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09日

  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豆腐压断剑门关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4期《光彩》杂志
    敬明湘  张俊蓉  孙晓华

  千人制作、万人品尝、数万人观摩

  谁曾想到,当年或挑小担,或推小车,或背背篓穿街走巷叫卖豆腐的小贩们,敢于做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天地豆腐王”,敢于叫板极具挑战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敢于在“普通人的奥运会”上摘取豆腐王国的桂冠……

    盛况空前的“天地豆腐王”
  2003年9月28日,四川省剑阁县剑门关。三国名将姜维墓前的停车场上,彩旗飞舞,锣鼓震天。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20多家媒体的记者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申报中心的有关人员来了,省、市、县主要领导和各地的贵宾来了,海内外游客来了……统计数字表明,那天,有近3万人现场目睹了“中国剑门关天地豆腐王”的开箱仪式。
  30多台磨豆浆的石磨、10余口大小不等的铁锅、10多副过滤摇架、30多个储浆黄桶,60多名村姑和20位豆腐技师,大家一起演示着传统的豆腐加工工艺……最后,由16名盔甲武士护卫着的长2米、宽12米、高09米、重逾3750公斤的天地豆腐王,被5名神力武士手执闪亮大斧轰然劈开,近万名群众争相品尝……
  “剑门天地豆腐王”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重的豆腐王,也成了目前世界上品尝者最多的豆腐王——成功地创造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做大剑门豆腐文章的人
  “剑门天地豆腐王”一炮惊天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它的成功运作,和一个无名小卒——剑门关“赵王小吃”的老板、个体户王树秀关系密切。确切地说,如此大气礴的“天地豆腐王”,正是这个小小的个体工商户一手策划成功的。
  说起王树秀,其实是个极其平凡而朴实的人。1998年,曾经是一名学校领导的他,下海经营起从未涉足的小吃。很多人笑他“米箩跳糠箩,神经病!”他却坦然而自信:“市场经济也需要知识,别看小吃小,其实可做大文章。目前剑阁县的小吃给人的感觉是小打小闹、格调不高,需要改变这一现状!”
  他说到做到,不到2年时间,就经营出闻名川北的“赵王小吃店”,生意十分火爆。而他还不用像其他小吃店老板那样,一身油、一身面、一身汗,忙得不亦乐乎。他大多数时间都在潇洒地交友,轻松地看书、读报。
  当2003年9月28日举办“中国剑门关豆腐文化旅游节”的方案出台时,他敏锐地洞察出商机:打造剑门豆腐品牌、打磨剑门关旅游亮点的机遇来了。王树秀一针见血地指出:原方案不外乎晚会、明星、比赛,没有地方特色,不具备独创性,太平常、太普通了,是任何地方、任何节日都可用的“万金油”。他觉得这“豆腐文化旅游节”应紧扣剑门豆腐做篇大文章,而且定位要高,应做出前人从未做过、而且后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难以超越的事,应该产生世界性的轰动效应,以此来推动正在壮大的剑门豆腐产业,真正实现豆腐资源转变成豆腐资本。
  善于思考的他通过查资料,查看全国乃至世界举办豆腐节的档案,终于拟定出一个崭新的方案——《关于中国剑门关豆腐文化旅游节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设想》。方案详细周密,从意义到实施做了充分说明与论证,所有数据都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方案很快得到剑阁县委、县政府与业内人士的一致赞同。最后,县委、县政府决定,委托剑门工商所、剑门个体私营经济协会承办这一时代伟业。

    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剑门工商所和剑门个私协会自受命之后,充分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听取和收集了许多宝贵经验,比如鲜豆腐生产商李玉华提出的“干毛巾去水法”,雄关豆腐干厂厂长母炳育设计的“喷气崩山豆腐新思路”,母金星提出的“改箱技术”,李三友建议的“分次压榨”建议,关桃林提出的 “豆腐老嫩” 之说……个体户们跃跃欲试,敞开心扉,献计献策。大家在一起畅所欲言,没有了往日的技术封锁,更没有昔日的相互诋毁,齐心协力,辛苦与共,终于圆满地解决了在几次试验中碰到的种种难题。
  而工商所和个私协会在组织协调过程中,则进一步并增强了凝聚力、向心力,为最后确保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正式举行仪式之前,个私协会组织大家历时4个月,做了大小7次试验。每次实验都要用去大豆4300多斤,总共高达28万斤,每次连续工作39个小时,动用车辆1296次,动用民工800多人次,涉及到剑门关镇十几家豆腐生产商。大家克服了生产产品与试制大豆腐的矛盾,克服了小市民思想,克服了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唯个人利益是图等多重困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工商所和个私协会、个体经营者亲如一家,鱼水情深。如果没有这份真挚的感情,没有平时扎实的教育工作,根本不可能实现“千人制作,万人品尝,数万人观摩”的壮观现场;不可能完成现场发泡、现场磨浆、现场烧制、现场点卤、现场压榨、现场开箱、现场烹调、现场品尝的一条龙制作流程;更不可能做到分散加工与集中压榨相统一,精心组织与科技攻关相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制作为一体的完美结合。
  “剑门天地豆腐王”从策划到设计,从组织生产到科技攻关,从申报世界纪录到宣传报道,无不渗透着策划者、组织者、制作者的心血与智慧、勤劳与勇敢、团结与协作、顽强与执着的精神。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剑门关的个体私营业者敢为天下先,铸就了“天地豆腐王”,成为时代的英雄。

    剑门豆腐话今昔
  “神州豆腐菜中王,育养人生来敢狂。富贵贫穷皆厚爱,华宴小酌只微香。”历代诗人墨客游剑门,品尝剑门豆腐,即兴留下千古佳话。剑门豆腐,历史悠久。
  在剑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渡愁攀援”,历代战火纷飞的天下雄关,山高坡陡,田少地多,种黄豆便成为当地主产;加之光照、土壤等条件适宜黄豆生长,使得这里出产的黄豆色泽金黄、颗粒大、虫口少、出浆多。而从剑门山上流下来的剑溪水用来制作豆腐,则特别细腻、嫩白……种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剑门豆腐”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相传三国蜀汉景帝六年,魏将钟会、邓艾率10余万大军杀向剑门关。蜀国大将姜维从汉中撤退的残兵3万与剑门守将董厥的2万余兵丁汇合,依险据守。当时姜维营中人疲马乏,而魏兵声势浩大,全力夺关,眼看剑门关危在旦夕。此时董厥献计,号令剑门百姓家家做豆腐,以豆腐犒赏士兵,以豆渣喂马。果然只数日,兵马体力恢复,遂引兵杀下关去,直杀得邓、钟大败,兵退数十里下寨。又传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奔蜀,途经剑门,车马劳顿,又思贵妃殉难,因而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剑州知州献上剑门豆腐,玄宗食后,胃口顿开,精神振奋,龙颜大喜,御封剑门黄豆为“皇豆”。
  剑门豆腐虽然早就蜚声中外,然而,在过去,由于品种单一,烹饪水平也不高,仅有红烧豆腐、酸菜豆腐、白牛滚水等七八个样式,还不足以让世人为之瞩目。而今,随着旅游的开发,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剑门关被国务院、林业部首批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之后,“豆腐压断剑门关”,花色品种不断创新,仅“三国豆腐宴”就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孔明用计”、“姜维豆腐”等近千个花色品种,真可谓麻、辣、烫齐备,蒸、煮、炸俱全,色鲜味美,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称赞。而这次,随着“中国剑门关豆腐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剑门豆腐势必更上一层楼,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产业支柱。

   
编辑 yangnq@gcmag.com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