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民企要做大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11期《光彩》杂志
李开发

  手工作坊再强,也难抵挡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小企业再强,也可能在大企业的围剿中消失

    

    所有的企业从成长到壮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20多年前的微软,不过是两个人一台PC机而已。包玉刚、李嘉诚、曾宪梓无一不是赤手空拳起家。想当年,原始积累何其难,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挣,每一步都提心吊胆、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终于发展起来了,创造了这么庞大的企业。现在可以说,这些华商名流,既做大了,也做强了。当然,做大了要有大的驾驭能力,这对所有企业都一样。中国的民营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历经10余年,已有众多数十亿规模的企业,资产千万的更是不胜枚举。
  但是,我国绝大多数非公有制企业都还比较弱小,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太弱,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做大才能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促进企业成长

  企业做大了,可以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最有效使用已有的资源。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当年在成都的新津县发家,至今在新津的国道上还有一块大招牌,叫做“希望从这里开始”。当年刘氏四兄弟做鹌鹑的时候,相比之下,在那个小县城,也算是做强了,但如果不走出新津,走向成都,说到底,刘氏四兄弟可能不过是个小个体户而已。走出新津,意味着希望开始使用成都地区的资源与市场。然后开始向全省扩展,使全省的资源和市场为希望所用,来发展和壮大希望。在此以后,希望走向全国。有的在生产饲料的同时,占用所在地的某种资源优势,可以集中精力生产饲料添加剂,来满足整个希望集团的需要;有的根据当地原料低廉的特点,集中开发新品种饲料,以取得更高的效益。还有吉利集团,他兼并了一些零配件生产厂,利用这些企业厂房、设备与职工技术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发展自己,成本价格低廉的同时还保证了较高的产品质量。像格兰仕,为其配套生产的企业不下百家。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取他人之长、取外地之优来发展自己,事实上是无法做强,最终成为井底之蛙。美国的通用之所以成为世界驰名企业,与韦尔奇做大企业是分不开的。由于通用介入金融业,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能够在汽车的规模提升与品种创新方面走出更大的步子,与他的竞争对手拉开了档次。

  做大才能更好地抗击市场风浪

  当年史玉柱的巨人集团手下有计算机软件、生物产品两个系列。而且这两个产品都有巨大的市场。君不见后来史玉柱东山再起时,只不过是巨人脑黄金变成了健特脑白金而已,利润少说也有数亿元。但史玉柱当时没有做大巨人,当70层“巨人大厦”占用资金越来越多时,他停下了软件业,又抽出了生物产品的流动资金,还是玩不转,最终巨人跨下来了。假如巨人有巨大的银行贷款资源,假如巨人有其它产业的资源,假如巨人有更大的规模,说不定就可以躲过劫难,顺利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按当时巨人企业的规模,在银行里贷个二三亿元不成问题。但由于史玉柱总想全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根本没有银行贷款。到了危急时刻,一分钱要了英雄命。如果当时银行在巨人已经有二三亿元的贷款,到了危急时刻,银行也成了企业的患难兄弟,何况巨人的产品市场又那么好,再拿出二三个亿盘活可能沉淀的那部分资金,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巨人难关不就能顺利过去了吗?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船大抗风浪,企业规模做大了,遇到风险,可以集中资源,整合优势,化解风险,发展自己。希望集团从饲料,到房地产,到奶业,到金融业,壮大了规模,也增强了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

  做大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

  企业技术上去了,产品又好,又有市场,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大规模。做大了才算规模经济,做大了才有规模效益。你把一个超市做好了,年利润100万元;你把100个超市做好了,即使每个利润只有10万元,也是1000万元。一项新的技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的运用,在一个企业带来的利润,再多也是有限的,而当企业做大了,有了足够的规模时,规模企业的利润总量可是单个小企业的许多倍。希望集团的饲料厂,从一个开始,到几十个,再到数百个,每个都赚取利润,总量就是一个巨大的数额。即使有个别饲料厂由于特殊情况亏损了,但总量仍然是正效益。义乌的小商品生产者,即使生产钮扣,也有亿元企业。每个钮扣挣多少钱?有的是零点几厘钱,但数量上去了,效益也上去了,这就是规模效益。外国的汽车之所以比中国的牛,就是因为人家有规模。单个汽车厂年产就是100~200万辆,中国的一汽二汽加三汽(重型汽车)也不过80万辆。日本的三菱帕杰罗,多次因缺陷被召回,也多次被巨额索赔,有的索赔金额高达数亿元美金,依然能顺利发展。浙江老板李书福的吉利汽车,目前正在努力做大规模。中国的汽车企业年产数千辆的很多,年产万辆就已经相当不错,李书福要年产10万辆,规模效益就上来了,如果能年产20万辆,就有资格向大企业叫板。假设一辆汽车有5000元利润,10万辆就是5亿元利润。事实就是如此,没有规模,哪有效益?

  做大才能打出品牌,树立形象

  做大的核心就是做大市场。市场大了,影响力才大。我们知道这世界有许多好东西,但是由于不能做大,所以渐渐销声匿迹了。例如,中国的酒类中精品不少,但真正做大的不多。美国生产饮料的企业也有数百家,最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做大了,成了品牌,现在全世界无其它企业能撼动它们的地位。一个品牌,一个驰名商标,首要的是企业的规模。没有规模的企业有什么品牌?青岛啤酒,也是因为青啤集团扩大规模才成为越来越有影响力的品牌。此外,我们还发现蓝剑集团、燕京集团、珠江集团,都在啤酒生产上有很大的规模,规模上去了,企业的品牌才成其为品牌。王麻子剪刀没有了销量,品牌也随之倒地。早先北京红都服装,据说为多少领袖人物做过中山装,时过境迁,中山装穿的人越来越少,红都没有在新的服饰领域成气候,所以品牌的优势也逐步消融了。森达皮鞋之所以成为中国皮鞋之王,不仅有质量,而且有年产5000万双的销售量,所以至今品牌越叫越响。说句笑话,没有规模,连到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钱都出不起,还能算什么品牌?

    做大才能真正做强

  小企业的强从市场意义上来看不是真正的强。企业靠市场生存发展,没有市场的大量需要,企业也做不大。然而市场总是风云变幻,君不见,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产品的替代与更新如潮水一般向前,新的企业成长了,必然要与老产品争夺市场。做不大的强其实也是一种弱。手工作坊再强,也难抵挡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小企业再强,也可能在大企业的围剿中无处容身。不要说多种营销手段的竞争,就算是简单的价格竞争与人才竞争,只须两个回合,小企业就有可能已经大厦倾塌,独木难支。事实上,企业做大是真正做强的基础,做强了不能做大,那个强也是短暂的。
  中国的民营企业不仅要做强,做出优势,更重要的是做大,以便充分应用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地理优势与品牌优势发展自己。中国民企也要有自已的通用,虽然我们不知道吉利能否承担这个大任;中国民企也要有自己的沃尔玛,中国已经有数十家有影响力的超市,不管是华普超市、联华超市、苏宁超市,还是天客隆、美廉美,总会有超市走向国际市场,事实上也已经在走向国际市场。中国要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大批中国的企业,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敢于向洋巨头挑战,敢于做大。在做大中做强,在做强的同时做大,到那时,中国才真正有实力在世界市场上说不。(作者系国资委所属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辑 hej@gcmag.cn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