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干 大世界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5年第12期

■文并图/张为民


豆腐世家 命运多舛

    “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就懂得,吃是可以花样翻新的。民风淳朴的上海千年古镇金泽延续着“民以食为天”的传统,它借江南水乡丰裕的鱼米资源,推出了一道道令人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几片粽叶,几盘作料,在古镇的阿婆媳妇们的手中很快就变成了清香扑鼻、风味迥异的各式粽子;普普通通的一块新鲜五花肉用香草扎了,经腌、炖几道工序后立刻成了鲜甜红亮的扎肉,令人垂涎欲滴。但要论金泽镇土特产的“当家花旦”,当属不起眼的豆制品。在善于治厨的居民们手中,一把小小的黄豆能变幻成豆腐脑、兰花干、豆浆等10多样口味迥异、风格鲜明的食品,让人咂吧出不同的滋味来。
    而在金泽镇上豆制品这一行里,独占鳌头的又当属赵善徕的爷爷赵瑞生。早在清末年间,赵瑞生就在镇上开了一家“前店后场”的“赵洽昌豆腐店”。其时,镇上共有10多家豆腐店,彼此竞争十分激烈。凭着对产品的精心钻研,赵家豆腐很快脱颖而出,成为远近闻名的豆腐大王。今年60岁的赵善徕至今还记得当年爷爷做的香干的滋味:“咬在嘴里松松软软的,很劲道,豆香中还渗着一丝丝的甜味。做茶点或是下酒的小菜,最适宜不过。”
    父业子承,中国传统商业模式讲究的是家族血脉。上世纪30年代,赵瑞生的“豆腐产业”传到赵善徕的父亲赵国屏手上,凭着跟父亲学得的好手艺,赵国屏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将个豆腐作坊经营得红红火火,使赵家豆腐在当地及周边的一些城镇颇负盛名。赵善徕原本以为赵家的生意会一直延续下来,直接传到自己的手中,但随着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兴起,“赵洽昌豆腐店”和镇上的其它10多家豆腐作坊在合作化运动中被合并为一家,父亲在新豆腐店里做了一段时间的技术工作后,也离开了豆腐店。相传两代人、有近60年历史的赵家豆腐就此落下了帷幕,作为赵家豆腐的第三代,赵善徕没有学到一丁点和豆制品相关的生产和经营技能。
    上世纪60年代,赵善徕去新疆阿克苏插队,学种田,做木匠,一干就是12年。1978年,随着知青返城潮,赵善徕带着在新疆成婚的妻子和两个不满5岁的幼子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赵善徕没有办法报上户口,夫妻俩的工作没有着落,孩子读书也成了问题。整整4年,赵善徕夫妇靠给人做木工、扛水果、理发赚一些小钱来维系生活。“吃、住基本靠着父母,在新疆插队积攒下的300元钱压在箱底一点都不敢动,那可是自己一家子的养命钱呀!”赵善徕说,那是自己最无奈的一段日子。
    偶然地,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之后,赵善徕也会坐在门前的椅子上,思索着自己的未来。这时,一些在记忆深处积淀久远的风物人情常常会浮上心头,而最多的还是漂浮在昔日自家豆腐作坊里的那股清新的豆香……

