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京城食业家致富不忘本

http://www.gcmag.cn  2005年第1期《光彩》杂志
张茂华 顾宏华

    邹洪彩,是江苏省响水县双港镇环南村一个普通农民,因家庭贫困而闯荡京城创业。经过一番艰难拼搏,他现在已成为北京宣武区牛街清真超市洪彩主食营业部经理,拥有近20个面食连锁店,资产600多万元。
    邹洪彩已先后带出家乡600余名农民进京务工,每年实现劳务收入1000多万元。2003年,他被北京市牛街清真超市评为“先进标兵”;2004年5月,他被授予盐城市“劳动模范”、“十大杰出青年”;2004年11日,邹洪彩又被评为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穷则思变闯京城
    邹洪彩8岁丧父,母亲改嫁远走他乡,留下未成年的8个兄弟姐妹相依为命,苦度岁月。生性刚毅的邹洪彩为谋求生路放过羊,做过木工,干过铁匠,摆过地摊,他的辛勤劳作,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点起色。1991年春节过后,邹洪彩东借西凑100元钱,告别了新婚不久的妻子,只身来到北京拜师学艺。
    到京城以后,他四处奔波,寻求立足之地。凭着软磨硬泡,邹洪彩在朝阳区光华路粮店找到一份工作。起初学烙饼、炸油条等面点技术,每个月只能挣几十元钱,除去日常生活开支,所剩无几。但是他深知,要想在京城立足,必须有一手技术,因此学技术特别认真,平时也特别勤快,深得师傅的喜欢,师傅传授他技术也就尽心尽力。3个月后,邹洪彩手艺学成。他到北京宣武区广渠门内大街一家粮管所做临时工。所里不管吃、不管住,每天工资只有5元钱。但他不怕吃苦,工作十分卖力。试用期满后,所长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介绍他到下属的广山粮店,以利润分成的形式租给他一间五六平方米的门面。他利用学到的手艺干起了面食经营,生意十分红火,手里也开始有点积蓄。
    1993年11月,邹洪彩得知回民集中居住的牛街对清真面食有着极大的需求量,于是把自己的门面搬到牛街,营业面积由6平方米扩大到20多平方米,经营食品品种也由过去的十几个增加到了30多个。他说,“那个阶段生意特别好,一天就能卖上万元钱。有一次端午节,一天就卖了两万只粽子,毛收入达12000多元。”来到北京的几年时间里,为了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他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而不知苦累。
    凭着精湛的技艺和优质的服务,邹洪彩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1998年10月,全国最大的清真超市牛街清真超市刚投入运营时,有八九家经营清真主食的厂家、公司想方设法打入超市。超市总经理请来牛街的回民代表,按照清真食品标准,严格评判打分。最后,小有建树的邹洪彩以绝对优势一举中标,成为超市清真主食的唯一经营者。目前,邹洪彩已有18个连锁店。

    致富不忘众乡邻  
    在扩大自己经营业务的同时,邹洪彩全力引导家乡人来京务工,增加收入,尽早脱贫致富。响水县双港镇环南村外出劳务人员有1700余人,占劳动力总数85%,其中在京务工人员达800人,经邹彩介绍务工人员近500人。刚到北京的老乡找他帮忙,他二话不说就跑市场,摸信息,传技术,找摊位,事无巨细,有求必应。
    1996年隆冬季节,本村农民刘怀权一家想到北京发展。下火车后,漫天大雪让他一筹莫展,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摸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拨通了邹洪彩留给他的手机号码。10分钟后,邹洪彩冒着冰雪把他接到自己的住处。在邹洪彩的帮助下,刘怀权在北京一干就是两年。不幸的是,1998年冬天,刘怀权煤气中毒,住院十几天,花光了所有积蓄,出院后独自悄悄地离开北京,回到老家。1999年春天,在邹洪彩的劝说下,刘怀权再次来到北京。现在,刘怀权已成为北线阁菜市场主食厨房的老板。
    “京乐园主食厨房”专柜老板邹洪超说:“我原来在老家环南村开拖拉机,每年干死干活,也挣不了几个钱,是邹洪彩打电话让我来北京做生意,才有了改变。我现在在北京有主食厨房专柜4个,每天营业额平均4000多元,节假日高达上万元,年营业额200多万元,纯利润近50万元。另外我两个儿子在海淀区甘家口超市也开了两个主食厨房,收入也都很好。”邹洪超对邹洪彩是感激万千说:“要是没有洪彩鼎力相助,老家哪能来北京这么多人?又怎能这么快脱贫致富?邹洪彩是我们家乡人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恩人。”
    因为有邹洪彩的带动与引导,响水县双港镇环南村很多来京务工人员都成了老板 :邹洪扬,成为宣武区永安路菜市场主食专柜老板,经营食品品种25种,年销售额60万元,雇用4个帮工;陈洪霞,宣武区枣林前街面铺老板,经营食品品种40多种,年销售额80多万元,雇佣4个帮工;田树林,西城区月坛商场主食专柜老板,经营食品品种50多种,年销售额上百万,雇佣10个帮工;裴秀花,西城区展览路好邻居超市主食厨房经理,经营食品品种30多种,年销售额80多万元,雇佣6个帮工……

    回报桑梓作贡献
    邹洪彩在北京事业日渐兴旺之后,时刻不忘生他养他的故乡。
    2000年,他先后发动在外务工人员自筹资金百万元,用以改变故乡。家乡人用这笔钱拆除旧草房168间,新建一条水泥路面街道,兴建4000平方米新颖别致的两层门面楼房,优化了中心村街道,美化了群众生活环境。邹洪彩每年春节回到家乡,都要到村里困难户、五保户家庭探望,赠送钱物,受到乡亲们高度赞扬。为使外出务工人员老有所养,邹洪彩发动在京务工的老板筹集资金近30万元为务工人员缴纳农保,他自己带头示范,拿出10万元为全家参保。
    当家乡人感谢他为家乡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作出贡献时,邹洪彩总是谦逊说:“我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看到家乡的亲人们依然过着贫苦的生活,心里很难受,今后,我将努力把更多乡亲介绍到北京来务工,使大家尽快富起来,早日奔向小康。”
    编辑 yangnq@gcmag.cn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