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借苕起跳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7期《光彩》杂志
  章巧儿
  
  另辟蹊径  
  在湖北省宜昌市,望开琴和她的三峡苕酥如今已是声名远扬。可当她真的出现在人们眼前时,人们还是不敢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文静的女子,竟与另外两个下岗职工一起,在短短3年的时间里,把一个原本极为普通的农家食品,开发成了“土家人三峡苕酥”这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品牌,而且把产品卖到了北京,卖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打造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望开琴原本是一名粮食企业的职工。2000年6月,30岁的望开琴下岗了。
  辛辛苦苦、踏踏实实地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和粮油食品打交道,没有其它的什么特长和技术,突然之间要离开工作岗位,再去干什么呢?望开琴陷入了犹豫和苦闷之中。
  总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吧!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性格,她决定还是干自己的老本行——粮油食品。
  望开琴心想,宜昌是世界水电名城,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肯定有潜在的巨大商机。于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弄一个名扬世界的宜昌特产出来。
  此后不久,她和同伴们分头到长阳、五峰考察。她们确定了一个又一个项目,逐一进行分析比较,而后又一个个地否定了。直到最后,她们在一个农家歇息时,发现一个小男孩拿着一块“苕丝糖”在津津有味地吃,于是她们不约而同地想:为什么就不能做出一篇“苕”文章呢?
  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论证之后,她们发现:“苕丝糖”是当地一种农家食品,大人小孩都很爱吃,而主要原料——红苕在当地又是一种极为廉价的农副产品,资源也十分丰富,而且是粮油食品行业的一项空白,一直没有人去进行深加工和大规模生产。于是,她们决定立足三峡,借“苕”起跳,开发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闯出一方新天地。
  
  艰难起步  
  望开琴租赁了几间房子,又购置了机械设备,开始了最初的产品加工。由于缺少资金,没有充足的钱去采购红苕,她们就给农家说好话,请人家先把红苕赊给她们,等把产品卖出去了立马就还钱……虽然很艰难,但她们几个人齐心协力,使公司很快开始了运转,也开始了最初的资本积累。
  有了企业,还得有自己叫得响的拳头产品。于是,她们着手开发“苕酥”,并在保持地方风味的基础上,不断地研制开发。历经千百次的试验之后,她们终于研制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苕酥”产品。
  由于她们的“苕酥”松脆味美,投放市场后,很快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回头客越来越多,新顾客源源不绝。尤其是妇女和孩子,对苕酥十分喜爱,总是乐“吃”不疲。
  看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她们决定扩大规模,向更高远的目标迈进,但随着产量一路攀升,她们很快又发现了新的难题:苕酥产品保质保鲜问题难以解决,放置时间一长,原本香脆的苕酥就变软了,味道也差了许多。为了保持土家食品的酥脆特点,望开琴带领一班人到土家山寨去取经,再辗转到武汉各高校去找专家教授请教,回来后反复试验,才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
  那年秋天,红苕成熟了,望开琴到周边各县市采购最新鲜的红苕,在五峰一个村子发现了一样新品种,就买了15公斤,然后搭乘当地农民的拖拉机下山。谁知,由于乡村道路坎坷不平,一不小心,一袋红苕被甩到了路边的悬崖下,红苕也全部报废了。望开琴只好再一次返回山里,重新购买了红苕样品。这样几个月下来,原本漂亮白皙的望开琴瘦了几圈,脸也晒得乌黑。
  仅仅为了能够将大量的红苕蒸熟,望开琴就制作了不同尺寸的蒸笼,用过了几十副,才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尺寸。为追求最完美的品质,配方前后修改了20多次,工艺流程改进了近百次,免费请人品尝了两个多月,才最终形成了自身特有的、相对稳定的生产技术。
  有了自己的产品,还得有一个响亮的品牌。经过几番思索,望开琴想到了淳朴的三峡农民,想到了独特的三峡土家文化,于是就注册了“土家人”这个商标,并请人描绘出土家老人头像作为徽标,最终以“土家人三峡苕酥”品牌投放宜昌市场,在几家大型商场、超市实行专柜销售。
  
  走向成功  
  经过近一年的打拼,望开琴她们很快在宜昌市场站稳了脚跟。无论是家住宜昌的普通市民,还是外地来宜昌旅游投资的客商,都对望开琴所生产的“土家人三峡苕酥”赞不绝口。三峡苕酥在宜昌的销量也一路攀升,很快成了宜昌市内一枝独秀的知名品牌。
  面对如此良好的开局,望开琴又有了新的计划,她决定再一次扩大规模,要把品牌打得更响,尽快把产品打入武汉、北京等大中城市,进而抢占国际市场。于是,她召集另外两个合伙人,一起研究如何进一步把产品做精做强。经过几番商量,她们很快制定了自己的产销方略。于是,望开琴开始在湖北省内的武汉、襄樊、黄石设立办事处;随后又在北京、上海等10多个省市确立了经销商。同时,她们还组织一班人马,对原料采购、产品质量、外观包装、商标设计等做了一系列改进,使自己所生产的苕酥产品迅速提档升级。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开发之后,外地人也普遍认可了“土家人三峡苕酥”的特色风味,河南、河北、浙江、上海等地的客商都慕名而来……望开琴的苕酥生意很快变得十分红火。
  首战成功,望开琴的信心更足了。2003年9月,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加拿大人回国后,给他们发来订货单,说是他将“土家人三峡苕酥”带回加拿大后深受欢迎,要求立即给他发一批货过去。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之后,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随后又接到了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订单。
  面对这一切,望开琴舒心地笑了,开发本地特产、生产三峡苕酥这条路没有错!
  
  光彩照人  
  望开琴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不忘引导昔日的同事和乡亲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走上致富之路。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自己产品原材料的稳定来源和质量,还打造了买不来的好名声,带富了一方乡邻。
  望开琴经常挨家挨户地给当地农民做思想工作,以自己创办公司的真实经历和切身感受劝解昔日的同事和村民,让他们明白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要抓住机遇、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这才是硬道理。她想方设法,帮那些和自己一样下岗的女工们筹集资金、确定发展项目,然后又帮她们选定经营场所,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她们尽快实现再就业。同时,望开琴还积极鼓励当地村民发展种植业,她为当地村民联系省农科院的专家,以帮助村民进行短期和长远发展规划,亲自为他们选择品种,购买书籍和资料,指导他们进行种植和田间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产量,以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她还组织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那年秋天,当地农民种植的红苕喜获丰收,而望开琴的公司又一时无法全部收购和加工,她便抽调公司的技术人员,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教农民如何保鲜和初加工,并且定期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这样一来,望开琴很快让农民逢“凶”化吉,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一些农民因此尝到了红苕初加工的甜头,纷纷跑来找望开琴学习红苕加工技术。对此,望开琴总是悉心指导,热心讲解,把自己历经艰辛才获得的红苕加工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农民。
  逢年过节,望开琴还率领公司员工,买上几箱水果,再提上几斤肉、扛上几袋米,送到当地的一些特困户和五保户家中。
  如今,望开琴这个名字连同她所开发打造的“土家人三峡苕酥”这个品牌,成了宜昌乃至湖北省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知名品牌。谈到将来的打算,望开琴说:“我们正把三峡苕酥和土家文化有机结合,进行深层次开发。我们有信心将三峡苕酥推向全国,推向全世界。同时,我也期盼着当地的农民们能真正告别贫困,尽早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

  编辑 yangnq@gcmag.cn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