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好孩子”的世界

http://www.gcmag.cn  2005年第5期《光彩》杂志
■本刊记者 杨生恒 高也深

  20年前,江苏昆山陆家中学的一个校办企业陷入了困境。这个叫“信谊模具厂”的校办企业当时已有13年的历史,是由陆家中学几个化学老师创办的。他们从化工厂的废料中提取纯铜,继而用提炼出来的铜制造模具,成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重要资金来源。到1982年和1983年间,这个校办工厂已经初具规模,每年可以创造10余万元的利润。但是1985年,“信谊”上了一个新项目,生产微波炉,结果因为没有打开市场,一下子欠了100多万元的外债。到1988年,这个校办企业已濒临倒闭,债主们每天上门来讨债,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也受到了影响。

  变局中孕育
  危难之际,时任陆家中学副校长的宋郑还离开教学岗位,专门来抓这个工厂。当时的昆山县文教局局长给他下令,无论如何要扭转局面,不要让债主们再来找他这个局长的麻烦。
  宋郑还接手了这个校办工厂。可是工厂的技术人员早已走光了,只剩下40多个普通工人和一身债务。怎么办?这位好强的校长(现在是厂长)想,得尽快找点什么活儿干,先解决了全厂职工的糊口问题再说。他带着人四处去找项目,踏破铁鞋,终于在上海找到一个项目,为一家玩具厂承做玩具车上的橡胶轮胎,工厂总算死里逃生,重新运转起来。
  可是困境并没有因此而摆脱,宋郑还还得继续寻找出路。他发动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最后在一位学生家长的帮助下,与上海一个军工厂达成一项合作协议,承包生产该厂的军转民产品婴儿车。在与这家军工厂合作的过程中,宋郑还发现了童车市场的巨大前景,从此决定在这一领域创新发展。
  当老师出身的人能开发出什么新产品来?当宋郑还提出要独立开发新产品的时候,职工们对他一点信心也没有,没几个人响应他的号召。但是宋郑还觉得看准的事情一定要干下去,他带领几个职工很快就投入婴儿车的研发,苦思冥想,夜以继日地钻研。
  宋郑还翻阅大堆资料,有一天偶然在一份画报上看到一把摇椅,这让他突发灵感——为什么不设计一个可摇晃的、具有摇床功能的童车呢?他思忖着在童车底盘上设置一个弧形杆子,在这个杆子上设计4个轮子,翻下去是可推动的童车,翻上来就成为一个婴儿车摇篮!这一设想很快变成了现实,宋郑还成功设计出他的第一个产品——两用婴儿车。
  1988年9月,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组织了一个全国妇婴用品博览会,宋郑还带着自己设计的两用婴儿车赴会参展,结果一炮打响。他的两功能童车获得那届博览会的第一名,深受消费者欢迎。还没等他回到厂里,就有人将订货款汇到“信谊”的账上了。
  然而令宋郑还遗憾的是,这么好的产品,最终却没有投产。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必需的生产设备,只好为这一产品申请了专利,以4万元的价钱卖给深圳一个厂家。

  困顿中诞生
  4万元钱对当时的信谊模具厂来说,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怎么花这笔钱?宋郑还考虑了很久,决定既不用来发工资,也不用来发奖金,而是用来修建工厂大门,他要让职工们每天走进工厂大门后,有一种自豪感、归宿感。他用这笔钱修建了当时昆山最豪华、最气派的一个工厂大门,然后对职工们说:这个门就是我们开启成功的大门!
  宋郑还也的确从此走向成功。他带着自己的那项专利产品到处走访客户,以更高的热情投入童车的发明创新。他想,既然一个专利就彻底改变了工厂面貌,那么,如果发明更多的新产品、获得更多的专利,就可以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有一次,宋郑还去南京市新街口百货大楼访问客户时,一位经理对他说:“如果你的两功能婴儿车能改造成学步车的话,我保证每月销售500辆。”500辆!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它大大激发了宋郑还的事业心!回去以后他就着手开发具有更多用途的婴儿车。经过无数次通宵达旦的研究,宋郑还成功设计出一款至今仍在市场上流行的多功能婴儿车!
  宋郑还的这一产品专利又有很多人欲出高价购买,但这一次,他一一拒绝了。他想,无论怎么困难,也要将这一产品打造出来推向市场,他要让这个多功能婴儿车成为自己事业的奠基产品。
  奠基的产品得有个响当当的名字,叫什么好呢?宋郑还在上海《解放日报》刊登广告征求一个好名字。但是在2000多份应征件中,宋郑还一件也没看中。直到有一天,陆家中学的一位老师说,就叫“好孩子”行吗?好孩子?啊!就是它了!1989年10月,“好孩子”诞生了,信谊模具厂也从此脱胎换骨,成为“好孩子”公司。

