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外埠玉雕师陆续进驻瑞丽,推动了当地玉雕加工业的发展


争奇斗艳“瑞丽工”
http://www.gcmag.cn  《光彩》杂志2005年第9期

■本刊记者 杨生恒 ■李向开 陆燕

    瑞丽珠宝市场日益兴盛,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地玉雕工艺这些年来不断推陈出新。早期的瑞丽珠宝交易以毛料和成品为主,玉石的加工大都在缅甸或广州等地完成。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外埠玉雕技师陆续进驻瑞丽,推动了当地玉雕加工业的发展。今天的瑞丽珠宝市场上,约有上千名大大小小的玉雕技师,其中不乏堪称大师的玉雕艺术家。记者采访了其中的几位顶尖人物,发现他们本人也像翡翠一样成了瑞丽的宝贝。

奇巧轩主王朝阳

    王朝阳,1971年出生,河南南阳人。王朝阳的父亲是一位中学美术老师,受他的影响,王朝阳从小迷恋绘画、雕刻。1987年,王朝阳初中毕业,父亲看他是一块搞艺术的料,将他送到家乡石佛寺学习玉雕。在那里,王朝阳有幸认识了北京玉雕大师吕坤的一个徒弟,在他的引荐下,王朝阳北上京城,师从吕坤深造。由于悟性好,又肯钻研,王朝阳深得吕坤厚爱,从问料到构思,从画货到下刀,每一个细节,吕坤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这位爱徒。一年半后,王朝阳身怀绝技返回家乡。
    回到家乡后,王朝阳承包了当地的一个玉雕实习车间,开始自己创业。然而那时王朝阳既不懂市场,也没有管理经验,3年后,他血本无归,还欠下十几万元的债。
    1997年底,王朝阳已是走投无路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瑞丽碰运气。没想到这一来,王朝阳可找到了自己的舞台。面对瑞丽珠宝市场上形形色色的玉石原料,王朝阳顿时浑身来劲,很快就又弄起了一个玉雕小作坊。
    可是王朝阳的运气并没有立刻扭转。此时一场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瑞丽珠宝市场一时间陷入萧条,王朝阳再次到了破产边缘。为了生存,他每天骑着一辆花30元钱买的破自行车到处看玉石,用尽可能少的钱买一些低档毛料,把它们加工以后,以稍高一点的价格卖出去,以此勉强维持店铺的生意。
    不过在困境中,王朝阳却悟出了一些东西。当时瑞丽珠宝交易以毛料进口为主,销往广州、北京等地进行精加工后,再卖到台湾、香港等地。瑞丽本地虽然也有少部分来自缅甸、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雕刻工匠,但都做一些普通雕件,以传统题材为主,而且工艺大都十分保守。王朝阳就想,自己为什么不做一点有特色的“活儿”呢?
    1999年,在一次进料过程中,王朝阳无意间看到了一块红黄相间的石头。这是一块质地并不太好,但有些特点的双色毛料,并没有太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王朝阳喜欢它的色彩,就花500元钱买了下来。回家后,经过几天的构思,王朝阳将这块石头切下一个边角,雕出了一尊长眉罗汉:用玉石的白色雕刻罗汉的身体四肢,用黄色雕刻罗汉的法器和袈裟。
    长眉罗汉亮相后,立刻赢得同行好评,王朝阳索性把整块石头切成18块,一口气雕了十八尊罗汉。“十八罗汉”形态各异,神态逼真,每一尊罗汉的法器袈裟都是整齐的黄色,而面首四肢则是纯白色,问世之后立刻被一位内地珠宝商以6万元买走,成为圈里人公认的传世之作。
    此后,王朝阳又相继推出“精打细算”、“济公戏蟋蟀”、“相看两不厌”等多件有影响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是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王朝阳声誉从此不胫而走,许多熟悉不熟悉的商人、朋友到瑞丽后都要到他的“奇巧轩”来看一看,走一走,作品出一件就卖一件,售价也节节攀升。
    2004年,王朝阳用别人不屑一顾的黑白杂色毛料雕刻了一套(5件)神态各异的斑点狗,取名“喜怒哀乐愁”。这套作品不久后在中国云南国际珠宝玉石博览交易会上一举夺得雕刻大赛金奖。王朝阳也从此成为瑞丽玉雕工艺圈里的领衔人物。

