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拉闸限电到何时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2期《光彩》杂志
文/本刊记者 何健 图/刘刚
商店提前打烊,企业停工停产,GDP因缺电而缩水,能源,扯了经济的后腿。
2003年是电力紧缺年,也是电力投资年。在电力成为紧缺资源的同时,也掀起了全国性的投资热潮。据统计,全年预计投产电站规模2960万千瓦,新开工规模2990万千瓦,目前在建规模超过1.6亿千瓦,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发电领域的投资激励机制也开始形成。有消息称,今后发改委将
不会继续以财政资金直接投资电力的方法,而是通过向民营资本、外资放开水电、火电乃至电网的方法鼓励这方面的投资。电力建设市场中除了5大发电集团担当“领头羊”外,香港华润、国华电力、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浙江能源开发公司等地方电力投资主体也尤为活跃。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开始加入到电源竞争中来。在浙江,水电站成为具有敏锐眼光的浙江民营企业家的热门投资项目。浙江惠明能源投资公司、浙江广厦集团、浙江宋城集团等民营企业纷纷西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浙江民企的足迹已经遍布湖北、贵州和四川等水资源丰富的省份。
据统计,2003年进入电源建设市场的资金已超过2000亿元,接近2001、2002两年的投资总和。人们甚至开始担心,这种投资热会不会引起新一轮的电力过剩。
最新的消息称,长三角地区正在规划建设一批核电站,未来17年中将增加3600万千瓦的核电份额。
然而,电力建设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2004年我们依然得忍受缺电之痛,到2006年,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才能得到基本缓解。
在油、电、煤的短缺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石油,这不仅因为刚刚发生的中日俄石油管道争夺战牵动着国人的神经,还因为美伊战争使石油问题成为全球焦点。中国从1993年由石油出口国变成进口国之后,原油紧缺问题就一直存在。目前中国每年要进口7000万吨石油,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上的一个重要买家。而随着中国石油消费量的显著增长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的加深,一旦受到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冲击,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影响。有人曾经预言,中国迟早会出现石油短缺,从而给中国经济以致命一击。那么,石油危机是否真的到来了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单卫国说,“石油危机是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现在我们的问题只是因为国际价格高,因为经济增长加快,进口原油增加了一点而已,还谈不上石油危机。”另一方面,他认为,煤、电、油供应链失衡,这是各种能源之间的协调问题,比如说因为旱情,水利发电受到影响,只能从原油发电来找一些补偿。
大多数专家认为,2003年国内煤炭供应的问题更多是体制性的,而非资源性的。来自瑞银的报告说,中国的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储量高达1145亿吨。看来由电荒引起的人们对中国能源危机的担忧,似乎没有依据。
但是,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增长周期,这一轮周期是以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为特征,因此今后几年能源供给紧张依然存在,特别是油品市场将长期保持旺盛的需求。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力消费第二大国,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供求格局已发生较大变化,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生存和发展,对于广大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