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从专业技术角度来看。按照今年6月11日欧盟与中国达成的协议,欧盟将继续对中国实施纺织品配额3年,其间每年的配额增长率在前一年配额的8%—12.5%之间。但是根据此次谈判结果,今年中国出现了两个配额,一个是原有的配额,另一个则是增加之后的实际使用配额。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今后中国每年的配额到底是以原有的配额为基数,还是以今年新增加的实际使用配额为基数?如果是后者,中国毫无疑问是此次妥协的赢家;可是如果是前者,中国明年的配额将减少4000万件,后年的配额也会因明年配额的减少而减少,所谓“赢”,很大程度上只是解了燃眉之急。从商务部事后的低调发言看,中欧最后达成的协议很可能是前者,这样的话,妥协对中国纺织品生产企业而言未必是赢的局面。
另一方面,要从政治战略角度来看。在中欧合作中,不但存在纺织品争端,还存在更多的战略合作空间。在对待今年1月1日之后中国纺织品大量涌入问题上,欧盟与美国持一致立场,但其背后的立场却大大不同:美国方面既有事务性考虑,又有政治性考虑,即“中国威胁论”,而欧盟主要出于事务性考虑,与欧盟达成的一致为中国对美谈判赢得了一个重要筹码。事实上,在纺织品问题上,中欧达成了一致已经对美国形成相当的压力,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中美间纺织品协议的条款不应比中欧间纺织品协议的条款差。
另外,要从“战术”角度来看。中欧前后两次就纺织品问题产生纠纷,一次在今年6月前,另一次就是此次纺织品滞港问题,但前后两次纠纷的性质大不相同。6月前欧盟内部可谓铁板一块,完全是为了保障欧盟纺织制造商的利益;但此次8000万件中国纺织品滞留欧盟港口,造成欧盟成员国内部出现分歧,形成以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为代表的保护制造商利益国家,和以德国、英国、北欧等国为代表的保护零售商和消费者利益国家两大阵营。滞港导致的“空货架”局面使欧盟内部零售商和消费者的声音开始渐渐出现,而且越来越响,这在中欧谈判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制造商和零售商、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利益,但每次纺织品风波起来,只要未涉及到其根本利益,欧洲的零售商和消费者集团一般不会直接出面抗争,此次他们的声音没有完全被制造商所淹没,为中方谈判赢得了相当大的主动权。类似问题同样存在于美国内部,如果在未来的中美纺织品谈判中,中方也能充分争取到美国内部零售商和消费者的支持的话,中美谈判也有希望向着双赢方向发展。这是此次中欧谈判获得的一个宝贵经验。
总的来说,最终达成的协议与中国纺织服装业界所期望的最优条件可能还有一定差距,因为大家都希望压港纺织品最好能够全部用追加配额解决清关问题。但是此次纠纷缘起所谓的“管理空档期”,即在6月11日到7月20日这段“管理空档期”内,无论是中国的出口商还是欧盟的进口商,都想尽可能完成大量交易,从而出现超额现象,这实际上是技术操作出了问题。目前的协议可能不一定保证未来两年内中欧纺织品贸易不出现新的磨擦,但欧盟至少不会发起新的限制措施。用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话说:纺织品问题进一步显示了自由贸易的重要性,欧中双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发生贸易战,我们拥有共同的利益,并且希望这种利益持久。至于美国人是不是也会在不久的将来表达同样心声,我们还需要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