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诚可贵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5年第10期

■杨年强

    湖南省常德市城区有一家专门加工在南方城乡盛行的筒被、烤火被的店铺。它看起来并不起眼,却在当地人口中享有“筒被王”的美誉,它加工的筒被和烤火被不仅在当地十分畅销,就连周边市县、甚至省外都有人特地跑过来买……
    有人看着店主赵容容喜滋滋地赚了个钵溢盆满,还以为她一直都这么顺风顺水呢,却不知10多年前,赵容容和丈夫两人同时从当地一家国有织布厂下岗,凄惶地扛着厂里抵工资发放的几匹布就回了家。为了生计,她和丈夫把扛回来的布匹加工成筒被和烤火被,然后拎上街头摆卖,终于走上了一条自力更生但阳光灿烂的路——10多年过去,今天的赵容容不仅开起了越来越大的门店,而且成长为常德市鼎鼎大名的“筒被王”!
    “那时候可真是难啊!”那天,和笔者谈起往事,赵容容忍不住感叹,“这‘筒被王’三个字的背后,蕴藏着几多的辛酸与汗水!”
    是啊,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地成功。“筒被王”的美誉既是赵容容汗水与泪水的结晶,更是她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她告诉我说,刚开始的时候,一同下岗的姐妹有好多跟她一样,起早摸黑地加工,求爷爷告奶奶地摆卖,但最终,大家都受不了那份辛苦、忍不下那种鄙视的眼神——只有她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并把这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好。所谓坚忍不拔,应该就是指的这种劲头吧。
    赵容容这位普通的个体工商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磨难和挫折,不同的应对态度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只有那些不被苦难击倒,能够在逆境中愈挫愈强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才能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曲千人赞、万人颂的优美舞蹈《千手观音》,那一群让全国人民领略到了美的别样韵味的聋哑人舞蹈班底。她们以无声的律动和曼妙的舞姿,为有声世界带来了精妙绝伦的传奇。那是一种化一的精神,一种生命之灵的舞蹈,是一种超越健康与残疾的人性至乐,一种源自心灵深处的震撼——而所有这一切归结到一起,则正是那自强不息、拼搏进取精神的生动诠释。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证我们还可以举出不少:像前不久在首届务工青年鲲鹏文学奖大赛中获奖的女青年赵美萍,像自学成才、被清华学子称为“英语神厨”并获得本科文凭的清华大学食堂临时工张立勇,像本刊本期杂志中宣传的“倒奶奶”王春兰、书写“四自”精彩人生的四川省华蓥市残疾人群体等等。在他们身上,都有一个亮点始终在闪光,那就是“自强”。
    也许,作为个体,他们都很渺小,但他们敢于挑战自我,挑战人生,奋斗而不懒惰,图强而不倒退,并最终把梦想攥到了手里,挥写出一个个大写的人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哲从对乾、坤两卦物象的解释中引申出千百年来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的人生哲理,教导我们,一个人的境遇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境遇,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走一条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道路。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终缔造出精彩人生!
    而这一点,无论是对下岗职工还是残疾人朋友,也无论是对千千万万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还是准备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广大同胞来说,都是如此。
    记住: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艰苦奋斗来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
    自强不息的人一定会成功!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