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苏伟对我物色的铺面进行了考察。考察的结果是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第一、那个地方是一个自由市场,虽然读书人多,但环境嘈杂,读书需要安静,这样的环境,使读书的兴趣大减;第二、月租金1200元太贵。我考察过武昌环境相似、面积相当的门面,价格都比这儿低,如果在这儿租门面卖书,即使生意好,也只能赚点租金,为出租人赚点门面钱。”
他要我继续帮忙,寻找门面。
两天后,我在紫阳路路口又物色到1个门面,这个门面离武昌火车站只有几百米,周围学校也不少,且人流量大,不仅有武汉人,而且还有大量从火车站口出来的外地人。如果在此地办书店,顾客肯定多。我再次向苏伟作了汇报。
苏伟听了我的汇报,说:“那个地方,我曾经考察过,那里的人流量大,但都是中小学生,且他们的父母都有警告:交通复杂,放学后直接回家,不要在校外停留!买书者需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目前书价很贵,读者每买1本书,都要对这本书的内容进行反复‘扫描’,然后才决定是买还是不买。买者如此选书,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而来去匆匆的过客与放学回家的学生不可能有这种时间。你说在这种地方办书店,生意好做吗?”
两次选的门面都被苏伟否定,我开始怀疑整个武汉市是否有他看中的门面。
1个月后,苏伟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已经选中了1个门面。我问:“在哪里?”他说:“在武汉铁路医院对面。”我大吃一惊,武汉铁路医院是武汉的偏僻地带,周围被农村包围,那里一无学校,二无文化气氛,且人流量也不大,“怎么选中了那个地方?”我问他。
他说:“这个地方是卖书的一个‘盲点’,潜在市场很大,读书人虽然不多,但有生意可做。门面的对面是个医院,躺在床上的病人与护理病人的亲属,因这里的文化生活差,时间难打发,一定有看书的需求,对他们来说,看书是最简单、最方便、最经济的娱乐方式;而且,这里住的都是铁路上的职工,这些职工的工作地点都是流动的,且远离文化市场。他们回家休息,周围又缺少娱乐场所,到书店里买书或租书,是很有可能的。”
我说:“那地方,我去过,好像有两家书店,市场已经饱和了。”他说:“是有两家书店,但他们没有占据办书店的有利地势:一个书店在交通路段的坡子中间,另一个书店在菜场过去的那一边。前者,人们不会在半坡中停下来进书店看书,根据人们的心理习惯,不管是骑自行车还是步行,人们要么一鼓作气,要么随惯性下坡,很少有人在坡子中间停留;后者,人们从医院或者宿舍到菜场买菜,都不经过他的书店,按照人们的习惯,不可能买了菜再到书店里去看书。我租的门面正好在两书店的中间。离铁路医院与职工宿舍最近,旁边还有1个公共汽车站,人们上班下班都要在这里停留;人们早晨买菜、晚上散步,都要从这里经过,因此,人们光顾我书店的可能性最大。”
我问:“先开业的两家,怎么没选你这个门面?”
苏伟说:“这个门面月租金是500元,估计他们赚贵了,因为他们的门面月租金只需300元。在同样一条街上,门面相隔不远,500元对300元来说,就显得太贵了。但我不这样认为,如果地势好,每天多销几本书,200元几天就可以赚回来。选门面不在于租金的高低,而在于资金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就这样,苏伟租下了他看中的门面,开起了书摊。
这小子做生意真精。按常规,刚开的书店,一般都是“一月亏,二月平,三月赚”,而他第1个月就赚了。他的书店营销术是:以租书为主,以卖书为辅。因为这里大部分是消遣型、娱乐型的读者。他们读书的目的不是做学问而是娱乐,所以买书不如租书。从读者的角度说,花二三十元买一本书,看完后放在家里闲置,也不划算,因此,买书不如租书。从经营角度讲,目前租书比卖书赚钱,1本10元的书,卖出去只能赚个二三元,而租出去在外流动20次,就连本带利都回来了,然后把此书半价出售,那就又净赚了5元。
不过,经营手段再精再巧,也需要有好门面支撑,苏老板的成功之道除了经营手段外,更重要的是他选择了一个好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