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老家去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5年第11期

■李文奇


    市化工厂的郑作新近来过得越来越不自在,厂里的效益是每况愈下,而他这个技术科副科长虽在“官”之列,照样半年多拿不到1分钱工资,厂长又一个劲地埋怨他们开发不出市场畅销的高新技术产品来。一怒之下,郑作新赌气不再上班,去帮妻子照料鞋摊了。
    在鞋摊帮着妻子干了几天,郑作新原来蔫蔫的样子没有了,反而极度兴奋起来。看看妻子有时1天的收入就比自己1个月的工资还多,他做梦都在琢磨着怎么才能把小买卖做大了。妻子撇撇嘴说:“小本买卖就那么好做?这么多年了,我才做到这种程度。你才干了几天,就想发大财?”
    时间一长,进货的苦差使便落到了郑作新的头上。各皮鞋批发点,城市的大街小巷,就有了郑作新骑着三轮车匆匆前行的身影。有时候,他也到当地皮鞋厂直接进货。
    提起市皮鞋厂,那可是大名鼎鼎,它生产的红船牌皮鞋是闻名省内外的名牌,从省长市长到普通市民,都以穿红船皮鞋为荣。不说别的,只那每双鞋最低200元的价格,就令人肃然起敬。红船皮鞋的质量好,那是消费者公认的。对于经销商来说,凡未售出的鞋,只要没有太大的损伤,可以一律退回给厂家。商家愿卖,消费者愿买,使皮鞋厂大发其财。
    郑作新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到皮鞋厂提货的。因为他要的货数量少规格型号又复杂,人家就带着他到小额批发仓库去提货。在他的心目中,皮鞋厂是没有多少库存产品的,而且皮鞋厂在对外宣传时也是这样讲的。然而,在经过一座座大型仓库时,通过透气孔,他却看到那里面堆满了皮鞋。他疑惑地问仓库保管员:“那里面不是鞋吗?”对方很爽快地回答:“是呀!”他问:“为什么外面有那么多人提不到货,而这里却压着不少呢?”那人笑了:“你愿意要吗?这是些式样过时的鞋,有些在运输过程中造成了损伤,都是商家退回来的,没人要,只好放在这里等待处理!”“噢,原来如此!”郑作新一边说话,一边想:“原来名牌生产厂家也有它的难处!这些经销商都是经销高档皮鞋的,要求的就是式样新颖,式样过时的鞋自然没人要了。退给厂家,经销商是没吃亏,厂家可是倒霉了,这些鞋没法处理不说,还要支付仓库保管费用!”
    几天后,郑作新有事要回老家去。在县城车站转车的时候,他巧遇高中同学林兴平。林兴平正在修鞋摊上修鞋,高高地翘着双脚。看看那双鞋,郑作新禁不住扑哧一笑:“你就不会买双好一点儿的鞋?”林兴平叫苦连天:“好一点儿的?那名牌呀!动不动就好几百块钱一双,都赶上咱1个月的工资了,谁买得起?就只好买差一点儿的,才十几块钱、三五十块钱1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嘛!”林兴平瞅了瞅郑作新脚上的鞋,抬头笑道:“怪不得呢,闹了半天你是穿了红船鞋呀!你在大城市上班,有本事,又有关系,给老同学弄双几十块钱的红船鞋穿穿吧!”林兴平无意中的一句话,启发了郑作新。他想,皮鞋厂堆积如山的那些过时鞋,厂方要价应该不会太高吧?他心里没底,只好应付老同学:“那就试试吧!”
    回到老家,郑作新发现侄子脚上也穿着1双红船鞋!他想起来却是自己穿旧了后给侄子的。他跟侄子开玩笑说:“穿红船鞋下地干活,还挺上档次嘛!”侄子说:“三叔,你还别说,这红船鞋就是耐穿,加上现在农村里也没有什么重活了,这鞋我穿到现在,还从来没有修过呢!咱村永成从县里大商场买了1双皮鞋,穿了不到半月,鞋面就裂了,原来是牛皮纸的……”郑作新的脑海里重又浮现出皮鞋厂那堆积如山的皮鞋,一种“打回老家去”的想法油然而生。在回老家的几天里,他专盯人家的脚,专研究人家的鞋,人们说他这次回来变得古怪了,而“打回老家去”的想法却是越来越强烈了。
    一回到市里,郑作新就开始筹划把过时的红船鞋运回老家销的事。岂料,首先是妻子不同意,怕把她辛辛苦苦攒下的几个钱全赔进去。好不容易做通了妻子的工作,皮鞋厂的工作却又很难做。皮鞋厂怕低价处理过时鞋会影响红船鞋的品牌形象,郑作新不得不列席了皮鞋厂的讨论会。会上,郑作新“舌战群雄”,最后达成了由郑作新具体操作、皮鞋厂进行监督的一致意见。郑作新预付10万元信誉保证金,负责包销皮鞋厂库存的全部过时红船鞋,而且提第2批货时,必须缴齐上1批货的全部货款;在销售过程中,不得有售假或其他坑骗消费者的行为;如有投诉,一经查实,每起投诉就要扣罚郑作新信誉保证金1000元。为了保证自己的信誉,厂家的条件是很苛刻的,惟一宽松的就是体现在价格上。为了红船鞋背后的巨额利润和广阔的市场,郑作新全部答应下来。
    在老家县城,他租了1间店面,打出了市皮鞋厂低价处理式样过时的红船鞋的广告。按照他自己原来的策划,是销售专为农村消费者生产的红船鞋,现在这样打广告,是厂家的意思,他倒觉得比自己的策划更实在一些,更能吸引农村消费者们。名牌皮鞋,低价销售,三五十元1双,对农民挺有诱惑力。生意是出奇的红火!这些鞋,当时都是畅销品,现在来看只是式样过时了。在农村,就不太讲究式样了,过年过节走亲戚或出门办事,崭新的红船鞋往脚上一穿,多给人充面子哪!更不用说,还可以穿着它干农活呢!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农民们挤满了柜台,抢购红船鞋。郑作新和妻子两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只好聘请了三四个亲戚帮忙销售,还长期包租了1辆汽车专管运货。
    抢购风,抢购风,抢购只是一阵风。在人们要穿红船鞋的欲望被满足得差不多了之后,门市部的销售日见冷清,郑作新知道,应该转入正常经营了!看看在本县的抢购潮过去了,郑作新安排人照料好门市部,做好长期经营的打算。同时,他和妻子又去周围区县打广告,开新的门市部,掀起一轮又一轮抢购红船鞋的热潮。
    在本市十几个县发动过一轮抢购红船鞋的高潮后,皮鞋厂的库存所剩无几,自诩见多识广的厂领导们,也被这样大的销售成绩惊得目瞪口呆。郑作新终于实现了打回老家去的梦想,他辞了工作,回到了老家县城,在县城的繁华地段购买了面积近300平方米的店面,除了继续经营各类红船牌皮鞋之外,还要寻找新的经营项目。

编辑 杨锋(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