笑傲江湖的肖军

    1967年出生的肖军,是江苏南通人。他早年就读于江苏南通师专美术系,毕业后在家乡一所职业中学当美术老师。在学校工作期间,为了打发时间,肖军拿当地的青田石刻一些小雕件,然后拿到酒店去推销,没想到那些小玩意儿很受客人们喜欢。肖军由此走上了雕刻道路。1年之后,他辞掉了工作,南下广州闯荡江湖。
    那是1991年的夏天,肖军怀揣借来的150元钱和几件青田石小雕件,在广州街头的玉雕铺子间转悠,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几经辗转,肖军终于在一个玉雕店谋到了一份学徒工的职业,并凭借已有的雕刻基础和艺术功底,迅速赢得了老板的器重。
    1年后,那家玉雕店的人事和经营策略发生变动,肖军觉得别扭,就开始自己创办公司。他以3000元的总投资搞了一个玉雕车间,一个人大胆尝试,推出了一系列颇具个性化的玉雕作品。这些作品很快为肖军打开了市场,仅几个月时间,他就买地建起了厂房。由于很多玉雕工纷纷拜师肖军门下,他的玉雕工人迅速扩展到20多个。两年后,肖军追加投资,以50万元在广州开设了新艺龙珠宝行,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珠宝玉石老板。在1993年至1995年,肖军的玉雕生意出奇的好,1个月很轻松就能赚10来万元。
    成为老板以后,肖军很少再动手雕玉,都是请师傅干活,优越的生活让他感觉良好。1995年后,他开始做毛料生意,心理越来越浮躁。直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来临,生意不好做了,肖军才终于静下心来。他吃惊地发觉,自己两年来基本上没有什么作品出手,很多原来很欣赏其作品的朋友都离他远去,原来跟他学手艺的新人却陆续成了拔尖人物。肖军发现自己落伍了,远离艺术了。他开始厌倦喧嚣的商人圈子,再也快乐不起来。
    1999年,肖军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诧的决定:他要放弃广州的一切,包括家庭和上百万家产,去寻找新的发展平台。就这样,肖军带着1000元和一张身份证,只身来到瑞丽。在这里,他扔掉了手机,使自己彻底与外界隔绝:他决心用两年时间苦练技艺,重新回到艺术之路上来。
    一切从零开始。肖军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新人来看,只要有人请他做活,哪怕是一个30元的小挂件,他都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地去完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如果他对自己雕刻的作品不是很满意,即便别人觉得不错,要给高价,他都不会接受。
    苦苦修炼当中,肖军又开始出成果。2000年,肖军花几十元钱买了一块翡翠毛料,切开之后,黄中带脏(有两个米粒大的暗红点),不是一块很好的料子。但是肖军因材施技,取上边的黄色雕成一头凶悍的豹子,下边的油青色雕成一只垂死挣扎的野猪,两点脏色则巧妙地处理成豹子嘴角的血滴。雕成后他把这件作品取名为“搏杀”。
    “搏杀”成了肖军来到瑞丽后的成名作。2002年,这件作品被一位来自昆明的女顾客以5000元的价格买走。后来,肖军从报纸上得知,这件作品在一次拍卖会上竟然拍出了17万美元的天价,创造了一个“瑞丽神话”,肖军也因此再度声名远扬。
    不过肖军继续沉下心来做事,有点钱他就买点奇奇怪怪的料子,不时地雕出一些出其不意的作品:“雄才大略”、“五鼠运财”、“老鹰”、“花果山”、“北极熊”、“卧牛”……作品一出手就成为别人模仿的东西。
    瑞丽早些时候墨玉不受人重视,肖军拿来雕鹰、雕观音,逐渐地被人们认同,传开之后,成为流行。墨玉在瑞丽现在一再升值,加工费用也一路飚升,刻一件至少1500元。
    名气大了,广州、曼德勒等地的人都来请肖军去当地发展,但他哪里都不愿意去,当地的珠宝商只好拿玉石来瑞丽求他雕刻。
    肖军是个典型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多为即兴,而且不喜欢重复。他现在雕玉件,同样的题材,第1件自己做,第2件、第3件就交给徒弟们做,坚决不做第4件。我们去采访他的时候,正值盛夏,肖军说不再接别人的活了,要搞自己的东西,尤其是让自己满意的作品。
    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满意?肖军说 :“就是做出来的比想像的还好,而不是那种雕刻机器打磨出来的,这种东西,要卖就卖个天价。”

