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丹东冷面闯北京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8期《光彩》杂志
真没想到,如今的北京城,不知是人口流动多了还是饮食口味变了,吃惯了“炸酱面”的老百姓也爱上了朝鲜族风味的“冷面条”。这其中也有来自丹东的老陈的一份贡献。
这事还得从1996年说起。那年冬天,陈传信和妻子一起从辽宁丹东到吉林延吉岳母家探亲。延边是朝鲜族同胞聚居地,饮食风味独特,用当地人的话说:上车5块钱,下车就吃面。说的是城市小,乘出租车只要5元钱,可是下车住店,所有饭店都卖冷面。就这冷面搅动了老陈这位经营了17年咸菜生意的个体老板的心:丹东人也爱吃冷面,而且岳母一家人都会做。
从延边回到丹东后,他就开始与妻子一起鼓捣办厂子,从韩国引进不锈钢膨化设备,并且购置了厂房。香港回归那年老陈的冷面加工厂在丹东开张了。
说来也怪,刚开始丹东人对老陈生产的不加添加剂、无色素的冷面就是不认货,还是老捧着过去黄澄澄硬梆梆的冷面不放。老陈就和妻子一起推着车子到锦江山早市、六道沟早市挂牌免费送面,搞免费品尝,到各食杂店、边境开发区酒店赊账送面,还跟人家讲,卖不出去可随时退货。老陈想:我就不信,这么好吃的面丹东人不认?一年后,老陈硬是靠诚信和优质的冷面打开了市场。很快,朝鲜族客商大批量订购老陈做的宽板面,销售额迅速上升。
销售局面打开了,可是冷面生产的质量标准是什么?这一技术问题一直在困扰着老陈,无序无责的竞争常常使他陷入痛苦沉思。2001年老陈与丹东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同志一起,用了4个月的时间第一次为冷面生产制定了质量标准,第一次为酱菜里的辣白菜制定了质量标准。可别小看这个标准,这在丹东甚至辽宁都没有的质量标准,可在老陈生产的商品中得到了运用,填补了空白,约束了生产经营者并规范了市场。很快,老陈的冷面加工厂进入高速生产阶段。每天要用4吨面粉生产出2万多袋冷面——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去年5月份,他扩大经营,在锦州开了个加工厂,今年3、4月份又在大连、北京开了两处加工厂,真是生意越做越大。现在,老陈生产的冷面已进入辽宁省300多家超市,天津、北京、石家庄500多家各大超市有售。仅4月1日才开张的北京加工厂每天就要用1吨多面粉,生产出5000多袋四两精装冷面。
说起冷面进北京还有一段故事。去年,有两位朋友要到北京串门,听说他们要去的人家就想吃家乡丹东的冷面,老陈就给他俩每人带上一箱冷面到了北京。这一带,竟带来了订货的客人,非要老陈供货不可,说是无论从包装还是从质量来看,北京人都说好,夸丹东人生产的冷面口感滑爽柔韧,配方先进。这一夸让老陈又来了精神,他亲自进京考察市场,摸清底细,选定在北京五环做丹东人的冷面生意。
老陈现在更忙了,妻子和女儿天各一方操持着分厂工作,老陈是一会儿北京,一会儿丹东地穿梭指导、调控。姑爷管着几辆运输车,可老陈还准备给他压担子。如今的老陈生意做大了,可他用的几十号人都是下岗职工。老陈说了:咱不能忘了政府的困难,更不能忘了咱丹东的父老乡亲。
编辑
fuhj@gcmag.cn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