拜师学艺 重起炉灶

    1982年底,赵善徕的大伯来串门,见到侄子生活困顿,回想起昔日赵家香干的兴盛,他不禁感慨地对赵善徕说:“善徕,你年纪不小了,又拖家带口的,应该考虑找一门可以养家的活来做做了。你父亲是赵家豆腐的传人,何不跟他学学做豆腐,将老祖宗的这份宝贵财产继承下来呢!”
    经大伯这么一点拨,赵善徕顿时豁然开朗:对呀,昔日赵家香干声名显赫,父亲又掌握着制作香干的独门秘笈,自己却还在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四处讨生活,这不是守着金山讨饭吃吗?想明白了,赵善徕赶紧兴冲冲地去找父亲商量,希望父亲能出山和他一起重振赵家豆腐店。没曾想,父亲望了望身子骨略显单薄的赵善徕,吐出一句“做豆腐是没得省力的”,算是回答了他。在父亲面前碰了个软钉子,赵善徕做豆腐的决心反而被激了起来。新疆插队16年,回故乡帮人打零工又是近4年,什么样的苦没有吃过?赵善徕倒想尝一尝做豆腐到底是怎样的一种苦滋味。
    做豆腐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光有激情是磨不成豆腐的。父亲不肯伸援手,不懂豆制品制作工艺的赵善徕只得另找出路。他打听到从前在赵家豆腐店做过伙计的一位老师傅如今在浙江嘉善自立门户,开着一家豆腐作坊,他便打点行装,上门去拜师学艺。老师傅见是赵家后辈来学艺,自然热情,并毫无保留地将豆制品制作技术一一传授给他。
    但要完全掌握豆制品制作技术,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是不够的,可急于“操刀上阵”的赵善徕却等不及,他只在师傅那里学了8天就赶了回来。“速成班”的效果如何?赵善徕扳着手指将这8天的经历一一道来:前5天,跟着师傅跑进跑出,看师傅如何做豆腐和豆制品制作的各个环节;后3天,凌晨1点就起床,学着轧豆子、磨浆、点浆……在师傅的指点下进行豆制品制作的各样技术实践。短短8天,赵善徕硬是记住了豆制品制作的一些要素,对豆制品制作工艺有了基本的了解。
    这8天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赵善徕在镇上摆着一个理发摊子。时值春节前后,要理发的顾客多,正是赚钱的时候,赵善徕却撂下剃头担子去拜师学艺,急得父亲直写信来催促他,“赶紧回来做生意。”
    赵善徕回来了,但他并没有继续拿起剃刀替人理发,而是翻出闲置的锯子、刨刀,找来些木料做起了制作豆腐的箱板、箱套等工具。做生意是要本钱的,赵善徕这回还真是下了决心,他从箱底拿出200元钱,添置了一批制作豆制品的基本材料,将一个豆腐作坊有模有样地搭了起来。见赵善徕认真了,父亲一边叹着气,一边也过来帮忙了。有了父亲的加盟,赵善徕心里更有底了。3只煤炉,3口40寸的铝锅,再加上几十斤原料黄豆,还有金泽那间陈旧、昏暗的老宅,赵善徕就这样点磨起豆腐,久违的豆香气息又从老宅里荡漾出来。
    1983年新春的爆竹声中,消失了将近30年的赵家豆腐店的招牌在赵家老宅门前重新挂了出来,望着脚不点地、忙里忙外的赵善徕,父亲的心头涌过一丝怜惜,但更多的却是期许。
    “开张第一笔生意的买家居然是丧家。”赵善徕对头单生意印象深刻。当时是春节,镇上唯一一家集体豆腐店关门休息,镇上一户办丧事的人家采办豆腐饭,原料豆腐断了档,闻听赵善徕的豆腐店刚开张,便过来碰碰运气。有生意,赵善徕当然要做,但豆腐店刚开始营业,很多工具还没备齐。赵善徕记得做豆腐的板夹还是托人向镇上的集体豆腐店借来的。5板豆腐,卖了40元,赚了12元多一点,赵善徕有了盼头。
    撑船打铁磨豆腐,天下最苦三样活。磨上了豆腐,赵善徕才知道当初父亲为什么不愿自己去做这一行。“知道在豆腐店开张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我是怎么过来的吗?半夜1点多就要起来磨豆、点浆,要在早上5点前将豆腐做好,让妻子挑到集市上去卖,白天拿着卖豆腐得来的钱又要去进原料。为节省成本,闲下来时,还要自己做各种生产工具、搭灶头、找废木屑做燃料,那时一天能睡上3个小时已经是很奢侈了,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个多月。”说到伤心处,赵善徕不禁潸然泪下。
    人虽辛苦,但日子毕竟一天天地好起来,镇子上的很多老人都对赵家豆腐留有美好印象,所以到赵善徕这边来买豆腐、买香干的顾客开始多了起来。生意好起来了,赵善徕的想法也多了起来,他开始琢磨起赵家豆腐的“原味”来。

