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个巨大的市场
|
|
|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10期《光彩》杂志
与那些取得优秀成绩的运动员一样,一些经营体育器材的企业家也在雅典奥运会上争金夺银,成为中国人的骄傲。他们是国内首批分享到奥运大餐的人,此前鲜有人能意识到体育器材产业原来可以这样做。
从一张垫子到奥运供货商
从一块体操垫起家到成为奥运会体育器材供货商,山东人卞志良可谓饱尝了体育产业给他带来的甜头。
卞志良原本是山东乐陵市一个经营汽车篷布的小生意人。1983年,当他在济南一所警察学校看到一批学员练功使用的布袋和体操垫子后,立刻嗅到了商机,他觉得他也可以加工那种垫子,比经营汽车篷布划算得多。恰好那所学校当时需要一批海绵垫子,准备从南方进货。卞志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游说校方,请求让他来做这批垫子。好说歹说,校方终于答应他先做一个样品看看。卞志良于是马上回家,在自家炕头上缝制出他的第一张体操垫子。由于质量还不错,那所警校看后同意先要10个,卞志良拿下了第一份订单。
10张垫子全部加工好后,卞志良赶着驴车,花三天三夜时间从乐陵把货送到济南,一笔生意净赚2000元。从此,卞志良就走上了生产体育器材之路。
此后几年,卞志良先后跑了20多个省市,逐渐将自己的体操垫子销路打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找到原国家体委训练局,说服对方试用他的产品,并最终成为体委训练局的供货商,抢占到相当大的一块市场。
1989年,“泛太平洋世界柔道锦标赛”举办前夕,卞志良敏锐地意识到这是进一步打开产品市场的绝好机会,于是决定宁肯赔钱,也要抓住这一机遇不放。他力排众议,一次性无偿赞助了这次赛事十几万元的柔道专用垫。就在当年,他的产品被国家体委审定委员会指定为大型体育比赛专用产品,这为他通往国际体育器材市场打开了一扇大门。
1990年,亚运会在北京举行,“泰山”产品销售量直线上升,卞志良的体育器材事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快。如今,“泰山”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竞技体育器材专业化集团,年产值可达8亿元,是中国田径协会、中国体操协会、中国技巧协会、中国拳击协会、中国柔道协会、中国举重协会、中国跆拳道协会、中国武术协会的定点生产企业。
2004年,卞志良将企业扩张重点投向了国际市场,已经打开美国、欧盟、俄罗斯、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器材市场。雅典奥运会上,“泰山”集团与荷兰JF公司合作,提供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赛用体育器材。下一步,卞志良已将他的目标锁定在2008年奥运会。他说,“泰山”有望从2008年奥运会上拿到涉及10余项大项、40个品种的体育器材用品订单,届时产值可达20亿元。
“无敌”赛艇,无敌奥运
雅典奥运会后,人们知道了奥运冠军孟关良、杨文军他们使用的赛艇是由杭州富阳市高桥镇一家叫“飞鹰”的船艇公司生产的。“飞鹰”的27条赛艇作为独家租用艇成功打入2004年雅典奥运会,其董事长熊樟友也因此和孟、杨两位奥运冠军一样一举成名。
熊樟友出身木匠,凭借一手精湛的造船技术,于1985年创建了杭州飞鹰船艇公司。当时,中国赛艇缺乏国际交流,技术落后,重大比赛时使用的大都是进口赛艇。
1994年,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赛艇锦标赛上,熊樟友打造的一艘粗糙的赛艇引起了时任国际赛艇联合会器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的注意。克劳斯是久负盛名的国际造船大师。通过别人的牵线搭桥,熊樟友与克劳斯见了面。他坦陈自己生产的赛艇无论光洁度、强度,还是线型、重量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并表达了寻找“高手”的迫切愿望。
第二年,克劳斯从柏林飞抵富阳。当他看到飞鹰员工们热火朝天的工作场面后,立即对这个不起眼的私营企业刮目相看,他指点熊樟友:要站在世界的高度来谋求发展。熊樟友当即聘请克劳斯先生担任他的高级技术顾问,一下拉近了飞鹰公司与世界顶级公司的距离。
在克劳斯的帮助下,飞鹰公司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在赛艇市场中迅速站稳脚跟,并一步步扩大市场。到1995年,“飞鹰”在国内赛艇市场占了三分之一,成为国家体委指定的比赛用艇龙头企业。
2000年悉尼奥运会飞鹰公司曾经竞标比赛用艇供应商,但由于技不如人,没能入围。竞标失败后,“飞鹰”进一步扩大交往,与国外厂商进行合资、合作,使赛艇、皮划艇的品质不断提升,终于达到一流水平,成为世界名牌,并被国际赛艇联合协会认定为主要合作伙伴及船艇器材提供商。
2003年,“飞鹰”再度参加奥运会竞标,和几个欧美厂家逐鹿雅典,经过两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终于以产品的良好性能及便宜一半以上的报价,挫败德国、意大利、美国、瑞士的竞争对手,成为雅典奥运会赛艇比赛唯一中标产品,打破了世界赛艇市场长期被欧美国家强势垄断的格局。
2004年8月,“飞鹰”建成年产3000条赛艇的生产线,一下子占据了规模、产量、品种三个世界第一,成为世界最大的赛艇制造基地。目前,飞鹰公司的产品占据国内市场的大半江山,远销美、英、德、法、日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1至6月份,这家公司已实现自营出口150万美元。
日前,熊樟友对外界宣称,“飞鹰”正在研发一种全新工艺、全新材料的赛艇,第一艘样品已经制成,预计到明年可以形成批量生产。他说,飞鹰公司将用这种新型赛艇去竞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比赛用艇,而且“绝对有把握!”
一个大得可怕的市场
体育产业是块“超级蛋糕”,现在这块蛋糕在全球的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有人因此称之为“一个大得可怕的市场”。作为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器材市场目前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体育经营企业2万多家,总投资额约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为6000亿元人民币。
过去,广东、福建两省得改革开放之先机,先期发展为我国体育器材业的两大生产基地。现在,江苏、浙江一带企业家以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把握国内外健身高潮带来的商机,成为地区经济新的一大亮点。鉴于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及良好出口增长势头,在“十五”期间,中国体育器材市场将经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
据浙江省体育局体育产业调查统计,早在2000年浙江省体育产业增加值就已达到56.65亿元,占到全省GDP的0.92%,成为全国体育产业的发达省份。仅以富阳为例,目前该地区体育器材产业共有7大系列、百余种运动健身产品,全市从事体育器材生产厂家已发展到近400家。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富阳城乡就陆续冒出一批家庭作坊式的体育器材制造厂家。素有“球拍之乡”之称的富阳市上官乡,很多人都从手工作坊搞体育器材制造起家,走上了一条致富路。该地区现有各类球拍企业300多家,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中低档球拍生产基地,产值6亿多元。今年以来,富阳市的体育器材生产企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势头,仅对12家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统计,1至6月,实现的工业销售产值达557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
浙江体育器材产业的悄然兴起让人们看到这一行业的无限希望。据有关专家估计,到2010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也可望从1998年的0.2%增至0.3%。在这期间,对体育器材产业而言,北京奥运无疑将起到极大的催化作用。如果说雅典奥运会只是让少数人尝到了甜头的话,那么,在未来几年里,更多从事体育器材产业的中国私营企业将有机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只要抓住这一机遇,找准市场切入点,更多的卞志良、熊樟友将会脱颖而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