  起步后快跑
  在那一年的长沙中国玩具订货会上,“好孩子”多功能婴儿车一次获得了2万多辆的订单,“好孩子”一出世就受到了热情追捧。
  投产时,“好孩子”仍然面临资金困难。但是宋郑还几经周折,获得了5万元银行贷款,两个月后,他的多功能婴儿车批量生产,正式推向市场。
  此后几年,夹缝中诞生的“好孩子”迅速成长起来。当时的中国儿童用品市场上,消费者对新产品、好产品有着强烈的渴求,而国有企业几十年一贯的产品根本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就给了“好孩子”巨大的开发空间。“好孩子”摒弃了国有企业那种死气沉沉的经营方式,灵活运作,不断创新,很快就脱颖而出。
  1992年,“好孩子”参加湖北襄樊的全国玩具订货会时,已经开发出了8个系列的婴儿车产品,让那些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营老厂都望尘莫及。上海一个玩具厂的厂长在展会上对宋郑还说:“你们‘好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开发出这么多新产品,将来一定会带动中国儿童用品行业的空前繁荣。”
  竞争对手的评价让宋郑还对“好孩子”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回去以后,他立刻提出“好孩子要做第一”的口号。宋郑还说:“我要做第一,因为我可以是第一。”他鼓励全体员工继续创新、创优、创品牌,让消费者对“好孩子”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亲切感和品牌依赖感,让人们买婴儿用品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好孩子”。
  1993年,“好孩子”成为中国童车市场的销量冠军。中国玩具协会当年发布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好孩子”产值超过1.2亿元,遥遥领先排在第二位的7000万元。“好孩子”成了中国童车市场的第一品牌。
  1994年,香港上市公司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参股好孩子集团(1999年第一上海再度增资),“好孩子”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分公司,逐步组建起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并将业务拓展到童床、童装、纸尿裤、哺育用品、安全用品等相关领域,成功实现了品牌的延伸。“好孩子”组建为企业集团,成为中国儿童用品行业的名牌。
  此时的“好孩子”在资本市场上已引起了极大关注,众多投资机构竞相向“好孩子”抛来“绣球”,希望与“好孩子”合作。1995年,宋郑还去香港、日本、美国、欧洲等地考察,通过广泛接触后,开始与日本、美国一些公司合资合作。其中美国一家公司花450万美元购得“好孩子”集团33%的股份,一年之后以1180万美元的高价卖出,这让宋郑还明白了资本扩张是怎么回事——原来企业不光可以进行产品经营,还可以进行资本运营!“好孩子”开始不断地在资本市场上经营自己,开通融资渠道,引进了大量的资金,拥有了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资本。
  也就在这时候,“好孩子”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宋郑还喊出了一个口号:世界是“好孩子”的,“好孩子”也是世界的!他决定首先进军美国市场,成为国际儿童用品市场上的品牌制造商。

  跨国后腾飞
  1996年,“好孩子”美国分公司成立。通过与一家美国本土企业合作,“好孩子”婴儿推车新品“妈妈摇”、“爸爸摇”迅速在美国市场铺开,半年内占领了80%的美国主要零售商店,当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美元,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此后几年,“好孩子”开始一路狂奔。从1997年到2001年,“好孩子”美国公司业务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发展,推车销售数量在美国市场很快占到33%,居第一位;销售额也占到26%,居第二位。“好孩子”在美国市场这个浩瀚的大洋上,从一个小舢板迅速变为一艘巨轮。
  在此期间,“好孩子”还凭借日本软库集团的北京附属机构软库中国控股公司、AIG投资集团下属的中国零售基金共同投资的1.8亿元,买下了政府的主要股权,于2000年实现了私有化改制。改制后的“好孩子”实施更为灵活的经营策略,开始以美国市场为依托,向南美、欧洲市场进军。到2002年,沃尔玛、西尔斯、耐克、汤美等国际巨头的订单纷至沓来,“好孩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攀升。
  2003年,“好孩子”内外销齐头并进,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增幅超过50%。“好孩子”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婴儿车厂、儿童自行车厂、儿童电动车厂、儿童木床厂,但还是不能应付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只好把2004年的投资计划提前到2003年上半年执行。
  截至2004年底,“好孩子”资产总额达15.7亿元,当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均高达20亿元,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中国达到70%,在美国达到30%,均高居榜首。
  今年,“好孩子”仍在不断扩张。宋郑还计划着以现有的国内零售、分销系统为基础,在中国实施母婴用品连锁店,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儿童用品分销商和零售商;以“好孩子”、“小小恐龙”品牌为依托,发展汽车座、奶瓶奶嘴、童鞋、文具、体育器械等其它系列婴儿和儿童用品,实现儿童用品的全方位经营。宋郑还说,“好孩子”正在建设占地面积达1800亩的工业园区,到2006年左右,“好孩子”的生产规模可达40亿元。
  编辑 萧洋(yangnq@gcmag.cn)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