高产艺人李振庆

    李振庆是河南邓州人。1996年,他来到瑞丽,开了一个很小的玉器加工厂,专门从事来料加工。由于他的工艺好,来找他雕玉的珠宝商不断。“活儿”多时,往往要排队到4个月之后。李振庆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带了十几个徒弟,自己画货,徒弟加工,每月平均要做200多件。
    李振庆起初接的活大都是些简单活,比如手环、戒面、挂件。时间稍长,他觉得这种命题式伏案雕刻加工出来的东西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实在是浪费毛料。他算过一笔账,买一块毛料,如果加工手环可能卖2万元,可是加工成艺术品就可能卖到20万元。李振庆决定雕刻艺术作品,凭自己独特的雕刻头脑赚钱。
    和肖军、王朝阳一样,李振庆也是一位极有天赋的玉雕师,他的第一件艺术品是“刘海戏金蟾”。这件“活儿”缘起颇有意思:李振庆有一次帮朋友选了一块玉石毛料,以1700元的价格谈妥,可是过些时候,那位朋友反悔了,毛料商就逼着李振庆自己拿了下来。当时他实力不济,将毛料拿回家后,寻思来寻思去,最后刻了一个“刘海戏金蟾”。可是能卖多少钱他并不知道,请一个朋友看后,朋友估价5000元,李振庆从此对自己的艺术玉雕有了信心。
    2000年前后,李振庆相继创作了“双佛论经”、“红云当头”、“相看两不厌”、“天运”等佛教题材的作品,其中“天运”被上海一位房地产商以36万元的高价收藏。李振庆由此迅速引起行家关注,优秀作品也越出越多。在2004年举办的“玉博会”上,李振庆送展的3件作品均获省级银奖,他的名字从此成为瑞丽珠宝业的一个品牌。
    最近,李振庆又完成了一批作品。这是他花3年时间寻觅毛料和构思题材、精心打造出的一套系列作品,一共26件,是一套综合性作品。李振庆认为,中国玩玉的人那么多,但从来没有综合起来的,他准备带着这批作品参加今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珠宝博览会”和“天工奖”的评选。李振庆对这套作品非常有信心,认为一定可以获奖。为了保密,极少有人见过这套作品,但已有3个老板定了货,最高的出价已达到120万元,最低的也出到了70万元。李振庆对这套作品充满期待,在作品制作过程中,从毛料到半成品,再到构图,到成品,每个阶段他都拍了照片,完成后将出版一本精美的画册。
    这些年来,李振庆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他在华丰市场内开了一家“三彩翡翠雕刻艺术有限公司”,每年能赚20多万元。但是李振庆说,这些年瑞丽的毛料市场被大家炒得太热了,好毛料越来越少,越来越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创作。李振庆每去一次毛料市场就感觉价格又翻了一番。去年有一块毛料,他开价8万元,人家要20万元,砍到16万元时没要,回来后就后悔了,再去讨价还价,想着以14万元买下来,人家不卖。等他刚走,一个香港人去了,以16万元买走。据说那个香港人将那块料子加工成几个挂件就卖了70万元。如果放在今年,那块毛料至少能卖30万元。现在矿区毛料少,3年前买的毛料现在能翻三四倍。毛料涨价了,可是客户给玉雕作品的价格一时还上不去,因此李振庆现在有些东西卖不上价也就不卖了,他的很多钱都压在了毛料上,创作出的作品也都待价而沽,准备将来卖个好价钱。