传承传统 创新品牌

    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无疑是幸福的,科技的迅猛发展让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物质和精神盛宴;然而生活在现代的人们也有遗憾,先进的科技产品在不经意间捎带走了很多人们记忆中的一些别样意韵。做着豆制品的买卖,赵善徕的眼睛里多是市场的风吹草动,很快他就觉出了豆制品市场的不同“味道”。现下农贸市场、超市卖场虽多的是卖豆制品的摊儿,但产品却鲜有特色,就连素来十分有名的青浦豆制品也大多流于平庸,吃在嘴里干干涩涩的,口味平淡无奇,记忆中豆制品那股纯正的豆香味已变得遥不可及了。
    赵善徕的父亲告诉他,传统的豆制品之所以具有香糯、经咀嚼的特点,其关键在于原料的选用和后期的加工。做什么豆制品需进什么地方的黄豆,添加什么样的佐料,甚至烹制的时间、火候都有讲究。机器加工和手工制作在口味和劲道上还是存有很大差别的,现在的豆制品大多是工业化生产,产量是上去了,但口味却下来了。
    父亲的指点使赵善徕茅塞顿开,赵家豆腐之所以能够一炮打响,除了顾客认赵家老字号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豆制品加工工艺还是采用原始的手工制作,这无意间保留了一些豆制品传统风味,使自家的产品有别于市场上的一般豆制品,从而吸引了相当多的顾客。
    尽管生意不错,但赵善徕知道自己的生意和赵家豆腐店鼎盛时期还是没有办法比,做的豆制品在顾客心目中的地位也比不上当年的赵家豆腐店,想重现赵家豆腐店昔日的辉煌,要走的路还很长。
    尽管有父亲赵国屏在相帮,但是赵家豆腐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30多年,这个断层直接造成了它制作工艺上的停滞,其结果是复灶之后出产的赵家豆制品基本上还是30多年前的滋味和风貌,与现在消费口味产生了一定的错位。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过去赵家豆腐中的香干是黑香干,即香干的颜色是黑的,原因是在制作的佐料中添加桂皮的缘故。但桂皮味重,又易着色,这样的香干无论滋味、色泽均不太符合现代消费的习惯,在顾客的心中自然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口碑。
    症结揭开,赵善徕决定对赵家豆腐店的产品进行大规模的改良设计,但要想制作出既有传统特点,又符合现代饮食口味、风格鲜明的豆制品并非易事,尤其是对豆制品制作工艺技巧还不十分熟悉的赵善徕来说,难度更大。赵善徕选择从“赵家豆腐”中的重头产品——香干入手,借鉴父亲的经验,首先从佐料上进行改良:舍弃了对香干口味和形色影响较大的桂皮,选用八角、丁香、姜片、香果等8味中草药,佐以味精、盐来调制卤料。调制卤料是一项技术活,很多经验是要通过摸索慢慢悟出来的。为研制出合意的香干,赵善徕没少花心思。比如炉火的温度要控制在75—80摄氏度之间,持续烧煮8个小时左右,期间每隔2小时还要翻一次锅,以保证香干入味均匀。在研制最紧张的那一段时间里,赵善徕担心夜里睡过头,竟然将闹钟挂到了自己的耳朵上,闻铃即起。经过半年多的摸索,一片片色泽洁白、肉质细腻的香干出炉了,咀嚼着滋味鲜香的香干,赵善徕难抑心头的喜悦。
    新研发的“赵家香干”声誉鹊起,为使它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1996年,赵善徕为“赵家香干”注册了“瑞兰”牌商标,并添置了真空包装等专业设备,昔日不登大雅之堂的农家土产开始进入商业化运作的轨道。
    2000年5月,“赵家香干”获得上海农委组织评选的“沪郊百宝”称号,从而作为上海的土特产,广泛地进入到旅游集散地、茶馆酒楼等消费场所;2001年上海举行APEC会议期间,“赵家香干”还被作为上海土特产,赠与与会的各国领导人品尝,受到一致称赞。
    2004年,赵善徕携数千包“赵家香干”参加英国国际农业展,头一回将“赵家香干”的味道带到了海外,博得了观展人士的好评。之后,“赵家香干”又频频亮相于北京国际农博会、上海农博会的展台,每一回都博得满堂彩。
    如今,已经拥有3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添置了多台专业设备的赵善徕,想的是如何进一步挖掘“赵家香干”的传统特色,使之成为具有鲜明上海特点的一种知名土特产。
    曾经很遥远的梦,今天似乎已经是伸手可及了……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