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cmag.cn
2005年第5期《光彩》杂志
■贾仁山
免费放电影,轻巧赚大钱
在山东枣庄市,有一个叫韩飞的农村青年每天走村串乡,把放露天电影做成了一项事业。在请村民免费看电影的同时 ,他自己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露天电影蕴藏大商机
韩飞1967年出生于山东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由于小时候患小儿麻痹症,他从此行走不便,一直生活在乡亲们同情的目光里。
但韩飞一直想自食其力。1996年3月,他托亲属在枣庄市一个建筑工地上找了一份给食堂厨师打下手的活,干一些择菜、烧火等杂七杂八的事。能给人打工,韩飞觉得生活有滋有味。
有一天,韩飞所在的工地上,已竣工的第一期小区的物业公司为活跃居民文化生活,放映了一场露天电影。晚上,电影开演,居民们来了不少,热闹地坐在一起看电影。韩飞也很高兴,好久没有看电影了,他想起小时候,看着小伙伴们结伴到外村去看电影,自己却因为腿脚不便只能无奈地呆在家里。等后来长大了,可以走远路了,农村却再也不见放露天电影了。
从那以后,打工之余,韩飞就一个人跑到电影院看电影消遣。一张电影票的价钱一般要30元,有的甚至要50元,韩飞每次都恨不得攥住在电影院的每一秒。然而,让他心烦的是,电影院放电影前都有大段的贴片广告。韩飞想这不是浪费自己的钱吗?花几十元钱就应该只看电影,却看了不少广告,真是划不来。后来,他实在忍不住了,便向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打听,结果他知道了一个惊天秘密:电影院通过这些贴片广告可以拿提成赚钱!
韩飞想,这样也可以赚钱?那自己要是回老家给乡亲们放露天电影,也做做广告,不也能赚钱吗? 1996年11月,韩飞带着打工挣来的5000元钱跑回老家,他要给乡亲们放露天电影啦!
韩飞首先跑到镇政府,打听镇里的电影放映机还在不在,结果发现放映机多年来还一直闲置在仓库里。镇里干部说,你要用就拿去,活跃一下农村文化生活是好事。但是放映机已经坏了,韩飞又找到当年的文化馆老馆长,两人将机器弄到市里维修,又购置了银幕、电源线,总共花了1000多元钱。镇里一看韩飞花了大钱,便说,这机器你就留着吧!韩飞高兴坏了,又缠着老馆长教自己怎么使用放映机。捣鼓了几天后,韩飞已经能熟练地放映电影了。
韩飞跑到枣庄市电影公司,押了200元钱,以20元钱一天的价格租回两个上一年上映过的电影拷贝,又找到儿时的伙伴杨依钢,以每天10元钱的“工资”请他帮忙放电影。
杨依钢有点纳闷:“飞子,你这是做的什么买卖啊,到外面挣了大钱没处花啊?” 韩飞笑着说:“没事,我们先在本村里放几场,就当我韩飞报答乡亲们!” 杨依钢听得一头雾水,但仍然乐呵呵地与韩飞忙活了起来,毕竟大伙多少年都没有看过电影了!
韩飞首先在本村为乡亲们免费放了一场电影,结果,全村几乎所有大人小孩都走出家门来看电影,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大家都非常高兴,直夸韩飞做了件好事。
此后,韩飞与杨依钢又扛着放映机,走村串乡到处放电影,并且根据村民的要求来选择影片。这时,韩飞的妻子有些不情愿了:“花钱修机器,花钱租拷贝,花钱请人帮你放电影,这光花钱不赚钱的日子能行吗?”可韩飞笑而不答。
一个月后,周围几个村子都知道了有个韩飞,走到哪儿就拉上块白布,给大家免费放露天电影。这时候,韩飞感觉时机成熟了,他来到镇上的峄城亚东家电城,找到TCL家电分公司的经理孙智勇说,他可以为TCL做宣传!孙经理不太愿意:“我们搞活动一般都是文艺演出,搞露天电影广告宣传我心里没底。”
韩飞自信地与孙经理谈了自己的各种“策划方案”:在电影场上挂广告条幅,插公司彩旗;播放电影前、中间换拷贝时放映TCL产品的幻灯片……
孙智勇听了半天,觉得可以一试:公司的大部分电视机都销往农村,主要销售对象就是农民,这样直接深入农村做宣传,也许是个好办法!他和韩飞商量价钱:一场电影100元钱。这对于自己来说,完全承受得起,如果效果不大,也没有多少损失;如果有效果,可比办一场演出经济——搞一场文艺宣传最起码要投入1000元左右。孙经理决定先搞5场看看效果。
5场就是500元钱!韩飞激动得心里怦怦直跳:看来自己这个想法是完全可行的。回去以后,他费尽脑筋、精心策划了广告的宣传形式,还跑到市内花1500元钱买回一台幻灯机、 一套音响设备。
比电视广告还牛
准备就绪,韩飞将孙经理和TCL公司市场部业务员请到放映露天电影的村子。到现场,孙经理吃了一惊:只见放电影的空地两旁全是TCL的彩旗和条幅。电影开演时,银幕上播放了TCL产品的幻灯片,韩飞边放映边解说,农民们看得津津有味……
5场露天电影下来后,孙智勇发现自己的家电产品销售业绩有所上升,顾客都是榴园镇附近的农民。他高兴地给韩飞打电话:电影广告见到效果了,这个创意非常好啊!
