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春天,安徽长丰县左店乡梁曹村的青年余长富决定到北京去寻找一条出路。长丰是个贫困县,地少人多,农民的日子不大好过。虽然改革后这里也有了一些变化,但在偏僻的山区,这种变化是很有限的。由于常年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梁曹村农民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困难。长富有3个哥哥,3个弟弟,再加上1个姐姐和父母,全家共有10口人,生活更是困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在5年前,初中毕业后,长富就辍学回家,帮父母下地干活了。这一年,长富已经是21岁,听外出打工回来的乡亲说“北京的钱好赚”,他决定也去北京“闯荡闯荡”。
长富要出远门了。这一次远行,他还带上了六弟,一方面多个照应,另一方面也使家里少一个吃口粮的人。
打工的生活是艰辛的。长富兄弟来到北京后,人生地不熟的,只好找一些苦力活干。托老乡,找路子,两兄弟在北京丰台区的一个建筑工地做起了砖瓦工。一天下来,累死累活,每人能挣八九块钱。这样的收入,比起呆家里还是不错的,家乡干同样的活一天的工钱只有3块5毛钱。长富因此并不觉得失望,力气是有的,他觉得只要先顾住两张嘴,钱会慢慢攒下来的。
然而时间稍长,长富发现,这样的工钱实在是太低了。每天干很长时间的活儿,挣点钱却存不下来,不能寄回家去贴补家用。长富于是在干活之余开始琢磨别的挣钱路子。几个月后,施工队转移到石景山五里坨地区施工,长富在这里发现了商机。
五里坨地处北京西山,是旧时驼铃古道入京的一个隘口,著名的“京城第一驿站”模式口就在那里。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附近有部队、有机关、有工厂、有学校,人口很多。但是也由于处在山区,这一地区的蔬菜供应极不方便,当地的机关、部队、学校都是到几公里外的古城去买菜。长富发现了这一点,就想:在这里卖菜一定大有赚头。他盘算着,如果一天能贩卖200斤菜,每斤5毛钱进,5毛5或6毛卖出,怎么说也能挣20来块钱,比在工地上卖苦力肯定要好得多。
长富这么一想,就不做砖瓦工了,他要卖菜。当时的长富,本钱是没有多少的,但是他有办法。长富买了一辆破自行车,一边挂上一个筐子,跑到郊区的菜地买些菜,然后再运回五里坨卖。一辆自行车运载不了多少菜,而买菜的人很多,长富每天的菜都不够卖。为了多赚一点钱,长富安排弟弟看守菜摊,自己出去运菜,有时候一天要跑两趟菜地。
贩菜的生意果然如长富预料的一样好,他的手头因此很快有了积累。他们开始更换运输工具。兄弟俩先后将自行车换成两轮手推车,再将两轮手推车换作脚蹬三轮车,每次运载蔬菜的数量也随之增多。长富兄弟俩每天半夜三更起来去进菜,赶在上午七八点钟回来,再卖上一整天,很是辛苦。那时候长富也舍不得买一块手表,每天就看着月亮升到正天空的时候起床,刷牙洗脸,然后就到菜地去上菜。有时候去得太早,菜农还没有醒来,长富就自己下地起菜,装车,只想着赶早把菜运回去。 这还是刚起步的时候,只是去较近的菜地运菜。到后来,因为当地菜农供应的蔬菜品种有限,长富就去岳各庄蔬菜批发市场去上菜。从五里坨到岳各庄有几十里路,长富蹬着三轮跑一趟,来回要三四个小时,再加上选菜、装车,总共要花五六个钟头在路上。晚上10点睡觉,凌晨3点起床,他们就这样过着披星戴月的生活,马不停蹄。
创业实在太苦了!长富回想当年的苦难,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他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大冬天的夜晚,他和弟弟干了一天的活,累得倒头就睡。半夜里炉火熄灭了也不知道,两人的铺盖又单薄,结果被冻了个半死,醒来后一直起腰就摔跟头,连地都下不了。长富当时就吓坏了,怎么办?不能倒下啊!自己倒下弟弟怎么办?冷静了一会儿之后,长富终于咬紧牙关,扶着墙壁一步步挪到门口,呼叫房东求救。房东煮了姜汤水让他们喝下,两人才缓过神来。长富说,卖菜的日子就这样苦,受了多少委屈只有自己知道,有泪也只能咽到肚子里。那个时候,从五里坨到岳各庄一路的灯光照明还不像现在这么好,路也不平整,有时还有劫道的。长富自己虽然没有被抢劫过,却是亲眼目睹过别人被劫,因此每次上菜还要悬着一颗心。
