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中国—再谈和平崛起
http://www.gcmag.cn  2005年第9期

■杨年强

    今年1月20日,大名鼎鼎的美国英特尔公司突然对我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由3位清华毕业生白手起家创办的深圳市东进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起“intel头文件”诉讼,点燃了新一轮中外知识产权之争的硝烟。经过最初的惶惑,东进公司静下心来沉着应对,并依法对英特尔公司提起反诉讼……
    虽然到目前为止,这一诉讼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有一点大家却越来越认同:英特尔公司此举很有可能是为了消灭竞争对手——正如东进公司董事长李如江所说 :“我们的产品和英特尔构成非常强烈的竞争关系;并且,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东进公司的产品无论从信用、产品设计,都远远超过英特尔的产品。”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什么2003年初,美国思科公司要以保护知识产权的名义,起诉华为公司;而2004年初,围绕着刚刚出台、还没有形成多大市场的中国无线局域网国家标准WAPI,英特尔会动用包括美国总统、国务卿在内的几乎所有力量,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狙击。因为在这些跨国巨头眼里,未来真正威胁其垄断利润和长远发展的,就是中国力量。虽然它目前还很弱小,但凭借中国崛起的大势,这些竞争力量的崛起只是时间的问题。著名的《商业周刊》说,美国制造商之所以对这些中国公司忧心忡忡,是因为与过去欧洲和日韩的挑战者不同,这些中国竞争对手一旦将“低工资和高科技”结合在一起,“大麻烦就来了”!
    而“低工资和高科技”的有机结合,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件值得期待和庆幸的事情:当我们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和平崛起”的时候,更多地只作为一个“世界工厂”而存在,只占据到产业链条中较低端、利润率较低的加工部分,“挣的是血汗钱”。现在,终于有企业经过长期的卧薪尝胆、艰苦努力,拥有了自主开发的技术和品牌!难怪有人说:“中国崛起正在成为一场垄断者的噩梦。无论是思科状告华为,还是英特尔状告东进,都是历史的必然。这是一场十分凶险却没有任何退却余地的战争。”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场“战争”目前正朝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7月2日,海信集团用自主研发成功、达到业界先进水平的数字视频处理器——“信芯”生产的彩电在其下属的5大彩电生产基地同时下线,并开始推向市场。一时间,国内媒体对海信“中国芯”的报道连篇累牍:因为正是这看似不起眼的“中国芯”,终结了占全球总销量55%的中国彩电长期以来只能依赖外国芯片的历史!这对因核心技术缺乏而屡受困扰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疑具有标志性的创举意义。
    但是,对庞大的中国企业群体来说,仅仅有华为、东进和海信等少数几家企业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因为一个国家高科技力量的崛起,不是少数几个企业的事,而必须依靠更多企业集体性的“骚动和喧哗”。而在目前的中国,这种态势显然还没有出现。
    因此,我们必须牢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在实践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胡锦涛语),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并最终迎来一个“中国创造”的时代。
    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闭窗口
光彩杂志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