没过几天,孙智勇兴冲冲地找到韩飞,与他签订了一年的广告合同。这时,韩飞又想出了一个点子:举办“峄城亚东家电百部电影下乡活动”,让“亚东家电”更加深入人心……孙经理一听高兴极了,连连称赞韩飞是个聪明的“电影广告人”。
韩飞是一个爱动脑筋琢磨事的人,他让观众看幻灯片、看条幅彩旗广告,但有的乡亲不识字怎么办呢?他想到了“听”:通过音响,自己用乡亲们都能听得懂的家乡话做现场宣传,效果肯定更好。
于是接下来,在颜庄村露天电影场上,传出韩飞的声音:“兄弟爷们儿注意了啊,下面利用几分钟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晚上,是我们与TCL集团峄城亚东家电联合举行百部电影下乡活动。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亚东家电的情况,亚东家电地址在区医院向西100米路南……”乡亲们见这电影里还能弄出韩飞的声音来,就听得鸦雀无声。几场电影下来,孙经理那边的销售更是火得不得了。
从孙经理那里反馈回来的消息让韩飞喜不自胜,他对放露天电影赚钱更有信心了。他开始寻找第二家合作的客户。韩飞来到一家卖笔记本电脑的商店,找到了经理谈广告合作。但那位经理不紧不慢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这个笔记本电脑一台都是上万元的,最便宜的也在7000元以上,农村有人能买得起吗?再说他们买了又去做什么呢?”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韩飞问住了:是啊,全村没有一台电脑,更不要说这笔记本电脑了。人家做宣传不是白投钱吗?想到这里,韩飞脸红了起来,连连说道:“对不起,我走错了门。”
走出笔记本电脑商行,韩飞直拍脑袋:在农村做广告,必须是农民需要的!从那以后,他把拉广告的目光盯准了农村市场的客户:种子公司、农机公司、化肥公司、家电公司、摩托车公司等。思路一调整,一谈一个准。不久,一场电影下来,韩飞就能宣传两三个客户的产品广告了。一两个月后,这些客户的销售业绩都开始上升,感觉韩飞的电影广告比地方电视台的广告效果还好。其中最明显的是峄城区西部大明官庄村的家电市场,全靠韩飞放露天电影广告迅速打开的。
韩飞的广告生意开始火起来,韩飞的名字也开始在当地商界悄悄地流传开来。一些家电公司、拖拉机厂、摩托车公司和农产品公司都来找“那个放电影的”了。客户要求到哪里去放电影,韩飞就会把机器设备搬运到哪里。为了方便搬运放映设备,韩飞又出资3000多元钱买来一台机动三轮车,专门接送放映员和放映设备。
有一次,应福田摩托经销商的要求,韩飞跑到与峄城区接壤的徐州市贾汪区。那天刚下过雨,韩飞和杨依钢开着三轮车来到交界的三岔河时,发现河水涨得很深,一座小木桥也被冲走了,河床深浅不一,车、设备和人很难同时开过去。杨依钢说:“不能去了,咱们回去吧。”但韩飞说:“不行,我们答应人家了,就一定要做到!”他拿出绳子一头拴在三轮车上,自己一点点趟过河,把绳子另一头拴到河对岸一棵大树上,两个人把放映设备一件件运到对岸,又连开带拉地把三轮车开了过去。
3天后,韩飞返回县城,“福田”经理知道了韩飞的“壮举”,激动地握着他的手:“兄弟,以后我的广告就在你这儿做了!你太让我感动了!”