“带头大哥”邝山

    因为有王朝阳、肖军、李振庆这样的玉雕大师,这些年来,瑞丽珠宝市场的玉雕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与广东、河南等地的玉雕大有不同,珠宝行业内的权威媒体《财富珠宝》因此将瑞丽的玉雕工艺专称为“瑞丽工”。但是这些年来,瑞丽的玉雕大师们虽然技艺不凡,但每出一件作品所得的回报却并不高。在他们的众多作品中,大都是别人拿来毛料请他们设计雕刻,他们的所得仅限于很少的加工费。即使自己买毛料雕出属于自
己的作品,也往往经不住一时的诱惑,或抹不开人情,以较低的价格出手。这些作品被别人拿到拍卖场去拍卖,往往几万元的东西一转手就能卖到几十万元,好的作品升值更快。可是这些单打独斗的玉雕师往往出一件作品就卖一件,卖出去后再想收也收不回来了。瑞丽的玉雕大师们长于工艺,却并不善于组织,因此“活儿”是他们出来的,钱却被别人挣去了。
    鉴于这种情况,肖军等人开始反思。几位大师想,他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创作出这么好的作品,却得不到很好的回报,瑞丽的珠宝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应该向更高层次发展。他们设想,找一个牵头人,将大家组织起来,尽量将精品留在瑞丽,同时营造出一个创作的良好氛围,给艺术家留下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沉下心来,也可以为瑞丽培养出更好的玉雕人才。
    玉雕师们找到了一个合适人选,那就是瑞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邝山。对于那些敏于行而讷于言的玉雕大师,邝山是他们很好的合作伙伴。
    邝山,42岁,北京人。他本人不事玉雕,但他是瑞丽玉雕行里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这是一位热心公益的珠宝商人,在瑞丽珠宝街拥有一个“翠苑”珠宝店,但更多的时候,他是作为瑞丽珠宝行业的负责人之一活跃在与珠宝业有关的各种交际场合。邝山曾走南闯北到很多地方经商,具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和相当超前的商业思维,因此当他辗转来到瑞丽定居后,很快就被推举为当地宝玉石协会的秘书长。
    当邝山得知肖军他们的想法后,双方一拍即合。由邝山出资,玉雕师凭技术入股,组建起了“玉雕艺术有限公司”。这是目前全国玉雕行业独一无二的一种组织形式,几个珠宝商家合作,抵制住价钱的诱惑,各自留几件佳作,将好的作品集中起来展销,并进行不同层面的宣传,使得瑞丽玉雕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按照邝山们的理想,他们要从原料集散地打造成文化品牌,通过文化手段来实现产业提升,把加工工艺提高到尖端水平。这件事整整酝酿了5年,现在已初具雏形,邝山负责组织经营,玉雕师们负责艺术创作。艺术家之间也可以毫无保留地广泛交流各自的创意,邝山则协调珠宝商们几月几日参加什么大会,使整个瑞丽玉雕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鉴于当地搞玉雕专业的人相对短缺,邝山联合瑞丽教委及职业中学,在职业中学成立“玉雕艺术专业”,以企业运作的方式组办玉雕学习班,玉雕师们拿着自己的两三件精品加入公司,免费授课,吸收一些有资质的孩子进行培养。在已试办的一个班里,现在有10多个学员,其中有两个学生已经脱颖而出了,另有两个也即将“出师”,学了2个月就可以雕二三百元的活了。
    邝山介绍,他们现在还在赔钱做事,等他们招够40个学生,公司运作就可以平衡了。他们今年预计可以招生45人左右。
    邝山说,他们要培养更多的玉雕大师,为打造“东方珠宝城”的优秀品牌奠定人才基础。


编辑 萧洋(yangnq@gcmag.cn)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