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小机会成就大事业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7期《光彩》杂志
  本刊记者 文少保

  “想”出来的机会
  13岁那年,被贫穷逼急了的王北南,接过妈妈给的五块钱和一大袋红薯干,千里迢迢到黑龙江去投靠叔叔。谁都没有想到这一去竟促成了王北南一生的转变。在擅长书画的叔叔身边,王北南受到了绘画启蒙教育。1983年,他凭着自己的实力考进了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学习美术,1985年进入广州工艺美术学校深造,毕业后,又到湖南省群众艺术馆高级油画班学习。
  油画班培训结束后,王北南心中困惑起来,是去打工还是回家开个画像馆?按照当时的情况,回家开个画像馆也挺赚钱的,可赚的是小钱。王北南后来决定走出去看看外边的世界,看看外边世界的人是怎么生活,怎么做事的。
  通过激烈的竞争,王北南受聘于湖北省一家工艺总厂,担任设计室主任,专门从事中国扇画面产品系列设计。王北南发现,厂里加工扇子的竹子大都从外面买来,成本相对较高。如果能把加工厂换到产竹子的地方,那该多好?一连半个月,他都在想这个问题。后来,他向老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向不动声色的老板激动地说:“你来才几个月,可想到了干了几年的人都没有想到的问题,有这样心思,你迟早会脱颖而出。” 
  不久,机会来了。1986年夏,一个朋友告诉王北南一个好消息,说江西省新余花鼓山煤矿准备利用闲置的国有资产开发第三产业。江西竹子多,矿里领导准备向外招聘一个厂长,负责做竹工业品搞出口,既能安置人员,又能创外汇。王北南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就赶到该煤矿。经过煤矿机关多级考察,他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当上了花鼓山工艺美术厂的厂长。那一年,王北南才22岁。

  蚀小头赚大头
  1987年4月,王北南接到了香港一家贸易行的生意,对方买了厂里的一批扇子。这批扇子运抵香港后,这家贸易行的老板发现这批货有20%不合格,准备向王北南索赔。通过调查,王北南发现原来货运到香港后,该贸易行没有保管好,所以才会发霉。对于索赔一事,他感到很为难。
  王北南想:如果赔偿,厂里只损失那20%的利益;如果不赔偿,失去的就是一个客户及其背后不可估量的利益。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王北南毅然决定赔偿,而且要赔偿得漂漂亮亮。最后,20%的货不仅重新发去,而且附上王北南亲笔写的对客户的耐心表示感谢的信。香港这一贸易行觉得王北南非常可靠,讲信用,于是便成了王北南最忠实的商业伙伴,厂里效益也因之一直上升。
  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让王北南决定放弃已有的名利。那是1989年8月,王北南到深圳去推销本厂的扇面画。在深圳国贸大厦,他看到一幅与自己的扇面画差不多大小的油画作品,标价980元,而他那经过十几道工序精心制作的扇面画只能卖20元!一箱扇子还当不得人家的一幅油画。王北南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东西为什么就这么“贱”呢?苦苦思索了几个昼夜后,他得出了结论:不是扇面画不值钱,也不是自己的同胞不懂艺术,是中国的老百姓口袋里没钱,要想在艺术品市场上大显身手,还得去掏洋人的腰包!
  认准了做油画生意能赚大钱,他对那个坐得好好的厂长位子弃之如敝屣。1989年底,王北南离开了这家工艺美术厂来到深圳,开始把握自己命运的新历程。

