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筷子店不但没有出现林祖祥担心的交不上租金的局面,而且,生意越来越红火。原来这家筷子专卖店卖的不是普通的竹木筷,而是做工精美的工艺筷,大多数顾客都把它当礼品买去送人。林祖祥按捺不住了,在北京像这样的筷子专卖店还很少,这个市场蛋糕还很大,很诱人。 林祖祥虽然经商多年,涉足通讯、餐饮等行业,但卖筷子还是“新媳妇上轿——头一遭”。为稳当起见,去年春节林祖祥在王府井一家商场里试验性地开了一个小小的筷子专卖店,从筷子加工厂家订购了一些价格数十倍于普通筷子的工艺筷。因为利润空间可观,林祖祥卖筷子首战告捷。 林祖祥看到了小小筷子蕴藏的无限商机,他决定扩大筷子专卖店的经营规模。今年4月,林祖祥的第二家筷子专卖店——“王府井筷子店” 在工美大厦1层开张了。按说算上最先林祖祥的租户开的那家店,王府井大街上已经有两家筷子专卖店了,为什么还要在同一条大街上开第3家店而不另选别址呢?林祖祥有他的道理:“王府井不仅仅是一条商业街,它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外游人如织,工艺筷子作为一种颇有文化内涵的礼品,放到王府井来卖是最合适不过了。每天进入这条街的中外顾客多达百万人次,3家筷子专卖店并不多。”工美大厦这个门面是林祖祥多年前就租下的,这几年转租给别人赚些差价,如今自己有了好项目自然要充分利用了。 为了有别于其他两家筷子专卖店,林祖祥在他的这家新店上动了不少脑筋,除了规模更大、档次更高外,他还在筷子的文化上大做文章。对于这点,林祖祥颇有心得:“卖筷子其实就是卖文化。如果把筷子作为普通的餐具来卖,在王府井这样的黄金码头连交租金都不够,肯定行不通,只有把深厚的中国传统筷子文化和精良的筷子制作工艺融为一体,才能大大提高筷子的附加值。” 首先在店面的装修上,林祖祥刻意营造中国古文化气氛。他把一副足足有1.7米高的巨型红木筷摆放在正对店门的装饰架上,两根筷子中间还挂着一个金线绣的“福”字。店内的一面墙上装饰的全是关于筷子文化的印刷品,诸如“使用筷子的十二大忌讳”、“筷子的渊源”、”筷子上边的学问”等等。店里还饰有清明上河图,陈列筷子的是古色古香的深色红木架,照明是书着“福”字的孔明灯。 其次在产品这方面,林祖祥不再是单纯地从厂家进货,他专门请了两位工艺美术师负责筷子的设计,不断推出新产品。在林祖祥的这家“王府井筷子店”,筷子不仅仅是日常用的餐具,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 筷子上不同的雕饰有不同的含义:刻有多种字体的“福”“禄”“寿”的筷子,是送给长辈的“孝心筷”;描金镶玉饰以“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图案的筷子,寓意婚姻美满、富贵吉祥;有十二生肖图案的筷子则是送给“寿星”们的个性化礼物…… 搁筷子的筷架也做得颇具匠心。鱼形的筷架与筷子呼应,取“愉快”之谐音;元宝样的筷架则意为招财进宝;有十二生肖图案的筷子与做成生肖形状的筷架搭配…… 就连筷子的装盒数也有讲究。生日筷一般是1双,那一天“寿星”是“唯一的明星”;婚筷一般是2双,意为双宿双飞;普通的礼品筷,装4双,有四世同堂之意;装5双,表示五福临门;装6双,则是六六大顺;装10双,可谓十全十美…… 再者,林祖祥要求所有的店员都是“筷子文化通”,在他们上岗之前,人手1份《筷子商品学习资料》,耳熟能详了才能上岗。
林祖祥说,“筷子既是日用品,又是民俗品。我希望来我店里的所有顾客在买筷子的同时,也能很好地了解中国古老的筷子文化。” 在销售策略上,林祖祥把这家店定位为高档旅游礼品店。店里的筷子价格从40多元至1280元不等,百元以上的高档工艺筷要比其他两家店多得多。 林祖祥告诉记者,“40—300元左右的筷子个人买的较多,生肖系列和脸谱系列的产品就卖得不错,300元以上的产品则以单位团购为主,经常一订就是几百套,作为各种庆典纪念品或是送给客户的礼品。” 针对单位客户,如果一次订购的工艺筷数量较大,筷子店还可以专门为客户设计符合其需求的工艺筷。 在国外游客眼里,筷子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因此来店里买筷子的老外不少。根据他们的用餐习惯,筷子店还设计了许多款配备餐巾的筷子,绸缎质地的餐巾包在筷子外面是一个漂亮的筷套,打开来就是一张餐巾,颇受老外的青睐。针对这部分人群,林祖祥店里还出售桌旗、酒瓶套及其他中式餐具,像木碗之类。桌旗多是锦缎质地,绣有龙的图案;酒瓶套也以锦缎为主,有做成旗袍样式的,有做成香囊样式的,都极富民族特色,价格不菲,也颇有赚头。 记者还在店里看到一双不锈钢材质的旅游伸缩筷,因其只有普通筷子的一半长度,携带起来十分方便。此种筷子形似钢笔,但“笔帽”取下来戴在“笔杆”上,就是一副应用自如的筷子。送给经常出差或是喜欢旅行的朋友,十分适合。 就在记者在店里呆的短短的1个小时里,先后有人买走了十二生肖筷子和一套由各种木质拼嵌出精美图案的筷子。林祖祥说,周末逛街的人多时店里生意更好。 最近林祖祥为自己的工艺礼品筷子申报了“神州富祥”商标。林祖祥对他的筷子店踌躇满志,他说等他把这家店的商业模式经营得成熟时,他会在北京及各地复制这家筷子店的模式。那时他还会建立自己的筷子加工厂,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一条龙,把中国的筷子文化发扬光大!
编辑 何健(hej@gcma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