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cmag.cn
2005年第4期《光彩》杂志
■本刊记者 何健
3月10日,本刊记者在“两会”代表下榻的华润饭店采访了力帆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尹明善。尽管“36条”出台后,尹明善已经在许多场合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看法,但当记者一提起这个话题,他的思绪 仍如滔滔江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说到一些重要的条文,66岁的尹明善能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非公企业要用好用足“36条”
《光彩》:作为私营企业家,您怎么评价“非公经济36条”?
尹明善:“36条”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文件,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有关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最权威、最完整,对我们私营企业来说也是最实惠的一个文件。
《光彩》:“36条”在非公经济的市场准入方面有非常大的突破,您怎么看待这一点?
尹明善:关于准入,我以前有个说法:当一个产业能够赚钱的时候,是不让非公企业做的;当它开始不赚钱的时候,就开始让非公企业做;当这个产业完全不赚钱的时候,就完全交给非公企业做。这就是非公经济的准入现状。“36条”给我们的准入放开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现在赚钱的也让非公企业做了。开放的力度让我们喜出望外,像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金融、国防工业等等,真的是什么都可以进了。尤其是国防工业, “36条”明确规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 这一条我以前想都没有想到。
《光彩》:“36条”所传递出的准入信息,对企业来说是重大的利好,力帆会如何把握其中的商机?
尹明善:大家都知道力帆集团已经进入汽车行业,汽车也可以军用,给汽车披上一个铁甲,就是装甲车,加上一个履带不就是坦克了吗?既然政策给了非公经济这样一个机会,我们就要把政策用好、用足。下一步力帆要跟有关的国防部门联络,看能不能把力帆汽车向军品方向扩展。这么一来,企业扩大了市场范围,对国家也有好处。通过非公企业的参与,军民两用技术的发挥,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假定政府拨一笔款,原来只能买100辆装甲车,将来就可以买120辆,甚至150辆,质量相同也许还会更好些。
对非公企业来说,“36条”是金矿,是个印钞机啊!
如果你对项目绝对有信心,就发债券;如果不太有把握,那你就发股票
《光彩》:当前非公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对大企业来说是市场准入,中小企业则是融资问题。在您看来,“36条”在融资方面有哪些新的突破?
尹明善:“36条”关于融资有很多新的东西,总的一句话就是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我们知道,非公有制经济拿到的贷款是远远不能与其占GDP的比重相提并论的,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了重庆GDP的40%,但贷款才拿到总额的8%。
“36条”有关融资的新的条款有很多,比如让政策性银行扩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范围。什么是政策性银行?就是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这些银行过去基本上不对非公有制企业贷款,现在可以贷款了。
第二,可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什么叫信用贷款?就是不用担保不用抵押而发放的贷款。银行过去几乎从来不对非公有制企业搞信用贷款,要么担保、要么抵押。要担保要抵押那是当铺不是银行,银行应该是看准了项目,论证他的前景和经济效益,再考虑企业的信用然后把钱贷给他。过去一些有远见的银行家也想干这件事,因为他知道有些非公企业效益很好,但是如果他这么做了会受到处分,上级要找他麻烦,银监会要找他麻烦,现在有政策了就不怕了。我估计今后会有细则来实施。
第三,文件里面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可以搞“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质押贷款”,这一条非常了不起。一些企业可能没有专利技术,但非专利技术多的是,什么是非专利技术?比如说制衣厂的制衣技术、建筑企业的砌墙技术,你可以拿到银行去抵押贷款,假定不能还钱,法院可以判定你以后终身不能使用这个技术,那不是断了财路了吗?
第四,“36条”支持非公经济设立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比如说有个互保基金或者机构,它们有50家成员找银行贷款,它们互相担保,对银行来说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这个互保机构,可能会有一家两家不讲信用的,假破产真逃债,或者真的有困难还不上钱了,碰上这么一两家,银行就惨了。但是有了互保,银行就不怕了,如果有3家不还,那么对不起,其他47家帮着还债。这对银行来说,少了很多风险;对非公企业来说,通过互保可以拿到更多的贷款。实际上,大家知道浙江的民间金融就是干这个玩意儿,你找我借钱可以啊,找亲戚朋友同行给你担保,要不我怎么敢借给你啊!这种互相担保,其实咱老祖宗早就有了。
第五,非公企业可以发行企业债券。中国的非公企业90%以上都是间接融资,就是找银行贷款,极少直接融资。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非公企业只有两家发行过企业债券,第一家就是重庆力帆,第二家是西安金花。我们都及时还钱了,效果很好,很成功。
《光彩》:作为第一家发行企业债券的非公企业,您有什么经验之谈?
