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1月10日

    首页 | 广告 | 投稿 | 订阅 | 过刊检索 |

关于我们

   

 

 


 
点 亮 心 灯 

        
    http://www.gcmag.cn  2004年第1期《光彩》杂志
   
文/张正友

   
生活曾一度把她所有的梦之舟粉碎在现实的礁岩上,她曾不止一次地绝望过,甚至想放弃生命, 寻求一种解脱……
  当她经历并战胜一次次磨难之后,逐渐发现:命运不是一个定数,开启生活的钥匙就在你我手中;只要把逆境当作鞭策自己的动力,突破逆境的压抑,最终会走出那段艰难的岁月,生活也会因此而有新的开始。

    谢芳丽出生在江苏省沭阳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也许是家庭的贫困,使她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爱学习的习惯,一直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1995年,她考取了连云港市一所专科学校。在学校里,她是学生会干部、市级三好学生,老师和同学对她的评价都很好。她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父母也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迈向21世纪的她,前途和未来是一片光明。
  然而一场意想不到的悲剧却改变了她后来的命运。

    厄运
  1997年1月29日,学校放了寒假,谢芳丽准备乘火车返回家乡。她购票后来到站台上候车。火车来了。人们潮水般涌向车门。谢芳丽被汹涌的人流裹挟着,完全身不由己;又一股力量压来,她被挤下了站台,倒在滚滚前进的车轮下……
  这一年,她18岁。滚动的列车像恶魔一样瞬间吞噬了她的双腿和左臂(后双腿和左臂高位截肢),也把她一下子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她顿感绝望。她甚至责问苍天:既然夺去了她的双腿和一只胳膊,为什么不连同她的生命一起夺去?为什么要这般折磨一个18岁的女孩?!
  那些日子,肉体上的伤痛一刻不停地折磨着她,而一种更为严重的痛苦则来自于心灵:恐惧、孤苦、寂寞、无望、自弃……各种复杂的思绪交织在一起,猛烈地震撼着她那颗忧伤而脆弱的心。无数个不眠之夜,陪伴她的是一次次心灵的撞击,是一行行痛苦的泪水……
  此时,火车站领导向她承诺:伤好之后帮她装假肢,让她“重新站起来”,有继续学习、工作、孝敬父母的机会。
  在长达1年的住院生活中,虽然她数次从死神的魔爪中逃脱,却不得不忍受一次又一次的巨大伤痛。
  然而,所有的渴望与企盼却在1年后破灭了。车站方面非但没有兑现让她“重新站起来”的诺言,甚至还拒付医疗费,使得医院对她停止了一切治疗……

    困顿
  1998年元月13日,由于车站方面的胁迫,她不得不提前离开医院,带着未愈的病体回到生她养她的农家。
  家,还是原来的家吗?为了她,父母亲连家中的几棵树都变卖了。空荡荡的小屋里只有一张窄窄的单人床属于她!她生活上的任何事情只能靠年迈且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母亲照料。
  由于受伤后留下的并发症时常复发,谢芳丽仍需要经常吃药打针。高昂的医疗费用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父母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给她治疗和增加营养,患有心脏病和严重关节炎的父亲不得不外出打工,有时甚至干到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面对已经无法维持的生活状况,多少次她都想放弃这毫无价值的生命,可一面对年迈父母那憔悴的面容和泪痕,她深知他们再也经受不住任何打击。可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呢?她问自己,却总也找不到答案。
  一天,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收听了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一档法律咨询节目,并通过那里得到了省法律援助中心和几位资深律师的无偿援助,她开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将“铁老大”告上了法庭。
  她期待着法律能为她讨回“重新站起来”的权利!在漫长的诉讼中,她身心俱疲,她不止一次地想放弃,过一种平静的生活,哪怕一辈子空守着一份孤独和清贫。但生活的困境时刻困绕着她,“重新站起来”又是那么强烈地吸引着她。
  最后,法院的判决却使她生命中的所有希望又一次破灭。法院虽然在两审中都证明并肯定了她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她的悲剧是由铁路部门严重过错责任造成的,然而判决并没能为她彻底解决问题,就连她“重新站起来”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都无法实现。
  这时,许多帮助过她的律师、记者鼓励她做现代的保尔、张海迪,让她像他们一样用手中的笔记下对生命的感悟,去鼓舞更多的不幸者,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经常通过电话、信件与她交流,有的还到家里看望她,为她买了各种文学书籍。是这些善良的人们用饱含人间真情的举动给她注入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陪伴她步出了生命的低谷。

