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09日
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周晓光和她的民意平台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4期《光彩》杂志
特约记者 周文水
周晓光(左二)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搭建民意平台
“做一届人大代表5年,混混就可以过去,但这不是我的性格。”“去年开两会时,我非常羡慕那些有水平的代表,他们提的建议我想不出来,我就学,实在不行,就找人帮忙。”“两会”期间,几乎每一个记者采访周晓光都会问她为什么会想到“广告征题”,而这两句话也许是周晓光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周晓光,一个私营企业主代表,在2004年“两会”期间不经意地赚够了各大新闻媒体的眼球,在中国现有的参政议政的氛围里刮起了“周氏旋风”。这一切都源于她的那则“征题广告”和她创办的“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同志联系点”。
春节来临之际,企业家在电视台做拜年广告是义乌当地的习惯,而1月18日,身为浙江新光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周晓光,在义乌电视台做广告时强调的是她人大代表的身份——她公开向选民征集议案。广告在当地的电视台播了20天,在综合频道每天播出两次,图文信息频道则是滚动播出。
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周晓光,无意识中又创下了一个“第一”——第一个做广告征集议案。此前的2003年10月,她设立了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联系点。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周晓光说“做梦也没有想到”。联系点的电话每天响个不停,来电有来自义乌、金华的,也有浙江省内的,甚至有从四川、广东、福建、江西、上海等十几个省市打来的。许多寄给周晓光的信件甚至没有具体地址,只要写上“义乌市人大代表周晓光”,就能飞进她的办公室。在有关媒体报道此事后,至少有上百家媒体的记者蜂拥而至,要求采访此事,多家主流网站开辟了“周晓光专栏”,各类媒体对此事的报道和评论已经超过千篇。
据周晓光介绍,大约60%的电话向她提了议案和建议,约20%的电话反映个人要求。人们把议案的焦点聚集在反腐败,保障农民、外出务工人员利益,改革滞后的政策、体制,东部企业进入西部遇到壁垒等方面。这次她带到全国人大会议上有40余份议案、建议和材料。她说这只是根据她公开征集接收到的700多个电话、470多封信件和e-mail中整理出来的一部分材料,因为她和她聘请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个征集的材料进行专门的调研、证实,并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所以直到赴京开会之前,还没来得及把所有的来电、来信整理完毕。
当“周晓光现象”引起了全国广泛关注时,一种不太恭敬的评价就从没有消失过:有全国人大代表身份的企业家在哗众取宠,因此呼吁现代民主政治必须对金钱政治保持高度的警惕。
对此周晓光不止一次地解释说:“我不是为了作秀,我的企业在义乌、在全行业早已经是名声在外。”通过媒体征集议案,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更好地为人民代言。
周晓光表示,作为义乌市惟一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回顾去年第一次出席全国人代会,她所提的五个建议基本上是集中于自己所在的商贸界,她觉得自己的准备很不充分。她说,一个人大代表所关注的不应当是仅仅局限于自己的行业,更应当了解全面的情况,把基层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带到大会上,使自己真正成为民意的代言人。于是从去年10月份起,她在义乌设立了一个个人的全国人大代表联络点,并自费聘请了五位有较高政策水平的专业人士作为顾问,并且通过媒体公开了联络点的联系方式。
周晓光说,通过公开征集,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让她能够获知更广泛的领域存在的问题,把老百姓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带到北京。记者了解到,周晓光为此次大会准备的议案、建议和材料中,内容涵盖了商品流通、“三农”问题、医疗卫生、教育、司法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关于制订〈商品专业批发市场法〉的议案》、《关于制订〈国民素质教育法〉的议案》等专业性极强的内容。
财富神话
而对周晓光“不作秀”说法最好的佐证就是她的性格和她庞大的饰品王国。事实上,周晓光早就是义乌名人,凭着她那永不认输的性格和敢于闯荡的精神,她不仅书写了由一个两手空空的村姑到亿万富姐的创富神话,而且成了中国饰品行业的“饰品大王”。
上世纪80年代初,凭着勇气和自信,周晓光让母亲借了几十元本钱,做起“跑码头”生意。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她经常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6年之间,周晓光跑遍大半个中国,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生活。
6年闯世界的结果,周晓光赚了2万元。1985年,周晓光嫁给了卖绣花样的东阳人。婚后,两人拿出所有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一个摊位。
在东北卖绣花样时,他们看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周晓光凭着女人的敏感及爱美天性,选定经营饰品。于是,丈夫到广东进货,她在义乌练摊。几年下来,他们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事实证明周晓光的眼光很准,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
出来闯世界时想要的几乎都实现了,孩子也出生了,似乎该停下来歇歇了。周晓光好强的性格却丝毫没有改变。
1995年7月,夫妻俩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义乌大地上从此有了一个闻名全国的饰品生产基地。
1995年到1998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
2000年5月,对周晓光来说是一个转折,这位普通中国女性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国际珠宝饰品展上着实“火”了一把。来自亚洲、美洲、欧洲50多个国家的70多个客户被她的产品吸引,4个展位挤满客户,带去的8名翻译不够用,又临时请了4名。一些客商在会场上轮不到下单,只好索要有关资料再赶到义乌面谈。周晓光也是首次打破了由韩国和中国香港人称霸饰品市场的局面,在参展的57个国家和地区226家企业中崭露头角,从此,“新光”在国际市场上开始谱写中国品牌的辉煌。
“周晓光现象”背后
“周晓光现象”引起了理论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余逊达教授认为,周晓光的做法说明了代表的意识在觉醒,反映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走向。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马怀德表示,通过媒体征集议案,人大代表以一种主动的姿态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呼声,这是一种进步。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教授毛寿龙在《南方周末》撰文认为,全国人大代表周晓光的新举措之所以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对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制度性的意义,它在推动中国的政治秩序走向现代化。周晓光的举措,表明人代会的重要性正在凸现,公民的利益和意见,不仅仅表现在市场经济中的逐利行动,而是开始向政治渗透。如果周晓光的作为为其他人大代表纷纷仿效,则很可能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的一步。周晓光的举措,还给民意提供更多的上行渠道,给国家贡献更加符合民意的议案,给国家的政策增加更多的民意的基础,让人代会的运作更加贴近民众。
学者周平撰文表示,不论是打广告,还是聘请老同志和专家组成议案调研组,这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后盾。既然是为了“公共利益”,就不应该由企业或者个人出钱。有人还提醒说,在义乌这样的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像周晓光这样的人大代表客观上有条件雇人设立“联系点”,但对于全国大多数的人大代表来说,这种做法不具有复制性,相反正说明了兼职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责的困境和尴尬。
虽然“周晓光现象”在欢呼与怀疑声中呈现出复杂的多面性,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随着私营企业主手中财富的增长,人大代表的构成正在发生着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因财富而改变的政治生态已然酝酿成型。打开周晓光参政的历程,人们可以发现,随着财富增长同时发生变化的是她的政治身份,1998年,周晓光是义乌市人大代表;2000年,她是金华市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人们有理由相信,当私人手中的财富越积越多,他们的参政诉求就会开始强烈起来。从这意义上来说,中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为政治生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