尹明善:企业债券是个好东西。已故著名经济学家董辅 曾经跟我在同一个政协小组,他教我说,老尹,当你对你的项目绝对有信心,一定能够赚回来,你就发债券,因为还了以后剩下都是你的;当你对自己的项目不是太有把握,你就发股票,把风险分散给大家。我本人对我的项目充满了自信,所以我老是希望发行企业债券,而不是上市。力帆尝到了发行债券的甜头,1999年我们发行了5000万。当时的5000万比现在的5个亿还管用,因为这几年力帆的企业规模增加了10倍不止。如果真的能贯彻这一条,每年都有几十家上百家企业发行债券,非公有制企业钱的来源不是很多了吗?
政策要落实,一靠宣传,二靠解释
《光彩》:中央的政策的确非常好,但也有一些企业担心这些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您怎么看这种担心?
尹明善:我认为,第一,需要党和政府多加宣传,媒体多加宣传。第二,我们经常讲法律和政策重要的不在于它的条款,而是对它的解释。比如“36条”里有这么一句话:“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这句话可以有很多种解释。假如加一句:“但是必须条件一致,资质一致,门槛一样的高。”不是又把非公企业打回去了吗?外资有的是钱。我认为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都要对非公企业开放,而且对非公企业同等条件要优先,要考虑我们的历史因素,不能把门槛设得太高。所以对“36条”一个是宣传,一个是解释,都非常非常重要,一方面我们呼吁党和政府、媒体多加宣传,另一方面相关部分和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实施细则。
西部的企业家紧紧追赶东部
《光彩》:西部的非公经济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要远远落后于东部,“36条”出台后,您认为西部企业家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快速发展西部的非公经济?
尹明善:“36条”专门讲到“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我想,作为西部企业家,一方面我们要呼吁政府给西部更多的政策,更多的资源;另一方面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要输血更要造血。西部比东部落后,所以西部的企业家更应该勤快一点,人家8点起床,我们7点就起来,人家打高尔夫、打网球,我们不打,第一代不打,第二代也不打。
比起东部企业家来,我们最欠缺的就是观念。有时候好不容易想到一个好主意,到东部一看或是跟东部的企业家一交流,人家前几年就开始做了,真的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赶快回去再动脑筋吧。我是主张西部的企业家至少每半年应该到东部去走一走,实在去不了,就看书看报看杂志、上网找新东西。
再一个就是西部的企业家要抱团。西部本来就比较落后,东部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发展区,他们厉害,他们了不起。他们是少林武当,咱们西部的穷哥们应该组织一个丐帮,打狗棍多它上百上千根,也能够与少林武当一比高下。
非公有制企业的所有财富,要让全体成员共享
《光彩》:“36条”在准入和融资方面为非公企业松绑的同时,也在经营行为方面列出了很多规范,有人说这是给非公企业戴上了另一个“紧箍儿”。
尹明善:是的。“36条”给了我们私营企业许许多多新的权利,也规定了我们许许多多新的义务。包括必须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或变相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加班或延长工时必须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给予补休;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
由于历史的原因,非公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何保障职工利益方面,问题还比较多。非公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率很低,低于其它各种所有制企业,现在是改正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权利和义务永远是同时发生和存在的,国家给了我们那么多权利,我们必然要自觉履行相应的义务。
《光彩》:您怎么认识这种义务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作用和意义?
尹明善:3月4日温家宝总理在接见经济界、农业界、工商联的代表时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大家都知道的,他还有另一篇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后者的价值一点也不比前者低。《道德情操论》的主要精神是说一个社会的财富如果不能被社会全体人员所共享,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这是温家宝总理3月4日的原话,3月5日我打开政府工作报告,读到了其中一句话“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这句话反映了亚当·斯密对我们的总理有多大的影响。作为一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我再把它引伸一下,就是说非公有制企业的所有的财富,要让全体成员共享,这个全体成员既包括老板也包括员工。
企业的财富既然是员工共同创造的,企业主就应当使用这些财富来保住职工的饭碗,与员工一起共渡难关。去年是企业比较困难的一年,原材料价格猛涨,煤、电、油、运费用高速攀升,而价格又不能一下子传递到下游产品,比如摩托车、汽车还要降价——面对成本的上升,有些私营企业便大幅裁员,我认为这就没有本着财富共享这一原则。饥馑之年,企业主理应开仓放粮。
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有和谐企业,每一个企业都是社会的细胞,要有千百万个和谐企业才可能构建我们的和谐社会。“家和万事兴”,和谐的企业,生财岂会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