妥协,要么退出。到现在,这位朋友已经官司缠身一年多了,被搞得焦头烂额,进退两难。
    2、从代理做起
    从做代理商开始创业,最后做大做强的例子有很多,著名的联想集团就是这么起家的。 我有一位朋友,曾经在某机关做办公室主任,当改革的春风吹到他们单位时,领导交给他一项光荣任务:带领十几个分流人员共创大业,想干什么干什么。优惠条件是提供给每人1万元的贷款。面对这种不知是福是祸的机会,朋友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骂街,但必须行动。他权衡再三,最后决定做某中成药品的代理商。一来他是学医药的,对药品熟悉;二来当地人比较相信中药;最重要的一点是做代理商的门槛比较低,投入比较少。十几个坐了多年机关的人,刚开始做商人难免不适应,但经过将近10年的努力,现在他们收购了一家国营药厂,规模不断壮大,已在当地小有名气。
    所以,从代理起家,从销售入手,相对比较简单,投入也会小一些,能达到降低创业风险,快速积累第一桶金的目的。
    3、选择朝阳或者新兴行业
    行业对市场、对企业起到至关重要的约束作用,它必须具备足够的空间,允许企业变大变强,才能有利于创业型企业的成长。朝阳行业预示着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新兴行业意味着竞争不那么白热化。比如我所选择的LED照明行业就具备这些优势,该行业在国内刚刚起步,而且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些城市和地区的政府还把它设立为支柱产业,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广阔,很多有远见的大公司也在介入。因为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比较长,可以介入的节点比较多,所以也吸引了众多小企业。
    当你考虑创业的时候,你一定要花时间和精力对要进入的行业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收集足够多的相关信息,有足够多的把握再来决策。

    二、做好全方位的准备
    创办一家新企业涉及的问题很多,有很多企业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因为在创业时考虑问题不周全而导致的,因此,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就显得很重要。
    1、做好基本条件准备
    选择了一个好的项目或产品,只能说是为创业奠定了基础,创业者还必须具备资金、技术、人才这3个基本条件,才能开始行动。
    从资金方面说,应该本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原则,尽量减轻创业的压力。可能有人会说,风险越大,收获就越大;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其实也不无道理,这也许跟人的性格、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等等都有关系。但从稳健经营的理性角度看,风险越大,压力越大,急功近利的思想会使决策人短期趋利,造成企业畸形发展,不利于企业稳步成长。 这里所说的技术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产品相关的所有内容,有研发能力、原材料的供货渠道、管理经验等等,缺哪个环节,产品都达不到要求,创业之前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创业者是技术出身,那么就要做管理方面的准备;如果是做管理出身,就要在技术方面做相应培训;如果是做业务员出身,就要做管理和技术两方面的准备。其实,作为一个管理者,专业技术方面不需要精通,不需要达到研发工程师的水平,但一定要懂,一定要达到能与客户沟通的程度,能够在客户面前充当专家;还必须能够把握行业、产品的脉搏,才能正确引导公司前进。很多技术出身的人单独创业时,往往遇到的困难会非常大,因为在他的工作经验中,关注的是技术,没有涉及过市场和管理,而且这部分人大多数都比较自负,自己创业时才发现,原来经营公司不比开发产品简单,所以这样的人应该先从思想上重视管理,然后放下架子认真学习如何管理,学会带领员工共同完成工作。
    管理者就是要借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人才的准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有人会说,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这话只对了一半。中国人口基数大,但真正的高素质劳动者很有限,这里所指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专业水平等等,要找到与公司匹配的人员就更不容易。创业时期公司规模都比较小,这时人员要精练,要实行一人多岗,因此公司选择员工时主要注重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简单地说,就是要找那些可以同甘共苦,而且不太计较得失的人,也可以是那些需要事业发展平台,希望自我实现,而自己又不具备创业条件,或者根本不想自己创业的人。很多创业型小公司主要通过熟人介绍的渠道找员工,他们认为这样知根知底,比较放心,我倒觉得不妨通过一些公共渠道去寻找,这样选择的面比较广,而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能寻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人。
    2、做好战略准备
    在创立公司的时候,创业者一定要有一个长远规划,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想清楚创业的目的,其实这就是公司理念和战略目标的问题。很多人在创业的时候,往往忽视这些问题,认为先做着再说,能不能活还不好说,就考虑三五年后的事情,是不是太不实际。殊不知,如果人站得高,就会看得远;做好姿态,就会有做大做强的可能。另外,创始人的初衷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一种良好的文化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个满怀远大抱负的创业团队,能够战无不胜,克服一切困难。
    我有一个朋友,现在经营一家刚刚成立1年多的小公司,他就是想做一个能够永续经营的企业,中间历经3次合伙人直接拿现金撤股,使公司大伤元气的事,也没能动摇他把公司做下去的决心。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当初就是想做一个小公司,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穿着牛仔裤、T恤衫,快快乐乐地工作。可后来苹果公司“不小心”做大了,公司必须规范,一定要穿衬衫打领带,偏离了他做公司的初衷,所以他就退了出来,自己重新再创立一个公司,按他自己的想法做下去。
    3、精选合作伙伴
    选择合作伙伴时,充分考虑合作的可行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合作伙伴们应该有一致的经营理念,也就是大家要对“把企业做成什么”达成共识。比如上面我所说的那位想做永续经营企业的朋友,他的合作伙伴就是想尽快挣钱,因此在做一些决策时,经常出现矛盾和偏差,导致撤股散伙,使公司大伤元气。其次,如果是单纯资金上的合伙,一定考虑不要用别人养家活口的钱,因为他们对商业风险的承受力太差,对短期赢利的期望值太高,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压力。第三,技术、管理上的互补是比较好的合作模式,一个技术方面的专家与一个富有管理经验和理论的人合伙,对公司的经营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合伙人一定要相互信任,有足够的包容和无私的精神。
    有人说,中国人缺乏个性,也没有合作性。我倒觉得家族式创业型小企业比较符合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讲“血浓于水”,非常看重亲缘关系,对家族成员无条件地信任,所以合作起来很放心,能够同舟共济。江浙一带家族企业的成功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4、选择最恰当的地方
    外部环境对创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深圳、江浙一带,就比较适合创业型小企业的生存。深圳是个移民城市,绝大多数都是外来人,没有排外,没有不适应,十几万、甚至几万元就可以成立个公司,小公司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带生意,形成集聚效应。江浙一带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与国家解放以来的经济政策不无关系。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重视以重工业为主的东三省,而江浙一带的沿海城市受到冷落,因此培养了他们自我主宰命运的能力,改革开放正好给了他们机会,所以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当地人,都很认同创业,也习惯创业。“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铺”,很形象地描述了江浙人的创业情节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但是,在北京、上海这些大都市,因为创业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高门槛限制了人们的创业欲望,创业也相对理性得多,没有八、九分的把握和充分的准备,是不能轻言创业的。
    创业的道路充满艰辛,不仅要承受心理、体力上的考验,还要承担事业、资金上的风险,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都必不可少。中国有如此巨大的市场,外国人都来纷纷抢滩,我们自己没有理由不充满信心。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要付出到成功为止,但如果放弃将会付出一生的代价。成功是没有定义的,只要一个人能说出“我成功过,我失败过,但我从未放弃过”,就已经算是成功了,真正的成功是你自己内心的意识形态。我记得郑州三全食品的老总说过一句话:“像我一样努力的人,一定都能像我一样成功。”
    祝愿各位勇敢的创业者都能成功。
    编辑 fuhj@gcmag.cn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