苦虽苦,长富这样苦干一年下来,也积攒了1万多块钱。那一年,长富回家娶了媳妇。娶媳妇后,长富的积蓄还有点剩余,他就跟家人商量,在家乡又贷了点款,凑齐5000元钱,买了一辆“三蹦子”,就是机动三轮车。长富花了两天两夜时间,将这辆机动三轮车从老家一路开到了北京,这是他蓄谋已久的事。在五里坨贩菜的这一年里,长富眼看着附近部队用菜量很大,但是自己没有机动车,手指头前的生意硬是揽不回来。有了这辆机动车后,买卖就可以往大一点发展了。那一年,长富的媳妇也跟着他来到北京。
长富在五里坨卖菜的地摊离邮局不远,附近部队来寄信的军人们有时候把车停在菜摊旁,顺便说一声:“帮我看着点,我就不锁了。”长富顺口一声:“没问题,放心好了!”这么一来二去,长富就跟一些官兵们混熟了。有时候,军人们会问他一声:“菜卖得怎么样?”长富便对他们说:“卖得还好,你们营房里要不要?回去问一声,要的话就来我这里拿。”五里坨地区的通信兵部队食堂在山上,买菜买粮不方便,长富就这样渐渐结识了一些部队的后勤司务员,开始给附近部队营房送菜送粮。在给这些单位送菜时,哪怕利润微薄,甚至赔上本钱,长富也坚持保质保量输送。久而久之,长富的声誉就传了开去,附近的学校、饭馆、工厂都成了长富的固定客户,长富的买卖迅速扩大了。
2000年初,五里坨蔬菜市场建成,长富在市场内一下租了两个柜台,还在市场的后院租下几间房子,打造起了自己的蔬菜副食品销售基地。此时,长富的运输工具也再度变化,“三蹦子”变成了四个轮子的“130”汽车。与此同时,长富的眼光也开始向五里坨之外的地区扫去。他发现,京城里许多超市也是他配送蔬菜的好地方。于是,长富不再单一地摆一个菜摊,而是组建起了一个包括蔬菜、调料、饮料、粮油、肉、禽、蛋在内的大型配送中心。人手不够用,长富就将家中七弟、八弟也调度过来。再后来,长富的姐姐、侄女、弟媳也都来到北京跟着他一起经营这个配菜中心。生意做大了,长富因此可以拉扯更多的人出来赚钱。
长富每隔一两年就回一次老家,而每次回家,长富都要带一两个亲戚过来。家乡谁家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就将孩子托付给他,长富只一声“那就跟我走”,就带到北京来了。多年来,长富的配菜中心先后来过很多打工的老乡,家乡人因此把他这里称为经商打工的“培训基地”。
事实上,长富在北京的配菜中心也是他安徽老家的一个“救助基地”。熟识的人固然来投奔长富,有时候不熟悉的人也来找他求助。
有一次,一位同乡带着已有身孕的媳妇游香山,妻子不慎大出血,送到医院后,必须交2万元押金才能上手术台。这外地人到北京旅游,哪里想过随身准备好2万元钱去医院呢?而医院“先交钱,后就医”的规矩又是绝不会更改的,怎么办呢?这位安徽人想起了余长富。他听说过老家有个余长富在北京创业发家了,虽然不认识他,但事到如今也只能找这个人试一试了。而当长富听这位老乡叙说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后,二话没说,当即让七弟向几个客户暂借了2万元给那位老乡,两条性命就这样保住了。
从困难中过来的人,知道有难人的滋味。长富说他小时候家里穷,跟亲戚借钱人家都不敢给借,现在他有点钱了,能帮别人的时候他就尽量帮一把,不能坐视不管。2003年春节,长富回老家后,听说家乡陈帮助姐弟3人因父母出车祸成了孤儿,生计一时没了着落。回京时,长富便把陈帮助带回来扶养。陈帮助今年已经15岁了,再上一年学就初中毕业了。长富说他要让这孩子完成学业,把他帮到底。
长富常说:一人帮不了众人,众人帮一人好帮。因此,在各种献爱心的活动中,长富总是带头捐赠。在五里坨私个协组织的公益活动中,长富总是积极参与,冬天除雪,夏季防洪,无论出车还是出人,他从不斤斤计较。从1991年来京创业到现在的14个年头里,长富获得了一系列荣誉:“个体文明经营者”、“优秀外来进京青年”、“个体经商文明户”等等,这些“面子”是长富勤勤恳恳卖菜挣来的,也是他不断奉献社会所获得的回报。
长富的配菜中心现在大大小小有20来口人,因此长富的负担颇有些重。但是长富说他必须负起这份责任,尽管卖菜很辛苦,他还是要不断扩大规模,以滋养一家大小。不过长富打算再干几年后,让弟弟们接起班,他自己想干别的事。前些天,长富在五里坨附近开了一个餐馆,投资大约50万元,又有几个老乡在他这里找到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