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地缘优势,打差价好牌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5年第10期

■本刊记者 杨生恒

    近年来,全国中药材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一些中小药材商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生意越来越难做。然而也有一些精明的药材商逆风而行,借地缘之利,将自己原本较小的买卖迅速做大,并且越做越强。

    地处云南边陲城市瑞丽的“金星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这家1996年才创办的私营企业在短短10年时间内,靠经营缅甸出产的中药材迅速崛起,成为云南药材行业里的一家知名企业。
    瑞丽市与缅甸接壤。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国内药厂迅速发展,药材需求越来越旺,而国内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越来越少,于是缅甸盛产的中药材开始进入国内市场。当时药材十分紧俏,缅甸药材只要运到广州、昆明就能销售一空,一些精明的商家就坐镇瑞丽,做起了缅产药材生意。“金星”的老板金华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涉足中药材这一行业的。
    那时的金华也就二十七八岁,起初只是在一家经营药材的乡镇企业里做业务员。由于做事扎实卖力,为人诚实勤勉,金华在这家企业工作期间,积累下丰富的药材知识与很好的人脉关系。1992年,金华决定另起炉灶,开始独自做药材生意。
    创业之初,金华没多少本钱,他就挂靠在一家大公司的名下,靠赊货赚取辛苦钱。金华记忆最深的一次买卖是,有一次他看准了一笔生意,但没有本钱,只好以2分高利赊了人家60万元的货,并在年底额外付给人家6万元报酬,这才交易成功。那笔交易金华总共多付了18万元,但他也从此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基业。

    1996年,金华组建了“瑞丽金星有限责任公司”,事业开始飞速发展。利用瑞丽独特的地缘优势,目光敏锐的金华巧打差价牌,使一分的生意收到两分的成效,利润开始成倍增长。比如云香木在云南的销售价格每公斤只有2—3元,金华就将这一药材大量运到缅甸,每公斤可以卖到17元;而到后来,因为云南云香木过剩,没人种植了,出现断货,金华又将缅甸已过剩的云香木运回来销售,再赚一次差价。同样,5万元的肉豆蔻,金华从国内运到缅甸后,能赚10多万元;过些时日,等差价反过来,他再从缅甸运回来,又赚10万元,里外一翻,一共能赚20万元。
    这样的生意做久了,金华深深领悟了国际贸易的精妙之处,渐渐将经营范围从专营缅产药材扩展到农副产品、水产品、针纺织品、五金配件等进出口代理业务,公司规模由此不断扩大。在扩张过程中,金华始终抱着“宁肯人负我,不愿我负人”的做事原则,赢得了方方面面的信任:一批精通中药材的从业者被他网罗到帐下,众多药材商成为他的忠实合作伙伴,金融机构提供给他的贷款比例也逐渐上升,从10%慢慢发展到20%、30%、40%。金华因此得以将销售网点由瑞丽这块小小的土地延伸到昆明、广西、安徽、上海等全国各大城市,形成了跨省市、跨国界的良性循环系统。
    1998年前后,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内很多企业纷纷陷入困境,金华却通过自己众多的经营网点,及时获取销售一线反馈回的信息,找准商机,争分夺秒从国外组织货源销往国内各地。结果,在金融危机期间,“金星”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进一步扩大了经营产品的进出口量,以至于到后来,很多中药材品种金星公司都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比如全国80%的大腹皮(霍香正气水主要原料)都是由金星公司进口的;全国80%的酸枣仁(枣仁安神丸的主要原料)也都从金华那里走货。在2004年以前,瑞丽市经营药材的企业有五六家,但后来,规范并规模经营的就剩“金星”一家。
    目前,“金星”是德宏州(瑞丽市所属的自治州)惟一一家通过GSP认证(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药材公司,每年从缅甸进口成千上万吨药材,占整个德宏州中药材进口总量的80%以上。据金华讲,他去年的营业额大约有5000—6000万元,今年将增加到7000—8000万元,甚至超过1亿元。(题图:杨年强/摄)

编辑 杨锋(hej@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