2000年,随着韩飞广告业务量的增大,两个人也忙不开了,韩飞又招了两个帮手,都是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残疾朋友。于是四个“臭皮匠”,就成了“韩飞电影放映队” 。韩飞又添置了2套新的放映设备,并买下了几部很受欢迎的电影拷贝,然后两个人一组,开始挨村逐屯地巡回放映露天电影,走遍了峄城区的342个行政村。
打下农村电影广告市场
随着韩飞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客户主动找上门来。200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韩飞家里突然来了一个邻村老乡,可进门后一直吞吞吐吐,不肯说明来意。在韩飞再三追问下,这人才说,他有个亲戚在镇上搞体彩销售,规模挺大但销售不畅,一直在赔钱,想请韩飞先帮忙免费宣传,“秋后算账”再付广告费用。
韩飞知道后爽快地答应了。他让广告业务员去那个体彩销售点上了解情况,然后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宣传计划。几场电影下来后,那个体彩销售点就火了起来,老板高兴地登门致谢,不仅结清所有广告费用,还替韩飞拉来了一个大客户——中国网通。
韩飞没想到像网通这样的高科技公司也在农村投放广告,就向人家询问缘由。网通的宣传经理告诉他,网通看中的是韩飞广告的普及面非常广,能对品牌认知率有非常大的提高,可以培养潜在消费者。韩飞从此就借用这套道理拉到了更多大客户,如海信、海尔、创维等大公司。
韩飞的客户群在壮大,一些不法商贩也趁机找上了门。2002年4月的一天,一个自称某医药公司老总的人找到他,说是慕名而来,要让他帮助宣传一下他手中的“伟哥”药片。韩飞听了不禁皱起了眉头:“伟哥”的大名他是听说过的,但那是外国的东西,怎么这么快就销售到了内地农村?是不是假冒的?
韩飞不动声色地询问起来:“你这个东西是从哪儿来的?”“我是从济南一个药厂进的货。”“哪个药厂?”结果对方答不上来了。韩飞见状便马上又问:“你有销售许可证吗?”“我忘了带来了?兄弟,我给你钱,现金1000元怎么样?我给你钱,别的你就别管了。反正是好药!”韩飞心里都明白了:“你还是收起这些药吧,你什么证件、证明都没有,你给钱我也不能随便宣传!这种药农村也卖不出去。”可是那个人还是纠缠不休,韩飞就操起电话打到了镇工商所:“我举报一个卖药没证明的事,你们来人吧!”此人骂了一句,转身跑得无影无踪。没几天,工商所的工作人员来电话告诉他:“那个家伙被我们抓住了,他卖的是假药,用玉米面做的。”韩飞就这样参与了一次打假。
然而,再谨慎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两个月后的一天,一个卖种子的老乡找到韩飞,说是自己刚进了一批上好玉米种子,可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卖得也不好。话说完,这个老乡就付给韩飞200元钱要做广告。韩飞想这人平时为人不错,于是爽快地给他打了广告,自己也买了这种玉米种子。但播种期一过,韩飞发现两亩地里的出苗率只有30%上下。他正在怀疑,一个邻村的乡亲也找上门来,进屋 就说让韩飞赔他的种子钱。没几天又有几个乡亲找来,大家都是看了韩飞的广告买了种子。韩飞赶紧跟人家解释自己也上当受骗了。由于事态严重,韩飞与大家约好,一起去找卖种子的老乡。结果看到:那个卖种子的老乡也在那里抹眼泪。原来他也是被一个外地的假种子商贩骗了,他买的种子最多,都种不出苗来。
韩飞心里很内疚,觉得自己也有责任,于是与老乡协商,制定了一个赔偿计划,主动承担了1000多元的赔偿。得到赔偿后的农民,都大赞韩飞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广告人”,以后照样给韩飞捧场!
经过这次教训,韩飞再接业务时坚持一条原则:没有产品质量证明的广告一律不接不做。有了这一条作保证,他的广告再也没出现过闪失,乡亲们也越来越放心。
2004年5月,韩飞成立了峄城区文化服务中心,开始追求“规模效益”。他再次添置了2套放映设备,又招收了4位残疾人当放映员。
人手多了,主意也多了,韩飞的露天电影广告形式越来越丰富。除了最开始的电影开头、中间放幻灯片,在露天电影现场插彩旗、挂条幅的办法之外,韩飞还利用自己的音响设备加大了口头宣传的力度,并现场发放客户的宣传资料,广告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韩飞说, 2005年元旦前后,主动上门来请他去放电影的乡镇越来越多,他和队友们忙得不可开交,广告生意也火得一塌糊涂……
编辑 杨生恒(yangnq@gcma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