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09日

  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三变思路巧致富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4期《光彩》杂志
    肖永生

  运用自有的土地资源和灵活的市场信息,刘玉军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顺利完成了从“菜农”。到“猪倌”再到“烟王”的三级跳。

  在山东省沂蒙山区沂源县大张庄镇有个西峪村,这里四面环山,山多地少,过去是个出了名的贫困村。这个村的青壮年为了摆脱贫困,能说上个媳妇,纷纷外出打工挣钱。年复一年,起色不大,大多数人还是摆脱不了贫困的影子。但是,从该村青年刘玉军开始搞蔬菜大棚起,这个村就开始发生着变化。

    一变思路巧种菜
  1996年的秋天,喜爱学习、善于搜集信息的刘玉军,从报纸上看到许多地方的农民靠种植冬暖大棚蔬菜发家的消息后,立刻对西峪村的土地土壤情况进行调查,并且专门拿着土样到县里化验,请教气象和蔬菜专家。在得到了非常适宜种植大棚蔬菜的专家意见后,他二话没说借了钱,立即动身到省内的寿光市,经过许多周折,终于参观学习到了蔬菜大棚的修建,黄瓜的育苗、嫁接,室内调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回来后,他在承包的地里建起蔬菜大棚,大棚内栽种上了黄瓜,由过去单纯种地打粮食,变为种菜挣现钱。1997年3月,他在占地半亩多的大棚里种植的黄瓜,纯收入7000多元,比过去种粮时的经济收入整整多了10倍以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西峪村的村民纷纷学习刘玉军盖大棚种蔬菜,走上了致富路。

    二变思路巧养猪
  变化来自于不满足。刘玉军带领村民种菜致富,但是他始终不放松学习,密切关注着市场的变化,并以此来调整自己的致富思路。随着种菜的越来越多,市场也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刘玉军已经不满足于大棚蔬菜的生产,他又把精力转移到了养殖业上。
  当地老百姓有句俗话:养猪图攒粪,挣钱是枉然。当地农民也吃够了养猪赔钱的苦楚。可是深谙经营之道的刘玉军偏不信这个邪。他看准了低潮之后高潮的到来,毅然投资2000多元,买上猪崽,啃熟了《快速养猪法》的书本子,摸索科学养猪。这事也怪,过去农民传统养猪七八个月才出栏,出栏猪每头还不足80公斤,刘玉军新法养猪却三四个月猪就出栏了,每头重达100多公斤。由于他实行的是分批饲养法,四季不空栏,一年能育肥4批猪,仅养猪一项一年就增加收入6000多元。
  也就是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刘玉军的带动下,西峪村发展养猪户100多户,户均收入2000余元。

    三变思路种黄烟
  那是2001年秋的一天晚上,刘玉军听说镇烟站的技术员在村文化夜校里讲黄烟课,并落实黄烟种植面积。他来不及吃晚饭,赶忙去听课。通过听课,烤烟种植技术已被他牢牢记在心里。靠种烟致富不是又多了一条奔小康的道路吗?他寻思着要为乡亲们趟趟这条致富路子。于是,他领先签订了2亩地的黄烟种植合同,又从“猪倌”摇身变成了“烟农”。
  这之后,刘玉军按照技术员讲解的要领,在秋冬时节,他将二亩黄烟地深翻细整,起垄盖膜。整好地后,他又搭棚育苗,忙得不亦乐乎。2002年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刘玉军把绿油油的黄烟苗栽进了大田里。他又是追肥打药,又是打杈抹顶,就像对孩子一样呵护着。到了金秋时节,刘玉军迎来了丰收的回报,二亩烟田纯收入3800元。目光敏锐的刘玉军把种植黄烟当作致富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2003年他又种植黄烟6亩,收入1.3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烟王”。
  目前,随着当地大力发展红提葡萄,刘玉军又摇身一变当起了经纪人。“思路变一变,致富项目在眼前。”刘玉军的创业经历无疑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启示。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