  在别人公司为自己打工
  到深圳后,王北南没有急于找活干,他要找一份符合自己“心思”的工作。一天,他在《深圳特区报》上看到深圳一家工艺品有限公司招聘油画师,他心里一阵狂喜。当天下午,他就敲开了这家公司的大门。当时,应聘的人来来往往,王北南想,几分钟就面试完一个人的速度能试出些什么呢?何不直接去找老总谈。
  等王北南作完自我介绍后,老总对王北南的经历很是感兴趣,决定当场考考王北南的画艺。一幅画只画到一半,这位老总已非常满意,决定立即录用。而且每月月薪定在2500元,这在当时确实是高薪待遇,但王北南真正高兴的地方还不在这上面。
  王北南心里一直在计划,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在该公司学会油画上的新技巧,并且熟悉经营管理。其他的打工者是为老板打工,可他却是为自己打工。那一段时间里,王北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暗暗地修炼着自己的本领和德行。
  在这家公司里,王北南不仅学会了临摹,还能设计新产品,那时,外商来订货,常常指名道姓要王北南设计的作品。王北南给公司设计的新产品开始形成了新的订单。后来,新的订单越来越多,公司原有的人手忙不过来了。为了缓解这种局面,王北南和老总一商量,从湖南益阳、宁乡、湘潭带了10多个油画师到深圳,接下了公司的这批新订单。王北南在外租了房子,一边接单,一边加工。他们开始攒足劲干了起来。王北南的名气越来越大了,前来订货的外商经意不经意地都要找到王北南递上一张名片,明确表达出愿与他长久合作的意向。
  王北南开始寻找一切机会。1995年初,细心的王北南发现,湘潭一个招商引资的文件中有这样一段话:“打工仔在沿海地区挣钱回家乡办厂,同样享受外商投资待遇。”看到这里,王北南再也无法平静了,自己有启动资金,有产品销路,有技术,何不回到家乡创业呢?说干就干。1994年11月,王北南带着18个徒弟和在深圳那几年攒下的30多万元积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湘潭县云湖桥镇清峰村,他要在山旮旯里办一个洋画廊。

  一本影集和六份订单
  1995年末,王北南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这时,他已经瞄准了仿古油画市场。按照国际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作者过世50年后,其作品的知识产权即属于公众所有。在欧美,仿古作品大有市场。
  产品有了准确的定位后,下一步就是要打开国际市场。1995年10月,王北南去广州参加秋季商品交易会。那时,他还没有像样的产品,不能以单位名义参展。他想方设法弄到了一张出席证,揣着自己以前的油画作品影集,在展厅内游荡,寻找客户。后来他真的遇到了一位外商,对影集中的仿古油画感兴趣。王北南只能带着外商到洗手间密谈,不料被交易会工作人员发现,出席证及影集差一点被没收。在广交会上,连列席资格也够不上的王北南,就采取这种游击战术,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几家公司签订了六张订单。
  广交会后,王北南的事业如日中天。他家里穿进走出的洋人不但引起了村民的好奇,也引起了地方政府的关注。1996年初,韶山市有关领导亲自登门,商谈合作事宜。不久,由韶山市外贸公司投资50万元,王北南投资18万元,成立了韶山市仿古工艺有限公司,王北南终于结束了他两年多的家庭作坊式生产。
  这一年,王北南取得了辉煌的经营业绩。10月,他随韶山市政府经贸团参加港交会,8天时间,与20多个国家的客户签订了订货合同;11月,湘潭市秋季商品交易会上,香港柴湾新业街安力工业中心当即与他签订投资协议,总投资100.7万元,其中港方投资50万元。当年仿古工艺公司以惊人的速度生产仿古油画1万多幅,产值12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创外汇收入50万美元,公司先后接待了14批外商。
  从此,王北南在艺术品市场上如鱼得水。1998年4月的广交会上,美国最大的油画商格雷先生,看到仿古工艺公司的展品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我就要这里的仿古油画,它在美国肯定有市场”。双方经过洽谈,格雷先生将14.7万美元的订单交给了仿古工艺公司。荷兰罗伦艺术品进出口公司的罗伦先生参观了仿古工艺公司后,感慨地说:“这里的油画不是用笔画出来的,而是画家用灵感熔铸出来的。”
  王北南深谙国际贸易,他说,与外国人打交道,信用是最起码的商业道德。前年,他去参加广交会,一位法国女郎选中了他公司的一幅展品。交货时,法国女郎亲自飞到湘潭来验收。她发现,产品比展品制作得更为精美,惊叹不已。从那以后,她成了公司的长期客户。
  王北南是一个有现代眼光的商人,在湘潭县的个体私营企业中,他第一个使用传真机,第一个使用电脑上网,第一个远涉重洋周游列国。欧美仿古油画市场上,流行哪一个作家的作品、哪一类题材、哪一种流派,王北南瞬息之间即可了如指掌。王北南现在觉得,他已经在这一行里站稳脚跟了。

  编辑 yangnq@gcmag.cn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