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曼氏”芬芳

http://www.gcmag.cn  2005年第1期《光彩》杂志
杨年强 钱建敏

    外向经济带动了昆山本地人的投资热情,土生土长的王建华就在这片热土上凯歌高进,奋力打造出他的曼氏企业集团。

    三年打拼
    2001年7月,为了响应市政府做好外资协作配套、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号召,王建华成立了曼氏包装容器有限公司。这是他名下的5家公司之一。
    其实,在成立包装容器公司之前,王建华从未涉足过这一领域。但是,精细化工作为昆山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当地有大量的外资和内资企业从事着这一行当。这些企业生产的油漆化工等产品,怎么都离不开包装容器。而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整个华东地区,更拥有着一个多达800万个桶的巨大市场。不仅如此,广泛应用于农药、染料、树脂、涂料、医药、食品等诸多行业的包装桶由于是“泡物”,体积大,更适宜就近与主业配套生产。考虑到巨大的市场需求,一心想拓展事业疆域的王建华,在接手了一家经营难以为继的集体包装容器企业后,大手笔地投入了3000万元,带领曼氏正式杀入这一领域。
    但是,看似简单的“铁皮桶”,在化工、农药、染料等方面实际应用时,其技术和质量要求却并不低,甚至可以说还相当高。为了使自己生产的钢质包装容器能够防腐蚀、防渗漏,达到各有关行业的储运要求,曼氏包装上上下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通过外出取经和在生产过程中的不断摸索,工人们终于熟练掌握了焊缝工艺参数,解决了最初焊缝电流不到位、收尾焊不到等问题,并进而使产品在封口卷边、预卷喷胶、扳边尺寸等工艺上全部达到了国家要求;他们自行研制了跌落和液压试验等装置,通过反复实验和改进,顺利地通过了有关方面的检测,拿到了《出口危险货物包装生产企业质量许可证》;进而又通过提高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全面推行质量控制,于2002年11月正式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为了提高生产工艺,曼氏包装引进了国内先进的钢桶自动化生产线,从钢板裁切到成桶,全部实行电脑控制。采访曼氏包装的那天,记者看到,在偌大的生产车间,工人其实并不多,从自动前处理生产线到自动喷涂生产线,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记者了解到,曼氏包装这个后起之秀,经过短短3年时间的打拼,已经迅速成长为一家专业生产200—208L闭口、全开口、钢塑复合桶三大系列,以及外涂套色钢桶、防腐蚀内涂桶和内壁经磷化处理高档桶等各种规格的大型包装容器公司,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年钢桶生产能力80万只,年产值9000多万元。其产品为台湾长兴、韩国金钢等30多家外企配套,同时为华东地区众多的生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
    “现在我们每分钟生产4个桶,”王建华董事长告诉我们,“2005年我们准备再投入1.5个亿,引进英国和荷兰的生产流水线,建成后可以每分钟生产12个桶。我们的目标是年产量达到300万只,争取做到整个华东地区需求量的30%甚至50%,销售额达到4个亿。”

    十年芬芳  
    曼氏包装容器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长三角甚至整个华东地区巨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得力于“曼氏”这块金字招牌。
    从1993年11月开始经营曼氏香精有限公司开始,王建华打造曼氏品牌已经有11年了。
    那时候,王建华还只是一个刚刚21岁的毛头小伙子。但你可别小看了他,在这之前,他已经在当地一家叫苏曼的集体香精厂当了4年技术员。和所有成功的故事一样,如果不是后来集体小厂经营不善、垮台关闭,王建华可能也就那样干下去了。问题是,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倒闭了。原来一起干的技术工人大多为杭州一家香精厂的高工资、高福利所吸引,纷纷远走高飞。王建华也曾犹豫过,但他更清楚: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食品;而食品生产是离不开香精和食品添加剂的。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市场!
    而实际上,除了人们已经看到的显性市场之外,还存在着一个非常诱人的隐性市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和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用香精的应用范围肯定会进一步扩大,市场潜力惊人!
    几经权衡,王建华决定留下来自己创业。1992年8月,在家乡昆山千灯镇,王建华创办的华曼香精香料经营部正式开张了。
    王建华的目光是长远的:他的小小经营部虽然草创未久,一切都非常简陋,但这却可以帮助他与过去那些熟悉的客户保持业务往来,进而寻找机会在行业内做大做强。同时,王建华又是非常精明的:早在苏曼厂关门前,他就东拼西凑了3万元,从苏曼厂购得了“曼氏”商标。此后,他每年都付出不菲的顾问费,专门聘请律师,以确保自己对“曼氏”商标的专有权。
    在业内奋斗有年的王建华还非常清楚,仅凭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和经营,产品品种有限,质量也得不到保证,终究难成大器。所以,经营部他只经营了1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再度开始筹资,并租赁厂房,创办曼氏香精有限公司。从那时开始,他选贤任能,招募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加盟,还每年选送数名调香师、应用技术员到上海高校学习培训,从而使企业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占到了员工总数的一半左右;同时,他们又从国外引进了高效分馏塔、气相色谱仪、色质联用仪等一系列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生产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研发和生产效能;从1995年至2000年,曼氏香精公司还先后3次开展技术改造,总投资达2750万元。他们组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级技术中心,专门从事食品添加剂(包括食用香精、香料、稳定剂、调味剂等)和日化香精(包括皂用、牙膏、洗涤、化妆品等)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曼氏香精增强了企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增加了香精产品系列,也进一步完善了营销机制,扩大了市场占有率。那个初创时设备简陋、技术薄弱,只能生产十来个食用香精品种的作坊式小厂,一步步发展为食用香精、调味品、日化香精、工业用特种香精、天然香料、合成香料等产品的专业生产厂家,一个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香精和香料年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000吨的现代化科技型企业。由其研发并生产的香精、香料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为杭州娃哈哈、台湾统一食品等知名企业供货,年产值达数千万元。
    2003年3月,为了进一步发挥曼氏香精香料技术中心的优势,王建华又投资3000万元,扩建香料厂房。2004年初,开始生产各种合成香料、天然香料和各种精油产品,其中95%以上销往欧美市场,市场前景明显看好。

    百年期望  
    曼氏香精有限公司曾经是千灯镇的第一家私营企业。11年过去,包括千灯镇在内的昆山市的私营企业以日均10户的速度在增长,而王建华的曼氏企业,也已经发展到5家——除了上述的曼氏香精有限公司、曼氏包装容器有限公司之外,还有曼氏纯水厂、曼氏置业有限公司和千灯水产交易市场。当年王建华筹集的30万元起动资金,目前已经滚成了一个巨大的“雪球”:一个资产近5亿元、年营业额达6亿元的企业集团。
    但是,在协作配套领域已经尝了10年甜头的王建华并不满足于已有的这一切。在他的计划中,未来数年内,曼氏要与全球排名前10名的香料厂商之一、法国最大的利润公司曼氏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拓展自己的研发、生产和营销能力;香精产业将继续增加投入,在发展食用香精的同时,向日化香精方向发展;香料产业力争在2006年达到9000万元的销售收入;为了发挥原有精细化工的优势,将投资7000万至1亿元,引进一个医药器材和药品中间体项目;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造标志性建筑——曼氏大厦……
    看来,无论是在自主经营还是在协作配套方面,都已经大尝甜头的曼氏企业,是准备以更大的激情来大展宏图了。用王建华的话说,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不做500强,要做500年”。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