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茶香四方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5年第11期

■王雨林


    “来,来,来!尝尝今年刚出的新茶!”
    如果不经介绍,笔者绝想不到眼前这个快人快语的中年汉子是这间挂满奖状、证书的品茶室的主人,头冠江西省第九届人大代表、省市劳动模范、赣州市茶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等诸多职衔的于都盘古茶厂厂长黄清波。
    对这个名字,笔者并不感到陌生。黄清波1993年承包经营盘古茶厂这家原镇办茶厂以后陆续创出了盘古银毫、盘古龙珠、盘古神茶等省市优质名茶,其中盘古龙珠在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他还初步实现了茶厂规模化生产,2005年产生效益的茶园达到6300亩,生产茶叶28万斤,实现产值550万元,上缴国家税收48万多元。
    但这些都在其次。致富思源、带动周边的乡亲共同富裕才是黄清波最为人称道之处。

采茶采出富裕户

    盘古茶厂所在的长龙村因为地处偏远,一直属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村里不少村民没有增收渠道,就瞄上了砍树烧炭这一行。可一天下来,一个人最多烧出2担炭,收入4.5元钱。农民的经济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善不说,久而久之,山林还遭受到严重破坏。
    黄清波1993年承包茶厂并逐步扩大生产种植规模后,每年大量的采茶用工成为周边农民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快捷途径。“我这里每年采茶用工都在几万个工时以上,因此而支付的劳务费用也高达百万元。采茶时节,不仅茶厂所在的长龙村有相当部分村民来参加采茶,邻近的安远、会昌县也有不少农民、下岗职工前来帮工采茶,有的还因此成了季节性采茶专业户呢!”黄清波告诉我们,厂里现有86名固定员工,其中贫困户劳力42人,光给他们办理养老保险,厂里一次性就支付了1.56万元。
    长龙村有一黄姓农户,几年来一家有六七口人陆续加入到采茶工的行列,每年都可以得到5000元以上的采茶收入。“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长龙村,已经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黄清波说,长龙村像黄家这样靠采茶增收的农户有163户。

种茶带出专业户

    站在盘古茶厂的山顶上转头四望,远近的山上还有很多小有三五亩、多至十多亩的茶林。一打听才知道,其中有不少也是受黄清波影响,或者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
    黄清波承包经营盘古茶厂后,十分重视茶叶种植、管理、制作技术的提高,并努力开创自己的品牌。几年来茶厂日益红火,周围的农民见此情景纷纷把茶叶种植作为一门发家致富的副业而认真经营起来。
    “现在我们可以为种茶的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咨询、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茶叶加工方面的服务。”
    黄清波介绍,长龙村有一户叫黄华荣的农民,一开始在采茶季节来厂里参加采茶,后来认为种茶效益不错,从1996年起自己也种上了15亩。但由于在茶叶种植上是个外行,他就隔三岔五地跑到厂里,学学怎么施肥、剪枝的,当上了“编外学员”。有时候,黄清波还派技术员跟他上茶园,手把手教他。“现在黄华荣也算得上种茶的一把好手了,1年下来可以有3000多斤茶叶,四五万的收入。”
    据悉,几年下来,黄清波带动附近100多户村民种植了600多亩的茶叶。

为乡亲办实事

    在笔者乘车穿山越岭进入盘古茶厂的乡村小道的时候,注意到沿途有几个人在路上填土、平整,做道路的维护工作。一问才知道,这是黄清波投的资。
    黄清波说,因为茶厂近几年经济效益比较好,看到乡里乡亲有什么难事,他都会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像修桥补路、给村小学捐款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慈善事业,每年在这些公益事业上都要花费10万元左右。1998年的洪水也在长龙村肆虐了一回,村里一条30多米长的水陂被突发的山洪冲毁。这条水陂既是几个村组的交通要道,又有小水电的功能。水陂不远就有家机米房,村里多数村民都在这里打谷米。如果用外面的电,每度要3.5元,而利用小水电发出的电只要0.6元。于是,黄清波二话不说,投资17万多重修了长龙水陂。仅此一项,每年村民就可以节省4万多元。
    “致富思源,人先富了,也不能忘本呀!”黄清波的话总是那样朴实。(题图:中为黄清波)

编辑 高淑英(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