    走出
  文学虽然能使人暂时忘记痛苦和不幸,但生活的压力却并不能因此而减轻,尤其是父亲由于劳累过度住进医院,更使家中断了收入来源。在一次次反思后,谢丽芳擦干眼泪,作出了让自己都吃惊的决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份工作贴补家用!
  她开始向熟悉的、陌生的朋友寻找工作。可所有人都给予了同样的回答:“我们很同情你,也很佩服你的勇气,可是你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又能做些什么呢?”这些话一次次刺伤了她,但也促使她琢磨别人拒绝的理由:轻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技能。
  她决定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能。她绞尽脑汁地想着自身所有可以利用的条件:清醒的思维、健全的大脑和一只右手。她决定用她的右手协助大脑开启智慧去创造知识和财富。她开始关注相关的就业信息。渐渐地她发现,电脑是通向世界的窗口,它正在进入普通家庭,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最好纽带——从事电脑工作成了她新的追求!
  她从打官司获得的为数不多的补偿里拿出一部分钱购置了1台电脑。在与电脑相伴的日子里,她的生活又变得丰富多彩。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学会了用一只手打字和简单的文字处理、上网等。
  她流泪了。她坚信:即使是残缺的生命,只要不放弃,也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本来,谢芳丽想在本乡开办一家网吧兼文印社,最后因为没有多大市场而不得不放弃。后来,还是远在东海县的姐姐将自己辛苦经营了多年的文印社转让给了她,才使她终于有了可以自食其力的可能。
  2001年1月1日——新世纪的第一天,谢芳丽带着新的希望和梦想离开了家乡,来到东海县城寻找她失去的梦。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妈妈为她穿上了所有保暖的衣服,朋友推着她,迎着寒风,她们出了家门,同时,也迈出了她封闭4年的心灵之门。
  但真正的工作远非想像的那样轻松。由于高位截肢,谢芳丽只好坐着工作,可不到1个小时,屁股上就磨出了血泡。为了延长工作时间,她甚至控制喝水。冬天空气干燥,嘴唇上干裂出一道道血口。她咬紧牙关挺着!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个星期的锻炼,她每天的工作时间由几十分钟延长到3个小时。
  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碍却更难。文印社的工作就是要面对来来往往的陌生人,这使她感到难堪,也因此影响了正常工作。多少次因为心理上的障碍和缺乏自信出现差错,善良的顾客会考虑她的身体原因而原谅她,有些顾客则不客气。一次,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一个顾客当众对她发火。那一刻,她真恨不得有个地缝好钻进去。泪水顺着面颊流下,她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痛哭。痛哭之后,她冷静下来,意识到:别人并没有过分,而是她自己心里始终有“残缺者”的阴影,尽管自己一直都讨厌别人廉价的同情和怜悯,可几年来的特殊生活已在她的心理上形成了需要别人忍让和迁就的“优越”感,这种畸形的心理特征恰恰成了她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为了生存,她必须尽快调整好自己,培养健康的心态。于是,她强迫自己从最初的接听电话、打印材料做起,在繁杂的日常事务中逐步锻炼自己。
  半年后,谢芳丽成了一名合格的员工。这时,姐姐才把店完全交给她,准备与姐夫一起另谋发展。
  在姐姐和姐夫离开的前1个月,姐夫为她提供了做管理者的实习机会,把所有的事务交给她。对于业务上的工作,在半年多的锻炼中,谢芳丽已经可以坦然应对了;但独自进行全面管理却是一个新领域,对她来说尤其有难度。她感到了做管理者的艰难。
  由于公司的员工都是姐姐姐夫培养多年且具有一定水平的技术人员,对于新来且只会一些简单文字处理的谢芳丽一转眼居然成了他们的管理者,员工心理上本来就不平衡;而谢芳丽身体上的残疾又给他们一种别扭感和压抑感。谢芳丽也知道自己在管理上经验不足,希望用真情去感动他们,在工作中她处处小心、谦让、容忍,未料反而助长了他们以功臣的身份自居,藐视她,与她作对。姐姐走了仅1个月,一个在这里干了6年的老员工带着刚结清的6000元业务款连夜逃跑了。而且,她还怂恿员工离开并带走了许多员工。
  员工的不辞而别给了谢芳丽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人手的紧张使她陷入了打字、记账、接待、管理等各项工作,她的工作时间也由以前一天三四个小时延长到十几个小时。但特殊的经历往往也能锻炼人。事后,她甚至感谢那些员工的离开,使她在最短时间内成熟起来,不再事事依靠别人,成为真正意义上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经营管理者。而且,她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员工。工作中她们相互鼓励,生活上相互帮助,彼此很融洽,她们在共同营造人生梦想。
  ……
  她终于又一次坚强地挺了过来。她蓦然发现,自己已接近心中久违的梦想了!
  目前,通过自己努力,谢芳丽和父母已经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但这对她来说,只是新的起点,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她还会面临更多的艰辛和困难。然而,她明白,无论命运给予她平坦还是坎坷,她都不会放弃希望、追求和梦想!
  小有成功后的谢芳丽还不忘回报社会。她每年仅向地方税务纳税就近万元。2002年度,她被东海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工商局、县妇联等单位评为“自强不息模范标兵”。
  
    编辑 萧洋

   
 

 

     

首页|广告|投稿|订阅|过刊检索|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 《光彩》杂志社     联系电话:66517577  66517997